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之都话音乐

2016-02-04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7期
关键词:音乐家哈尔滨音乐会

尚 琦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艺术之都话音乐

尚 琦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哈尔滨的音乐发展和俄罗斯息息相关。哈尔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俄侨涌入哈尔滨带来了外来文化,俄侨音乐家在哈尔滨创办音乐学校、传播音乐知识,为哈尔滨引入西洋声乐、组建交响乐团、带动钢琴音乐的发展,激发哈尔滨人对音乐的热爱。顺应发展需要,诞生了“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这一系列发展,使哈尔滨成为了富有深刻底蕴的音乐名城。

哈尔滨声乐;哈尔滨交响乐;哈尔滨钢琴音乐;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俄罗斯音乐

回顾历史,由于中东大铁路的修建通车,沙俄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许多俄侨涌入哈尔滨,大量欧洲人纷纷相继涉足哈尔滨。移民到哈尔滨的俄国音乐家,他们为谋生计,在哈尔滨创办音乐学校,传播俄式音乐,组织声乐团体演出,在教堂举行教堂音乐,开展民间音乐活动等,促进哈尔滨音乐的迅速发展。这一系列的变化,奠定了哈尔滨艺术之都、哈尔滨音乐之城的基础。

一、哈尔滨的西洋声乐发展

哈尔滨的声乐发展主要受俄罗斯声乐的影响,而俄罗斯的声乐又是从美声唱法的发源地意大利引入的。起初由于中东大铁路修筑之初,为了增添铁路员工的娱乐生活,便组建小型声乐团体,进行声乐演出。之后俄罗斯的声乐艺术从铁路区域逐渐转向社会,开始在专业场地举行音乐会。

俄罗斯声乐真正的引入是声乐进入哈尔滨的市民阶层。俄罗斯侨民为了在哈尔滨开展音乐活动,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相继建立了音乐厅和剧场。如:1897年建立的铁路机械厂俱乐部(现为哈尔滨车辆厂文化宫);1903年在今兆麟公园兴建的夏日剧场;1913年在中央大街修建的马迭尔剧场;之后还修建了马戏团、电影院等。这些欧式影剧院大多已经拆除,但它们真真切切地记录了俄罗斯声乐在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传播与发展。1924年左右,俄罗斯艺术家来哈尔滨演出,其中以夏里亚宾和苏石林为代表,将哈尔滨演出活动推向了高峰,极大地促进了哈尔滨声乐的发展,激发了哈尔滨人民对声乐的热爱之情。随后俄罗斯艺术家在哈尔滨创办音乐团体:主要有古老艺术研究会、教堂圣咏唱诗班、学校或单位组织的合唱团体等。俄罗斯侨民在哈尔滨的这一系列举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哈尔滨人民的文化生活,激发了哈尔滨人民对声乐的学习热潮。人们纷纷效仿俄侨,也组建音乐团体,建立声乐社团,从事音乐活动,其中比较有成就的是颂主诗歌歌唱团,从《旧约全书》中演唱100余首诗歌;四姊妹音乐团,在音乐教育家叶长春的栽培下,其女儿:叶絮、叶微、叶琴及其侄女叶淑文组成的四姊妹音乐团,演唱过《婚礼进行曲》《可爱的家庭》等外国音乐著作。还有其他一些音乐团体,如哈声乐团、新声放送歌曲团,都是当时比较有声誉的演出团体。俄罗斯在哈尔滨创办了一些音乐学校,也培育了许多优秀的声乐人才,如全国著名的歌唱家郭颂、哈尔滨知名声乐教育家刘凯、贺欣、于复思等人。总之,哈尔滨的声乐发展离不开俄罗斯声乐家在哈尔滨进行的声乐活动,离不开哈尔滨人民对声乐艺术的热爱。哈尔滨的声乐发展是一点一滴逐渐积累起来,最后日渐发展完善。从而为“艺术之都”的音乐增光添彩。

二、哈尔滨的交响乐发展

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俄侨大量涌入哈尔滨,沙俄也将中东铁路的指挥部迁移到哈尔滨,铁路局为满足修筑铁路的工人及俄侨的日常娱乐生活,便在哈尔滨成立哈尔滨“(中)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团”,也就是老“哈响”。这支乐团是以俄罗斯整编制管弦乐队为班底组成的。因此哈尔滨也成为在中国最早拥有交响乐队的城市。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少数俄罗斯乐师通过船到欧洲,但大多数的乐师通过中东铁路来到哈尔滨,他们当中多数受过专业的训练,有的甚至是宫廷乐师,他们在哈尔滨继续展开音乐教育及演出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哈尔滨的音乐水平,也进一步完善了老“哈响”的实力。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担任老“哈响”首席的分别是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利奥波德·奥尔的高徒:希费尔布拉特和特拉赫金伯尔格。希费尔1925年来哈尔滨,担任第一小提琴手,之后担任东京音乐学院教授。其学生,西多罗夫,不但在老“哈响”担任中提琴声部的首席,还在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担任教师及领导职务,他可以说是真正地在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传播者。特拉赫金伯尔格担任老“哈响”的乐团主席,曾在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任教。他在哈尔滨期间为哈尔滨乃至中国培养了大批的音乐人才,如: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的小提琴教授邓中西、哈尔滨市歌剧院的王云才、中央乐团副主席杨牧云等等。特拉赫金伯尔格在哈尔滨任教期间,将俄罗斯音乐教育理念运用于哈尔滨,为老“哈响”的人才储备、音乐教育的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俄罗斯国内局势也相对稳定,老“哈响”的演奏人员培养的哈尔滨学生技术日渐成熟,逐渐登上了“哈响”舞台与他们的老师同台献艺,可独当一面,由于年龄状况,许多老“哈响”的演奏员纷纷回国。多年来,哈尔滨交响乐团的俄侨音乐家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活跃在哈尔滨的音乐舞台上,伴随着乐团人员逐渐增加和最后一位早期外籍指挥家普尔克别拉克离开中国,标志着老“哈响”和“哈尔滨交响乐团”交接的完成。

俄侨音乐家对“哈尔滨交响乐团”的成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这支交响乐团是中国第一个有百年历史的乐团,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使哈尔滨的音乐日趋丰富。为哈尔滨、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哈尔滨的钢琴音乐发展

中东大铁路的修建还为哈尔滨带来了俄侨音乐家的钢琴教学法。为哈尔滨的钢琴音乐带来了巨大希望。特别是“十月革命”后,更多的俄侨来到哈尔滨,一方面为了满足自身的音乐文化需要,另一方面为了谋生计,其中一些音乐家在哈尔滨创办了音乐学校。随着钢琴各大音乐学校的建立,哈尔滨的钢琴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

1921年5月成立,П. Н.马申、С. М.达弗基里泽等人发起,校址在当时的哈尔滨商务学堂内(今为哈工大图书馆内)。该校按照俄国皇家音乐学院课程进行授课,分别设有预科班、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开设了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铜管、木管、声乐等专业,还设有音乐史课、乐理课、和声课等音乐知识课,聘请俄罗斯著名音乐家担任专业课教师,其中钢琴教师有:Д. Г.卡尔波娃、О. М.卡奇娜、Л. М切斯诺科娃等。据统计,1930年到1940年,学校共举办了88场音乐会,包括每周的汇报音乐会,以及学生举办的独奏、独唱音乐会。

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完全按照俄国音乐学院教学形式授课,难度大,“宽进严出”。毕业后优秀的人才,留校任教,其中钢琴家阿扎列夫教授是我国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先生的钢琴启蒙教师。可见,当时的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水平之高,带动了哈尔滨钢琴艺术的发展。

(二)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

成立于1925年7月1日,由大提琴家施贝尔曼、小提琴家戈尔德施京和钢琴家迪龙女士创办的,并以俄国著名音乐家、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格拉祖诺夫的名字来命名,校址在当今的通江街86号的那幢古典欧式建筑内。学校开设钢琴、大小提琴、管乐、特别还开设了意大利语、歌剧课等,开设的课程不断增加,越来越全面。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培育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除上述详细介绍的俄侨创办音乐学校外,哈尔滨随后还在1927年创办了哈尔滨音乐训练班,这是一所与教会联合办的音乐学校,主要招收女学生,还有20%的名额为贫困学生提供,这一举措为底层的人学习钢琴及其他音乐知识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在此之后,1929年成立了哈尔滨音乐学校。这是一所教学水平很高的音乐学校,钢琴及其他音乐的发展也随之提高。

哈尔滨的钢琴教学传承于俄罗斯,随着改革开放,哈尔滨也容纳了来自各国的钢琴教学方法,哈尔滨的钢琴音乐吸收了外国钢琴音乐的精华,并灵活地与中国的民族元素结合,创造许多属于中国风格的曲目,发展了带有中国特色的演奏流派。相信哈尔滨的钢琴音乐将发展得越来越好。

四、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简称为“哈夏音乐会”,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广州羊城音乐花会并称为中国三大音乐节。哈夏音乐会创办于1961年。哈夏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观众层面,由于俄侨及西方音乐家的涌入,哈尔滨吸收了西方的音乐,造就了哈尔滨人民对音乐的热爱,并且人们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水平,能够在现场配合进行美学交流;其二是艺术家层面,汇集了众多的艺术家,形成较高的艺术氛围,艺术家们有表演的欲望。这些都为“哈夏”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哈夏”音乐会可以说是展示哈尔滨音乐底蕴和水平的综合表现平台。

五、结语

哈尔滨,这座艺术之都蕴含了丰富且富有历史意义的音乐文化,它既有俄罗斯及西欧音乐的音乐风格,同时也开创了属于民族的音乐表现形式。哈尔滨的音乐文化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近年来也与世界各地进行音乐方面的学术交流,相信哈尔滨这座音乐名城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J69

A

《黑龙江省钢琴艺术发展探究》,立项编号:10B069。

猜你喜欢

音乐家哈尔滨音乐会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搞砸的音乐会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姚铜(音乐家)
失败的音乐会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