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2-04宋大伟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思想政治高校

宋大伟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2

微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宋大伟* 1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192

摘要:思想教育向来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许多新的教学手段被引进,比如当前非常流行的微信。本文从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平台构建、各方监督几方面入手,对如何正确使用微信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微信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思政教育

高校教育应当具有时代特色,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观念意识和教学方法都需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改革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需当引起重视。同时,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时代元素,运用现代媒介,以提高教学效率。微信是当下应用较多的一种网络工具,尤其是在大学生等年轻人群中,流行度非常高,虽然通讯联系方便,但也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所以,如何趋利避害,正确将微信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各高校深思考虑。

一、合理引导,促使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

不论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而言,实现创新和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作为一款拥有数亿用户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从发布之初就广受欢迎,特别是大学生等年轻群体,生活学习都受微信影响颇深。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深入,许多现代化技术都被引进为教学手段,比如微信,大学生极易接受,而且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思政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其政治素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但受成长环境、自身意识和社会经验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心理并不成熟,这就要求在使用微信进行思政教学时,必须予以正确引导。比如沉浸于手机微信,使得学生不愿与外界交流,精神世界长期封闭,对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难度较大。而微信强大的信息获取功能和交流功能,常会出现一些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令学生难以辨认。

因此,对教育工作者来讲,首先需要重新修订大纲,调整课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将毛邓理论等重大思想贯穿于教学中,根据当前形势,对微信作出客观分析。同时深挖教材,丰富思政教育内涵,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其实微信本身并无好坏,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不法分子可能会用微信散播不良信息,但教师却能将其当做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用来传播主流价值观。教师要主动出击,传递正能量,比如设置公众账号,每日筛选重大信息加以推荐,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学生也应转变自身观念,加强基础文化学习,对微信有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微信只是一种通讯软件和一种教学手段,就不能陷入社交怪圈。在学校可组织学生以微信为话题开展讨论会或辩论会,也可引导学生管理公众账号,学会甄别信息。

二、优化环境,提高教育队伍的信息素养

微信有气特殊性,在校园内的影响不容忽视,加上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以及当前社会压力非常巨大,不但需要壮大思政教育队伍,而且要提高队伍整体的信息素养。除了思想课教师,学校党委也应予以高度重视,优化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微信使用环境,并带领院系领导、辅导员、优秀学生干部共同努力,丰富思政教育队伍结构,使得队伍更加职业化。高层领导应当制定健全可行的管理制度,做好组织工作。思政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和手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挥微信的积极作用,多与学生沟通,比如课程重点知识整理后发布在公众账号,课后作业在微信上进行讨论交流。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接触较多,更应熟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规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生活中经常发一些问候,或者与有心结的学生在微信上私聊。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风气,积极转播正能量信息。扩大志愿者规模,积极参加到微信平台管理应用中,与思政教育课程内容紧密联系,使得微信能够起到实际效果。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微信和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必然结果,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信息素养,必须不断完善。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并能够转变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实现教育的生活化。另一方面,与学生群体相比,大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对微信也不熟悉,导致教学无法与微信完美结合。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媒介技术,如此方能拉近于学生的距离。此外,会用微信和用户好微信是两个层次,这不但需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还应分析微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三、构建平台,与其他教学手段综合应用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有一套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微信背景下,鉴于微信对学生的重大影响,更应如此。由校方到院系,由院系到学生,建立起层级式的组织机构,使得上下级能够及时交流,保证信息顺畅,进而提高思政工作效率。作为上级管理者,有责任在应用微信教学中,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比如经常发布积极的信息新闻,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资讯图文,引领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念。同时保证反馈渠道的畅通,接

受下级的反馈和建议,这样才能了解大学生的动态,根据搜集到的信息数据加以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

微信使用极为方便,但如何应用于思政教育中,起到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首先,微信平台的功能要体现出多样化,既要有交流互动,教育学习,又要有日常管理、危机管理,同时还应增设激励平台,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校党委、校团委加强微信平台管理,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推送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宣传优秀学生事迹,解读当前形势,把思政教育磕碜以一种新的手段进行传播。提高高层管理的威信,尤其是面对谣言诽谤,以及重大社会舆论时,务必小心谨慎,稳定校园秩序。院系也可建立公众账号,每日发些小故事,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其实当前高校校园内,不少账号都拥有很多关注者,但思政教育功能较弱,对此应进一步深化,准备足够的素材,招收足够的管理人员,保证能够定时发送消息。同时可以和运营商合作,开辟其他功能,如查询以往信息等,使此类账号能够发挥更强大的作用。其次,在功能多元化的同时,微信内容的质量也要随之提高,集趣味性、教育性、生活化多个特点于一体。一旦发现不良信息,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解决。

现代技术更新速度极快,如今网络日益普及,除了微信,还有许多网络工具都可以应用到思政教育中,应与微信联合使用。比如校园内建设有红色网站或官方博客,可设置二维码令学生加关注订阅。

四、加强监管,宏观微观多方面共同努力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这些特点为不法分子利用,传播不良信息,而且查找处理难度很大。今后网络会更发达,微信使用更多,所以学校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屏蔽微信的一些不利于思政教育的功能。第一,出台相关管理制度,通过举办讲座、会议讨论等方式,令学生认识到微信的优劣,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校园文化进社,倡导文明使用微信,对于非法使用者,或传递虚假信息者,要予以相应的惩处。第二,组织监管队伍,对微信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管理,采取解决对策。因为微信并非学校研发的软件,学校主动权较少,所以还应与运营商积极交流,寻求合作。第三,腾讯公司应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对在微信上发布敏感文字、色情图片和淫秽信息予以屏蔽。从道义上提醒,从技术上改进。比如在发送的微信信息中存在银行卡账号、涉及到转账或交易支付时,在发现通过微信聊天中发布的虚假网址,应告知使用者可能存在的风险。第四,立法部门要制定加强对微信类即时聊天软件的监督、管理和规范,加强对微信负面影响的预警与监管,以法律之威构建绿色安全网络环境。

五、结束语

微信在高校思想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其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成为教学的全部,学生更不能过于依赖。而且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滥用微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应加强警惕,对微信有个全面客观地认识,能够正确使用。

[参考文献]

[1]莫华伟.微信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4,22(6):109-110.

[2]李玫珊.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微信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0(9):86-87.

[3]王其华.微信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学刊,2015,24(28):115-116.

[4]郭志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理论视野,2015,23(1):84-86.

[5]王丽梅,张海涛.加强微信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5,20(17):176.

[6]陈慧芝.浅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台运行机制的优化与保障[J].才智,2015,22(25):64.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micro-letter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a key university education,but education is not ideal,with the increase of education reform efforts,many new teaching methods were introduced,such as the current very popular micro-channel.From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Platform,parties supervise several aspects of the proper use of the micro-channel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Micro-channel background;Political;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简介:宋大伟(1979-),男,哲学硕士,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政治讲师,主要从事政治学和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107-02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思想政治高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