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2016-02-04王雪燕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批评艺术教师

王雪燕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王雪燕* 1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批评,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想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老师必须要深入分析和了解学生,掌握批评的艺术。

关键词:教师;学生;批评;艺术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打不得,骂不得,更是批评不得。犯错误还没批评两句,就给你玩失踪,玩轻生。这年头,老师难做啊!”批评真的失灵了吗?在老师们大吐苦水的时候,又有几个老师静心坐下来好好反思一下自身,是否是自己的批评方式出现了问题。批评是一把双刃剑,用得恰当,可以让学生心悦诚服,这时批评就成为一剂良药,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使用不当,批评就会像利刃一样刺进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师生的对立局面。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不论是在班级管理还是在日常教学中掌握批评的艺术和技巧尤为重要。那么,教师要做到忠言不逆耳,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批评时机

有句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批评学生时,急于求成或者过于迟缓就会错失大好时机。在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犯了错误,老师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不要拖拖拉拉。如果等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几乎已经把自己所犯的错误忘记的时候,老师再去秋后算账,拿以前的事情来批评教育学生,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太小心眼,老是喜欢翻旧账。这样老师的批评不仅起不了什么作用,反而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不好的情感,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这不是一个高明教师的做法。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老师还一味的循规蹈矩,也达不到批评应有的效果。有些同学在做某些事情时,即使这件事情是错误的(可能学生自己没意识到是错误的),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下了很大决心的,需要很大勇气才有所行动的。事情做好了,学生情绪很兴奋。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从容镇定,不要立即批评学生,“硬碰硬”只能使事情闹僵。等学生的情绪稳定,恢复理智的时候,再来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老师的批评教育工作就能顺利展开。

二、把握好批评与指责的界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老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也是在所难免的。批评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心的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就需要老师做出一定的努力了。老师的批评是真诚、从容的,旨在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让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教育。所以,批评一定要注意语气和方式,把握好尺度,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

批评注意语气要和蔼适度,不能让学生有被斥责的感觉。老师的每句话,都应有撼动学生心灵的力量。这会使学生压抑的心情变得轻松,畏惧的心跳变得平静。学生只有觉的老师理解、宽容自己,才会对老师主动忏悔,主动认错。如若不加思考,横眉怒目地加以指责,最多也只会让学生产生不满、心生讨厌,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三、注意批评的场合

人都是有尊严的,相对来讲,学生的自尊心或虚荣就显得强一些。当老师发现学生某种错误的举动或言行时,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批评的场合。很多老师喜欢在办公地点批评学生,其实这是批评学生最不理想的地方。有的老师喜欢在教室批评学生,这样做也是不合适的。这些做法有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到尴尬、难堪,导致学生意志消沉、厌学情绪滋生。

批评学生较好的办法就是老师私下找学生,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尊和面子受到保护,批评教育的目的不仅能很好地实现,而且还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感激之情,从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老师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四、把握批评的原则

(一)地位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学生和老师一样也是人,都具有人的权利、价值与尊严。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然而,在“尊师重道”的今天,老师往往会不自觉的流露出优越感,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学生发号施令、指手画脚。尤其是在学生犯错时,不管老师说的对与错,老师说的话就是真理,不能有异议、不可违背。学生有苦不敢言、有理不敢辩。作为老师,要充分理解、尊重和爱护学生,让学生自由的表现自己,畅所欲言,这是师生平等的最低标准。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爱护,有助于老师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是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关键。老师不能因为学生的相貌、性格、成绩、日常表现等方面的不同而对他们区别对待。应该一视同仁的对待,不应对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有一丝丝的偏袒。但是对于大多数教师,这个道理他们都明白,但做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对于成绩好、日常表现又好的学生,老师想说讨厌不容易;对于成绩差、调皮任性的学生,老师想说爱你不容易。这种情况下,同是犯错误,对于好学生,老师总是比较宽容理解,找各种理由去说服自己帮他们开脱;对于坏学生,老师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总会觉得他们是故意的,常常小题大做,各种批评各种检讨。作为一名老师,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发扬优点,这样才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以理服人

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学生,而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知道自己做错了是很重要的,而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么错以及怎么做能避免这些错误是最有价值的。很多学生在犯错误受到老师批评后,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这样的批评是失败的。在大多情况下,很多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没有把充足的理由和重要的道理讲给学生,反而让学生自己去反思、感悟,以至于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屡教不改。批评教育的本质就是以理服人,如果没有足够的道理支撑,方法再多,再好使也无济于事。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讲明白道理,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批评。

五、正确把握批评的方式

如同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那么就不存在“四海之内皆准”的批评方式。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等。那么批评方式方法应因人而异,灵活多样。一是直接式批评。即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这种方式适用于性格开朗、思想基础较好者;二是递进式批评。批评时讲究层次性,逐步输出批评信息。这种批评适用于缺点毛病较多,自尊心较强者。三是参照式批评。即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烘托出批评内容,使批评者在与其他人的对比之下,感到某种压力,促使其自我反省。这种方式适用生活阅历浅,盲目性大,容易使感化者接受。四是商讨式批评。通过共同探讨某一个问题,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适用于思想敏锐,又有一定理论基础者。五是触动式批评。这种批评措辞尖锐,态度严肃。这种方式对于那些平时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或不肯轻易承认错误者比较适应。

六、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树怕剥皮,人怕伤心。批评是一味苦药,但却是学生不得不服的药。这味苦药包含了老师多少望生成才的良苦用心以及无奈与辛酸。但这样的良苦用心又有多少能被学生所察觉、所接受,反倒是因为这味苦药伤了不少同学的心。

一些同学被老师批评过后,往往会不同程度的对老师存在不满、误解、怨恨、抵触等消极的情绪。轻则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故意与老师做对、逃学厌学;重则出走、报复甚至轻生等等。要想消除批评带来的副作用,就需要老师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随时观察被批评学生的情绪和言行,及时纠正学生的极端思想,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并进行有意识地沟通与辅导。当学生取得进步,哪怕是小小的进步时,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帮助学生重树自信。当然,如果由于老师的过失使学生受到委屈或老师批评过激,老师要及时向学生道歉,取得学生的谅解。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不仅能使老师的批评教育取得好的效果,而且也有利于帮助和监督学生,学生在接受老师的批评后,改正自己的错误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做好善后工作是老师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

七、结语

批评有法,而无定法。批评要注意艺术性,就好像在黄连外面涂上了一层蜂蜜,做到良药不苦口既能达到改正学生不良的言行和习惯,让学生在阳光下健康、茁壮的成长,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指正,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总之,批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值得老师们去学习、去探讨的艺术。

[参考文献]

[1]陈明霞.班主任批评学生需把握三个原则[J].教育艺术,2009.

[2]纪微.班主任如何批评学生[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周丽宏.论班主任的批评艺术[J].中国教师,2009

[4]曹春玲.批评教育的艺术[J].吉林教育,2014.

[5]王秀华.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

[6]李小毛,范金长.略论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7]董嫒燕.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的批评—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J].科教文汇,2010.

[8]徐峰.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谈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艺术[J].中国农村教育,2008.

*作者简介:王雪燕(1991-),女,汉族,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076-02

猜你喜欢

批评艺术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