APP下载

中国移民爸:这世上没有乌托邦

2016-02-04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24期
关键词:陈文技术移民温哥华

中国移民爸:这世上没有乌托邦

“生活好像总是在别处。”移民后的陈文,觉得国外真的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而已经远离的故国是“真脏真乱真快活”。

周一冰球课。周二养老院社区服务。周三英语班。周四法语班。周五体能训练。这是一周内,陈文的6岁儿子在幼儿园下课后需要参加的所有“课外活动”。

5岁孩子的爸爸赵昊翔每周也很忙。他和妻子需要带儿子在课后参加武术、篮球、棒球、街舞、钢琴和绘画的兴趣班。他们并不是国内望子成龙的“虎爸”,而是分别来自加拿大温哥华和美国硅谷的“移民爸爸”。

今年1月,通过加拿大技术移民申请的陈文和妻子,带着6岁的儿子和4岁的女儿,从北京移民温哥华。4年前,赵昊翔一家也是通过技术移民,从上海来到美国硅谷。

决定移民

尽管两人都身处国外,但近日一篇名为《再见北京》的网文还是刷爆了他们的朋友圈。文中一个中国中产父亲,原本打算用500万元给6岁的儿子买学区房,却遭房主临时加价30万,遂愤而决定移民美国,于是被网友称为“移民爸”。

同为移民爸爸,赵昊翔和陈文的决策过程似乎轻松得多。2011年,在上海一家跨国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的赵昊翔,因为工作能力出众,获得去美国硅谷的公司总部工作的机会。那时他刚过30岁,凭借个人奋斗,在上海有了一套房子,也有了第一个孩子。

在过去的30年中,移民对他而言,是一个陌生又遥远的词汇。但这一次,考虑到美国的教育环境和硅谷的工作机会,他和妻子开始认真考虑是否移民的问题。和赵昊翔一样,面对是否移民的选项时,陈文考虑的首要问题也是孩子的教育。

1977年出生的陈文,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后他顺利入职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工作几年后,他和妻子一同前往美国访学两年。2013年回国后,进入北京某985、211高校的对外汉语学院,成为全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

生活在陈文面前无比平顺地展开。和同龄人相比,他事业顺利,家庭幸福。尤其让人羡慕的是,因为他在高校工作,他的孩子以后可以在该校的附小、附中就学,省去一大笔购买学区房的费用。然而自2013年回国后,他发现雾霾问题已经不容忽视。雾霾天时,孩子明显咳嗽加剧。

因为工作常和国外机构接触,陈文有不少同事选择了移民。“一是因为比较熟悉国外生活,二是北京优质高中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其实没有参加高考,而是直接申请北美的大学。既然孩子的最后目标还是出国,为什么不早点出去呢?”

同事们的理由也说服了陈文。为了孩子的教育和干净的空气,他和妻子从2014年开始准备申请加拿大的技术移民。2015年7月,两人成功通过申请。今年1月,全家来到天高云淡、地广人稀的加拿大。

比陈文省力一些,在公司的协助下,赵昊翔也顺利在2012年通过了技术移民申请。

锁定学区房

在移民之前,通过网络和中介,陈文已经大致了解了温哥华的房价和学校情况。最终他和妻子锁定了一所评分为9.3(总分10分)的私立学校,作为孩子的幼儿园和小学的选择。在距离学校不到5分钟车程的居住区,他买下一间两层280平方米、价值120万加币(约600万人民币)的学区房。

这是陈文能力范围内,能给孩子提供的最好教育和居住环境。他挑选的这所私立学校,在温哥华200多所私立学校中排名20左右。而排名最前的学校对应的学区房总价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

同为移民爸爸的赵昊翔,虽然已经移民硅谷4年,但硅谷优质学区高昂的房价一直让他下不去手。以硅谷最大的城市圣何塞为例,其平均房价高达89.6万美元。

“很多人有个误区,以为美国学校都是极好的,都能秒杀国内的学校。那您可就大错特错了。”针对“移民爸”300万移民的计划,赵昊翔笑称“简直是开玩笑”。

“中国人重视教育,一般都会选择10分的那种学校,和国内一样,学区越好,对应的房价也越高。”“移民爸”准备移民的300万元,大约折合50万美元,“如果想在一个有更多机会的城市,找一份和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并且想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这笔钱很可能连一栋房子都买不起”。

陈文和家人到温哥华已经4个多月了。因为曾经有两年的美国生活经历,他和妻子适应起来都没遇到太多困难。他不赞同一家老小完全“新鲜”的状态下来到国外,“至少孩子的父母应该有过海外生活和工作经验”。

陈文的大儿子在北京已经上幼儿园中班,对他而言,移民后在孩子教育方面最直观的变化,是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在国内的幼儿园,老师还是一个权威者的角色,孩子对他们有敬畏和害怕的感觉。”经过几个月的观察,他发现,现在孩子和老师“更像朋友关系”。

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

和陈文一样,赵昊翔对国外幼儿教育的轻松多元和无压力也很满意,但理工男出身的他,已经开始为孩子将来面临的竞争感到焦虑。

“并不是只要移民了,就躲开了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理工男赵昊翔喜欢用数据说话,他发现早在1997年,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名教授就做了一个分析,在同等分数段下(例如1200-1399分),亚裔学生的申请通过率(最终录取人数/申请人数)是所有族裔中最低的。若要在申请通过率上与其他族裔学生平起平坐,亚裔学生的SAT成绩(美国的高考,当年1600分满分)需要高出白人140分,高出拉丁裔美国人270分,高出黑人450分。“这就是说,对于亚裔,特别是华人,很不幸,你移民出来了,你的压力并不会比国内小。”

赵昊翔认为,“华人把子女送到美国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一个——将来上美国的名牌大学,毕竟全球排名前50名的大学,美国就占了一半多”。

不过,为了保证各个种族人群受教育的公平性,美国大学会规定某个种族的名额上限。“这一点貌似公平,但落在亚裔身上,却很悲催了。亚洲学生的成绩普遍好于别的种族,所以亚洲学生想上名校,就需要更加优秀,比别的竞争者更加努力才行。”

作为家长,陈文的压力也不小。为了照顾两个孩子,陈文的妻子放弃了在国内曾多年从事的房产开发工作。

刚到温哥华,买房已经花去两人大部分积蓄,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前只能“吃老本”。房子每年需要缴纳1%的房产税,孩子的学费和全家的生活费,也让两人捉襟见肘。

一个月前,经过面试和试讲,陈文终于获得一份社区大学的教职。赵昊翔也不轻松。他的妻子照顾孩子之余还在读书。公司只提供了最初3个月的过渡房,一家人在之后3年中一直租房,最近硅谷的房价有走低之势,两人才开始计划买房一事。

“生活好像总是在别处。”移民后的陈文,觉得国外真的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而已经远离的故国是“真脏真乱真快活”。

虽然已经移民加拿大,也暂时找到了一份教职,但陈文明白,如果完全放弃国内工作时积累的资源,重新在温哥华从零开始,既不现实,也不理智。他希望“两边的工作都干,把两边的资源整合起来”。不久前,他刚签下了为国内两家出版社写书和译书的工作。

他的想法并不孤单。赵昊翔这两年也频频来往于中美之间。他和几个国内的朋友一起研发了一款儿童智能牙刷。一周前,他刚从国内参加创业比赛回国。全球化的加剧和社交媒体的出现,给移民行为和交往模式带来巨大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移民,像赵昊翔和陈文一样,不再将移民视作一种一次性的告别,而是将其视作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拓展,其中充满了选择和可能性。

前段时间,赵昊翔的一个朋友刚从上海举家搬到美国,问起半年来的旅美感受,朋友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这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啊!”

赵昊翔记得自己第一次来美国出差的时候,接他的出租车司机是一个东北大叔,估计60多岁年纪,头发花白了,还在忙着拉客。路上一聊才知道,原来司机大叔当年是东北一所大学的音乐老师,一直有美国梦,就在一次访美期间黑了下来,每天给华人餐馆洗盘子、送外卖,晚上裹个被子睡在地下室。一心想的就是熬啊熬啊,能熬到一个美国公民的身份,把孩子从国内接过来读书。后来终于拿到了美国公民,儿子也在分别7年后被带到了美国,最后还申请上了伯克利大学。

“我在恭喜他的同时,问了他一句,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来美国吗?”大叔沉默了半响,幽幽吐出3个字:“不知道。”

每个移民都会在多年后问自己这个问题,赵昊翔和陈文也不会例外。但当下,他们都在打起精神,直面眼前的生活。

(《世界博览》2016年10期)

猜你喜欢

陈文技术移民温哥华
雄安新区国际技术移民人社服务管理创新研究
陈文新著《明清小说名著导读》序
澳大利亚:年长随行配偶将不再获加分
重九登高
中国远征军汽车兵陈文的传奇经历
下一站,温哥华!
广州—温哥华—墨西哥城航线首航
加拿大华人技术移民的悲剧
温哥华的城市作业本
异域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