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市场定位课程设置

孙 玲

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孙玲* 1

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辽宁沈阳110041

摘要: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包括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广度指的是课程的科目和范围,深度指的是课程的专业化程度。目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广度过泛而深度不够的不足。本文在分析戏剧影视文学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新型课程体系设置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戏剧影视文学;课程设置;市场定位

一、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戏剧影视文学是在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推动下产生的,在此基础上高校的课程设置也由国家统一向学校自主转变,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据目前来说,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要存在于三类院校中,第一类是由戏剧专业发展而成,主要在艺术类本科院校开展,课程设置更加偏向于戏剧、戏曲的基本理论,具备戏剧戏曲的编排能力;第二类是由综合类院校中的文学专业发展而来的,课程设置以文学写作、文学编辑等课程,具备文学创作的能力;第三类是高等专科院校的艺术专业,这类院校的课程更加关注学生表演技能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三类院校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和人才培养需求,设置侧重面不同的课程体系,但是也呈现出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注重理论课程的完善性,忽视实践课程

随着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学校不断地丰富理论知识体系,包括文学类课程、艺术类课程、电影类课程、电视类课程和喜剧类课程,这些课程大都是文化理论课,主要是通过读书和阅读来增加学生的理论素养,而关于实践课程却少的可怜,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完成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课程科目随意性,专业课程不突出

戏剧影视文学的学习应该包括专业知识和通识性知识,通识性课程用来扩展学生的视野,专业知识是促进学生在戏剧影视文学中选择方向,并向更深的专业水平发展,但是目前大多数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多,而不关注专,课程体系层次不够分明。

(三)语言文学类课程多,专业课程少

三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偏重,但是文学类课程都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戏剧类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降低,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忽视学生的戏剧创作特色,很多学生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完成后,对影视文学的特点、影视剧本的独特性,影视的舞台、灯光等并没有清晰的洞察。

三、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人才定位,设计专业核心课程

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由差异的,各高校是要根据地方文化和本学校的特色来确定市场定位,这个市场定位要足够具体。中国的戏剧文化是丰富的,学校应该确定本学院具体针对的戏种,然后设计核心课程,一年级以基础知识课程为主,二年级以专业戏剧课程为主,三年级进行专业的戏剧影视创作和表演,其中文学类和其他戏种的学习作为公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来扩展学生的视野。例如,一个院校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实践教学模块,其中学科公共课23节,专业课14节,专业方向课程12节,实践课程8节,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合作办学,建立实践性课程体系

在传统的戏剧影视文学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呈现出随意性和零散性,主要表现为二年级的见习和毕业年的实习,实习课时安排较少,很多学生并不能从中获得真正的提高和收获。在新课程体系下,学校要与企业合作办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在周末、假期通过申请到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和观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学校要通过租用场地,给学生自主创作的作品以展示的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热情,并把学生每学期的实践课展示纳入课程体系中,由专业的教师提供指导;再次,要层次化实践性课程体系,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实践课程,并进行循序渐进的深化,从观摩到解读,从解读到参与,从参与到创作,实现层次性的提高和成长。

(三)合理设置选修课和必修课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学校在进行市场定位后,仍然需要学生根据个人的发展特点进行方向性的确认和选择,这就需要课程体系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新型课程体系以学分为引导,规定选修课和必修课的课时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爱学校设置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进行自由的选择,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学校在总体上确定市场定位,由专家和学校教师进行评估,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来开设,这样通过学校的一次市场定位和学生的二次自我选择,使学生所修读的课程更符合市场和学生个体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能力。

综上所述,戏剧影视文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要突出核心课程增加专业性,另一方面要增加实践性课程,促进理论知识的转化。同时,要增加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特色自主选择课程,提高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默瀚.非中心地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04:82-83+2.

[2]文丽敏.问题剖析与路径探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中几个不可回避的问题[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41-144.

[3]张体坤,储兆文.现代教育视野下的戏剧影视文学课程改革——以陕西高校戏文专业课程建设为例[J].四川戏剧,2015,12:172-174.

**作者简介:孙玲(1978-),女,汉族,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教师,主攻新媒体传播、戏剧文学艺术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3-4;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034-01

*2016年辽宁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公共影视鉴赏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编号:JG16DB300)。

猜你喜欢

市场定位课程设置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浅析太仓仓建超市的市场定位策略
基于市场定位分析的苏酒集团营销策略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如何找好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下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改革分析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