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以青海土族民间舞蹈为例

2016-02-04杨恩慈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6期
关键词:土族民间舞蹈舞蹈

杨恩慈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关于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以青海土族民间舞蹈为例

杨恩慈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广阔的神州大地孕育了中国这个拥有着56个少数民族的富饶疆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友好往来,丝绸之路、马帮文化等无一不是中国历史上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与发展前进的推动力量。几次的民族大迁徙,造成了各民族居住环境、风俗习惯的改变,使得其不同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融汇成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这片汪洋大海。民族的文化,渗透着各族人民坚韧的民族精神以及对人生奥秘的深邃参悟,它静静地记录着各族人民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以及老祖先们对后辈深深的期望。本文就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以青海省土族舞蹈文化为例进行初探,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使得中华民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

民族舞蹈;传承;保护;土族

青海省,位于中国大地的西部地区,有着“世界屋脊”之美称,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等地区接壤,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省份之一。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世代生息和繁衍着汉族、藏族、回族、撒拉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土族”为青海省所独有,同时也是旧石器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民族历史与文化内涵。其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造成了这里的少数民族与其他地区的民族在生活习性、风俗习惯、歌舞文化等方面有极大的差异,这也酿成了该地少数民族特别的高原风情。

一、青海土族文化概况

土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群体,也是中国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30万人左右,主要分布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与乐都县等地。过去各地土族有“蒙古尔、察罕蒙古、大夏人……”等自称,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依据该族人民自己的意愿统一称之为“土族”。与生活环境相关,土族主要从事农业兼畜牧业,使用土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借用了部分汉语与藏语语汇,由此可以看出,土族人民与汉族、藏族人民之间友好往来的历史脉络,同也可看出时汉、藏文化对土族文化的影响。关于先祖问题,有些认为土族是鲜卑族的后裔;有些认为与藏族相像;有些则认为与蒙古族息息相关等,在今学术界中也尚无明确定论,但通过这些侧面的推测来看,土族与藏族、蒙族等民族在某些方面的不谋而合,确实引人深度揣摩,而其历史来源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土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在历史源流上相比较虽有所欠缺,但这并不表明土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土族,作为人数较少的“小”民族,其居住地区并不广阔,但它却有着坚强、勤劳的民族气节,同时在这样一个高原地区孕育出了自己本民族别具一格的人文风采。以青稞酒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七彩袖为代表的服饰文化、以山歌花儿为代表的音乐文化等各式各样的民族传统,体现出土族人民丰富的人性内涵,同时,它也是世界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各界专家学者的深入探究。

二、土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一)旋转的轮子秋

轮子秋,是土族舞蹈文化的特色之一,也是土族舞蹈文化的标志性舞蹈项目,同时也是土族人民最古老、隆重的欢迎仪式。土族人民热情好客,常用“轮子秋”的方式来表达对宾朋好友的欢迎与祝福。关于轮子秋的来历,相传来源于土族人民的耕作劳动生活,土族人民勤劳、勇敢,热爱劳动,每年秋收之际,丰收之后,人们将拉运粮食的木轮车推立起来,卸掉其车板、车棚,平放于打谷场中,将一片长木板拴上麻绳或皮条固定在立起来的上方木轱辘上为秋千,下方轱辘用带有重量的石头等东西固定,打秋人坐在木板上,其他人推动车轮。土语将轮子秋称为“卜日热”意为旋转,作为庆祝丰收时的喜庆活动在民间广泛流传。荡秋千最早源于先秦的军事训练,后以游戏形式出现在各式节日游乐中,同时伴有强身健体之说。

如今土族盛兴的“轮子秋”,继承了先民庆丰收的传统,多在丰收时节举行,与古有别的是,木轮车发展成为专门的运动器材,专有铁艺制成,以土族的“七彩祥和”风俗,缝制七彩布片加以装饰其顶部与秋千,而荡秋千者也以此为竞技形式,从坐立于秋千上发展为站立,更是创造出“雄鹰展翅、猛虎下山……”等高难度动作。节日里,土族人民身穿盛装,那飘动的彩带,矫健的身影,折射出土族人民的智慧、勇敢,表达出土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二)安昭舞

土族人民的团结友爱,充分体现在盛大节日里“安昭舞”之中。“安昭舞”是土族民间舞蹈中无乐器伴奏,以歌伴唱的集体舞蹈形式,舞步轻盈优美伴之“安昭索罗罗、安昭应昭呀”等唱词,歌舞相结合,别有一番风味。青海大通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上绘制的联袂舞蹈的舞蹈纹样,仿佛是安昭舞等这种牵手围圆起舞的真实历史写照,由此看出,土族安昭舞的来源已久。土族人民在盛大的节庆活动里,手拉着手围成圈状,由一德高望重的老年男子带领,其唱众合,舞步有弯腰、前进、双臂摆动、跳跃等动作,循环围圈舞蹈,关于其舞蹈动作也有些许说法,例如:俯首弯腰是对大地祖先的膜拜,双臂向上是对苍天的敬仰等。安昭舞是土族歌舞文化中一朵灿烂的花朵,盛开在青藏高原这片土地之上,唱出了民族的团结一心,跳出了民族的风情万千。

(三)活着的图腾“跳於菟”

“跳於菟”是土族宗教祭祀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族人民的图腾崇拜。於菟,意为老虎, 每逢腊月二十日,也就是当地人认为的“黑日”都要举行跳於菟仪式,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跳於菟的活动,是土族驱逐妖魔,祈求平安的祭祀性活动,举行前夜,全村人民要进行“邦祭”,请出二郎神,在当地拉瓦的带领下祭祀并挑取表演於菟的人员,第二天扮演於菟者要在二郎神庙内用墨汁或锅灰在身上涂满虎纹,扎起怒发,再次经过一系列祭祀流程后,於菟们要手持用法师经文裹定的木棍,到庙宇前的空地场,围绕着桑台,跳“於菟舞”。跳於菟活动发展至今,依旧广泛流行在土族聚居的各个地区,其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土族这种祭祀性的宗教舞蹈与云南彝族的“跳老虎”、“老虎笙”仿佛有些许相似共通之处,这就要追溯到远古时期与民族间的历史文化背景等问题,二者之间的这种“远亲”关系还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探究。

三、重视土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的重要性

土族,作为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少的一员,不像汉、藏、维、蒙等这类大民族一般被人们所重视,这在于国家对类似土族这种小民族文化的关注程度不及大民族,也在于该地区政府的保护力度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族人民在这个交通便利、信息快速的时代里友好往来、互相互助,民族的交融使得民族间的文化越来越“亲密”,本民族的特殊形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使得原本自己所独有的特别,不再明显,甚至渐行渐远。笔者于2015 年7月进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索卜滩村采风中得知,土族原有的属于该民族自己的舞蹈种类并不多,有些甚至是从藏族、蒙族舞蹈中借鉴而成,该民族的舞蹈活动除了几个盛大的节日与领导下乡村民迎接的活动以外,其他时间极少表演,而传承下来熟知本名族舞蹈的人数也不多,大部分为年长者,年轻者则随着外出学习接受的外界信息变多,更使得土族舞蹈的传承任务步履艰难。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它以文字以外的另一种形式向后辈人民诉说着自己在历史上走过的那一遭,保护其舞蹈文化,是本族人民及专家学者的重要任务。

(二)传承的意义

笔者在采风过程中,据当地人介绍了解到,在领导下乡时该村群众将身着盛装,表演歌舞接待,以表示对领导的欢迎,本以为此时将是土族舞蹈文化的最佳展现时机,哪知,该场合表演的舞蹈却是由村委会组织,带领村内年轻男女,由上级指派的舞蹈老师教授的所谓的“土族民间舞蹈”。多么可惜,现今的民族舞蹈文化变得如此做作,失去了其该有的面貌,试想如此发展下去,中国民族民间的舞蹈文化终将走向灭亡!这样做,是对土族舞蹈的“保护”还是“毁坏”?民族的舞蹈之所以经历千百年来风吹雨打经久不衰,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民族精神的畅想。保护并传承它,是期盼在这个“快餐时代”里,我们依旧不会忘记我们名族之本、名族之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奠定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前进基石,名族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保护,传承与发展土族舞蹈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不断点燃小民族文化的“星星之火”,才能使中华文化永远绽放光彩!

[1]王海燕.旋转的风采——土族“安昭”舞与轮子秋印象[J].时代潮,1997(3).

J722

A

杨恩慈,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表演。

猜你喜欢

土族民间舞蹈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学舞蹈的男孩子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舞蹈课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神秘的土族人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