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研究

2016-02-04李迎春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教师

李迎春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研究

李迎春* 1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师生互动的环节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教师

一、概念界定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提出:互动是一种基于符号和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是指彼此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符号而进行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广义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狭义的师生互动是指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①。一般说的是狭义的师生互动,即课程师生互动。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师生教与学的互动,为了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合作等形式,使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实现教学主体的双赢的过程。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师生互动的意义

首先,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有利于增强课程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有很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课程感染力。

然后,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有利于师生间情的感交流。情感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知识偏多,抽象性太强,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就需要政治教师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积极的沟通,让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困惑,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进而影响整个教学的课堂效果。

最后,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有利于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在进行思想政治课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准确了解地学生在上课前是否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进而有计划的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情况,重申课堂主旨;在思想政治课课程即将结束时,通过互动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主体不平等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主体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互动主体的不平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刻意抬高自己的地位,会下意识的支配学生的思想,而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会习惯性的接受教师的思想,这样在教学过程的互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就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拓展。此外,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每个学生获得的互动的机会也是不平等的。

(二)缺乏深度互动

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应该是深入的,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但在实际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师生间互动往往只限于表面形式。例如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材料内容时,教师的提问不是学生的看法和理解,而仅限于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简单问题,学生也就僵化的做出回答。这样既浪费了时间,达不到互动的效果。此外,部分教师只注重互动内容与知识点的一致性,互动的内容是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很多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很多学生在上政治课时复习英语做数学题,忽视了对政治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态度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

四、促进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策略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只有师生自觉树立起平等互动的意识,才能使双方在互动中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用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从而使学生与自己达到共情,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受我国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的听老师讲课而缺乏思考,互动时也缺乏主动意识。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平等的意识,让其意识到自己在互动中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课程互动。

(二)丰富教师教学手段,创设互动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集教育和德育于一身的特殊学科,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单凭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等提问方式是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利用多媒体、设置疑点等多种教学手段精心的设计、严密的安排课程教学计划。例如在《经济生活》第二课的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中,师生在学习四个关于商品价格变动的的因素时教师可布置学生课下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商品的价格变化并尝试去分析原因,课堂上分小组阐述自己的观点,创设互动情境增添课堂的趣味性。

(三)改变学生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挖掘自身潜能的能动者、创造者,也是师生互动的主体。学生在互动中能否发挥其主体地位,是由学生能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决定的,而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和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所以学生在学习中要改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学科不仅仅是为了高考,对自己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形成也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积极的进行思考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注释]

①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6.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刘鑫.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2(09):11-13.

*作者简介:李迎春(1991-),女,汉族,山西吉县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055-01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