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的现状调查
——以凯里市为例

2016-02-04张进红雷吉红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6期
关键词:凯里市苗族民族

张进红 雷吉红

(贵州省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的现状调查
——以凯里市为例

张进红 雷吉红

(贵州省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多元文化发展,求同存异促进民族大团结。由于种种因素,少数民族的文化却消亡得更快,尤其是像没有自己本民族文字的苗族。挽救苗族语言、苗族文化是迫在眉睫的事,苗族文化的保护、保存和发展要从教育抓起,而且要从学前教育抓起。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的现状,提出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的策略。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对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提升全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培养苗族文化的传承者有重要的意义。

苗族歌曲;幼儿园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多元文化发展,求同存异促进民族大团结。由于种种因素,少数民族的文化却消亡得更快,尤其是像没有自己本民族文字的苗族。苗族文化发展的速度不仅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反而有消亡的倾向,如果苗族失去了语言那么就离民族消亡不远了。挽救苗族语言、苗族文化是迫在眉睫的事,苗族文化的保护、保存和发展要从教育抓起,而且要从学前教育抓起。

一、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对苗族文化发展的意义

苗族的民间艺术有音乐、舞蹈、工艺等。苗族音乐中以苗族飞歌为苗歌珍品,苗族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类。声乐有“飞歌”“酒歌”“情歌”“古歌”“祭祀歌”等不同的曲调,每一种曲调又反映不同的内容。此外,也有少数童谣和儿歌。苗族人民歌唱歌不规定场地,迎客、送客、酒席上、芦笙场中、田间地头均可唱歌。

苗族有自己独特的民俗、精美的手工艺品、古老的神话传说、华丽的服装、特色的美食和动听的歌谣,苗族文化的传承是苗族儿女的责任,也对于保持多元文化有重要作用。

首先,苗族是一个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情感的独立民族。苗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苗族文化的独特性也是保持中国和世界文化多样性。弘扬苗族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其次,黔东南地区山高谷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工业发展也受限。浓郁的民族风情,宜人的自然气候,良好的生态条件,给黔东南州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丰厚资源。雷山西江、台江反排、榕江摆贝、锦屏文斗、雷山郎德、从江岜沙、榕江空申等苗寨是黔东南有名的旅游景区。以苗族风情为特点发展的旅游业已经成为黔东南的一大支柱产业,发展苗族文化也是为黔东南的旅游业保驾护航。

再次,保护和发展苗族文化的意义还在于这个历史悠久、饱经风霜的古老民族数千年来磨砺出的许多优秀的品格,是属于整个民族的品格,不应消亡。人类的繁衍和发展不仅需要物质经济,坚韧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支持人走得更远更好。

综上所述,苗族文化若得以发扬壮大是一件对各方都有利的事。将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让幼儿从小接受苗族文化的熏陶,幼儿能够热爱自己的民族。培养更多的苗族文化传播者、接班人。

二、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的现状

(一)幼儿园待开发利用的师资力量

1.教师的客观条件

在接受调查的121位幼儿园教师中,有三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51.24%,说明幼儿园的教师队伍比较稳定,老资历有经验的教师有很多。还有48.76%的教师教龄在三年以下,她们大多年轻、学历较高、学习能力较强。这两派教师互补性很强。

在黔东南这个苗族聚居的地区,作为州府的凯里市,幼儿园的民族文化特色仅仅是一节体操。通过收集各种材料,本人获知的信息是:教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据调查,凯里市的幼儿园教师中,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占81.82%,其中有45.45%的教师毕业于高等师范类学校,有38.02%的教师学习过民族音乐的相关理论知识,而毕业于音乐、舞蹈专业的教师占6.61%。可见真正毕业于音乐、舞蹈专业的教师占极少,但是大部分教师通过学习民族音乐相关理论知识和通晓乐理,且具备一定的乐器演奏能力,这些知识技能条件都为音乐教育奠定了基础。还有11.57%的教师受过苗族音乐训练,有80.17%的教师都擅长教唱儿歌,这点与苗族人学习唱歌的方式几乎一致。这些说明凯里市幼儿园具备一定的苗族音乐教育师资力量。

根据调查数据得知,学习过民族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师中有43.48%的教师会说苗语,也就是说在凯里市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幼儿园里,有为数不少的出身传统苗族家庭毕业于高等院校且具备民族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师。如果对这部分会说苗语且有民族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师进行专业的苗族音乐培训,凯里市可在短时间内拥有一批教授苗族音乐的教师。

2.教师的主观意识

苗族文化在系统上和制度上没有成为幼儿园资源开发课程,苗族歌曲也是零星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用于做晨操的苗歌,而且还是汉语苗曲,并非苗语歌曲。但是幼儿园多数教师对苗族文化是有深厚感情的。有79.34%的教师都认为有必要在幼儿园开展苗族音乐教学,38.84%的教师表示开展苗族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传承和发展苗族文化。

3.教师的授课方法

据了解,49.57%的教师上音乐课采用传统的集体授课法,还有27.27%的教师采用分组教学法,只有极少数教师会采用个别化教学或开放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比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为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提供教学优势。

(二)幼儿园领导缺乏主动发展苗族文化的思想意识

绝大部分幼儿园没有铜鼓、芦笙等苗族乐器,没有苗族音乐的书籍和音像资料,也没有用于苗族音乐融入学前教育的专项资金,幼儿园从未组织教师参加苗族音乐培训,也从未开展苗族音乐教研活动,甚至普通音乐教研活动都很少开展。幼儿园给教师安排的音乐教学课时基本在16个课时以下,而苗族音乐的教学课时只占不到2%。多数园领导对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所持态度为不理不问不支持不反对,教育部门没有下达相关文件,幼儿园就不主动发展。有16.53%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苗族音乐教育并不重视,仅有6.61%的教师认为幼儿园非常重视苗族音乐教育。

(三)教育部门缺乏发展民族特色政策

政策保障是人们对任何事物敢于创新发展的基础,所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予以重视,但是凯里市的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没有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幼儿园没有得到上级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凯里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从来没有组织过幼儿园教师参加苗族音乐相关教研活动,也没有给幼儿园下发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的文件,甚至口头上的提及。调查数据显示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对幼儿园苗族音乐非常关注占12.40%,偶尔问到占61.16%,从不关注占19.01%。

三、苗族歌曲融入幼儿园的策略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 凯里市的幼儿园苗族歌曲课程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甚至可以说没有开发。但是通过分析也知道凯里市幼儿园不仅有少量现成可用师资力量,还有一定数量的待开发的苗族音乐教师资源。所以凯里市的幼儿园苗族歌曲课程资源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

(一)组织苗族音乐教学交流活动培养苗族音乐教师

幼儿园有会说苗语懂乐理的教师不在少数,却缺乏精通苗族音乐的教师。要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师资力量,学校应开展苗族音乐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资源,加强对苗族音乐教师的培养,加大对苗族音乐的乐器、书籍和音像资料的投资。教师应该不断努力学习民族地方特色文化,提高自身的苗族歌曲知识素养和技能。引导幼儿认识苗族歌曲,学唱苗族歌曲。为传承苗族歌曲,发扬苗族歌曲的民族事业培养接班人。在实践中把苗族音乐融入课堂里,开发基础课程与苗族歌曲相结合的特色课程。

(二)提倡并为发展苗族文化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政策保障是人们对任何事物敢于创新发展的基础,所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予以重视,从儿时抓起,给幼儿园人力、物力的支持,幼儿园的领导和教师才能放心大胆去做。要传承、发扬苗族音乐,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对幼儿园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政策,提高非物质文化的利用率,加强培养儿童形成民族文化自觉,完善民族文化体系。

(三)收集整编苗族歌曲,开发校本课程

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组,深入到苗族村寨采集歌曲。整理编辑成册,开发幼儿园的校本课程,将苗族歌曲加工成适用于学前教育的教材。

[1]杨莉君,曹莉.幼儿园在开发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以沅陵县幼儿园对当地苗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10(7).

[2]金燕.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5).

[3]崔红英.社区广场舞对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5(4).

G622

A

本文系2014年贵州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课题《苗族歌曲融入学前教育可行性研究》(课题编号:201410669008)的研究成果之一;本文系凯里学院2014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苗族歌曲融入学前教育可行性研究》(课题编号:CX201425)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凯里市苗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火红的日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苗族古歌《仰阿莎》
多元民族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凯里市花灌木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绝不允许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
苗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