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
2016-02-04康晓丹
康晓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
康晓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本篇文章针对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翻转课堂的理念介绍、高校音乐课程的教学现状、基于微视频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以及翻转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意义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献上笔者的一点绵薄之力。
翻转课堂;高校音乐;音乐教学
一、前言
在最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对我国的教育领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新形势对当代教育所制定出来的新标准,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展开进一步的创新与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篇文章的研究主题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2007年,在国内的教育行业中虽然仍属于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但是在短暂的应用时间内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就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成功颠覆,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出来的同时为高校的音乐专业开辟出了一条更加宽阔的发展道路,从而让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上的提高。
二、翻转课堂的理念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最初是由美国所发起的,此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国内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教学效果。“Flipped”又可以被理解为是反转和颠倒,萨尔曼在2011年的一次TED会议中针对这一教学方法展开了隆重的介绍,并且将整个演讲主题定义为是“视频重新创造教育”。至此,翻转课堂就开始在国际范围中快速传开,并且对信息时代中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1]。
翻转课堂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将原有的模式与顺序彻底改变。在传统模式的教学课堂中,教育者一般都是先教授理论知识与课程重点,然后再由学生来模仿与学习,而翻转课堂就是要将这种教学顺序扭转过来,让学生先学习、教育者后教学。翻转课堂虽然只是一种教学顺序上的改变,但是却让教育者彻底交出了课堂“主权”,学生不光拥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同时还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自己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
1.教学顺序的翻转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由之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的状态,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内部结构进行重组,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与满堂灌式的错误教学方法。翻转课堂的出现不仅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上来,同时还有效缓解了传统教学课堂中的气氛低沉且教学模式单一的情况。除此之外,一些教育者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于翻转课堂的教学需求,不得不在“被迫”的情况下引入一些有利于教学的微课资源,让学生在做足课前预习功课的情况下预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来帮助学生解答问题,从根本上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2]。
2.利用视频设备来开展教学
在应用翻转教学模式的高校音乐课堂中,教育者需要采用短小精悍的视频来为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由于课堂的时间非常的有限且宝贵,因此教育者要尽可能地保证教学内容的精炼,不仅要在课程开始之前对视频资源进行量身定做,同时还要将本堂课程的教学重点与疑难问题在视频中凸显出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学习内容。
三、高校音乐课程的教学现状
纵观我国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现状可知,绝大多数的高校音乐课堂所采用的均为集体式的教学模式,而教学内容的设定上也是完全地围绕书本教材,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在高校音乐教学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些教育者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在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来进行授课,无论是有关于音乐课程的理论知识还是具体的音乐实践课程均要依靠教育者的讲解与示范,大大影响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伴随着音乐艺术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的报考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而高校当中的教育者数量虽然也在同步增长,但是却仍然难以达到当前形势中的音乐教学需求。基于此种情况,我国的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也只能够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争取利用最短的时间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音乐知识,让教育者能够拥有更多的精力来投入到科教研究与创新的工作当中。然而,由于音乐艺术本身的知识量与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如果让学生一味地去接触理论课程而忽视实践练习,那么长此以往势必会出现很多教学上的弊端。
四、基于微视频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应用需要得到微视频的支持,通过上文中的内容可知,微视频所指的即为那种时间短小且内容精悍的小视频,通过各种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制作和播放。在最近几年来,国内的终端设备与信息技术均出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从而为高校中微视频资源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针对高校音乐的教学的理论性课程来说,教育者可以将整个教学内容细化为多个重点知识视频,并将每个视频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能够保证微课程视频的科学性与逻辑性,教育者应当去请教一些高水平的视频设计与制作的专业人员,在他们的指导与帮助之下来开展接下来的精细教学设计。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教学资源来说,视频能够为学生同时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感官刺激,同时还可以将一些逻辑性较强且内容复杂的教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去更加深入且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将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除此之外,由于微课程视频的时间较短,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视频内容时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学习负担,在十分宝贵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大大提升我国高校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课前准备
高校中的音乐教育者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现阶段的学习目标来进行微课程视频资源的设计,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之后将每一个教学章节中的知识内容作出精细化处理,将整个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分成多个且互相关联的教学小单元。在知识内容的精细化处理完成以后,教育者可利用PPT课件与录制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视频内容的讲解工作,此种同步进行的讲解方式一方面能够准确地还原课堂中真实的教学情景,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重点的记忆。例如在教授“正三和弦的连接”这一课程时,在传统类型的教学模式中要将此门课程分为两次开展。虽然在这一教学章节中蕴含着很多数量的知识要点,但由于学生目前已经掌握了一些有关于乐理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正式的学习过程中并不会遇到较多的困难。教育者真正需要重视的是怎样才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来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更多的知识。首先,教育者可以将“正三和弦的连接”这一课程分为八个知识要点,即为大小调、四部和声、正三和弦、声部进行、和线排列、不良进行、重复与省略、和弦连接,并分别将这八个知识点做成时长在十分钟以下的微课视频,通过线上交流软件来将这些视频资源传输给学生,让他们来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知识预览与自主学习[3]。
(二)微视频资源的学习与应用
在音乐课程正式开始之前,高校学生可以利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来有选择性地观看由教育者传输给自己的微课资源,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学习能力来采用独立学习或交流学习等不同的方式,同时要按照教育者的引导与建议来合理化安排自己的学习次数与时长。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八个微课视频中,教育者应当重点提示学生要将“和弦连接、正三和弦、和弦排列”这三个视频反复观看三次以上,并且要自己在观看和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不懂之处进行记录,在课程开始时同其他学生和教育者来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三)实做评测
在高校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安排,并且将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进行记录和比对,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在微课资源基础上所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能够带来怎样的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都会积累很多数量的问题和疑惑,教育者可以挑选出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进行答疑解惑,同时细心观察班级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学习反映,继而对当前的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在课堂中预留出一些可供学生开展互助学习的时间,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来进行协助式学习,在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的同时为学生创建出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从根本上凸显出高校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地位[4]。
(四)完成作品
在将上文中所提到的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逐一解决掉以后,教育者就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需要独立完成的作业与任务。例如在上文中所列举的有关于“初级和声”的教学课程,教育者要让学生制作一个时长在几分钟左右的小作品,如果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那么就可以将评测环节重新来过一次。除此之外,教育者还可以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足之处来推荐他们观看不同知识重点的微课视频,直到他们能够将问题妥善解决掉为止。
五、翻转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意义
(一)突破时空限制
伴随着翻转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完全可以将生活中的任意场景转变为自己的学习场地,无论是在体育馆、花园,还是在食堂、宿舍,学生均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来观看由教育者提供的微课程资源。在此种自由度极高的教学模式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够充分地发挥出互联网技术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来正确使用网络、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高校传统音乐课程的教学顺序颠倒了过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处于被动状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了能够自由发问且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引导者”。这种大翻转式的地位变化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加高涨,并且在没有教育者约束的状态中更加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想要去接触的课程资源,让他们的学习状态变得更加优秀。
(三)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获得了在传统音乐课堂中难以想象的自由空间。为了能够有效填补这些空间上的空白,教育者就要利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与学生展开沟通和交流,争取在第一时间针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和疑问来给予解答。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经常性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对授课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1]吕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可行性探究[J].艺术教育,2014(11).
[2]杨九民.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试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6.
[3]张福涛.在研究中翻转,在翻转中发展——整体推进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感悟[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5).
[4]钱保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试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6).
J602
A
康晓丹(1971-),女,汉族,湖南省新化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