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商人运动和我国近代史的研究

2016-02-04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7期
关键词:近代史商会商人

赵 捷

(吕梁学院,山西 吕梁 031504)

关于商人运动和我国近代史的研究

赵 捷

(吕梁学院,山西 吕梁 031504)

商人运动,也称之为商民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带领的民众运动,目的是使国民革命顺利展开。在对我国近代史的研究中,商人运动一直以来都是薄弱的一环,而商人运动的研究被忽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析了商人运动研究不被重视带来的弊端,了解到如今学术界对商人运动研究的现状,最后探讨了商人运动研究还需要往更深处的方向发展,以期为广大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提供参考。

商人运动;我国近代史;研究

北伐战争时期,为了保证革命的顺利进行,国共两党都积极地带领群众进行民众运动,但是作为民众运动之一的商人运动却鲜为人知,原因在于学术界对商人运动很少提及,在有关我国近代史研究的资料中,商人运动的研究也只是凤毛麟角。同样是民众运动,商人运动为何会受如此“冷落”。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大陆学者普遍认为民众运动主要是共产党在开展,国民党不重视民众运动,因此在著作时并未将商人运动纳入重点范围,仅是蜻蜓点水般提及;台湾学者则认为民众运动被共产党所阻碍,没有研究的意义。二是很多学者认为商人运动在当时影响力太低,不值得研究。

一、商人运动研究不被重视的弊端

(一)不利于近代国民党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史涵盖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国民党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壮大、再到衰落的过程,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离不开对国民党史的研究。无论是大陆学者还是台湾学者,都特别重视对国民党史的研究,各种著作也都层出不穷。即使如此,对商人运动的提及也是微乎其微。不可否认,商人运动的影响力确实不及其他运动,但是并不代表商人运动没有研究价值。研究国民党史应当全面,考虑所有与国民党息息相关的事件。如果忽略对商人运动进行探讨,则容易使人陷入思维定式,对国民党史的认识将会片面化。比如,国民党有自身的纪律和组织,但是由于认识片面,导致后人只看到国民党内部的党政斗争,以及国民党的强势独裁。如果对国民党史进行深入研究,不放过所有国民党史上发生的事件,或许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结果。如果不深入研究商人运动,就会片面地以为国民党不重视民众运动,只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忽视群众的利益。

(二)不利于对共产党进行客观认识

共产党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向来十分推崇民众运动,但是如果不研究商人运动,就会认为共产党只顾及底层群众,而忽视商人阶级的利益。共产党对于商人运动也是十分看重的,并且也通过了《商人运动决议案》,与国民党的“议案”有相同的地方。事实上,国共两党都在开展商人运动,只是互相之间并不和谐,不过仍有合作之处,而台湾学者却只看到了不和谐之处。

(三)使得近代中国商人和商会的发展史不全面

商人运动对商人和商会产生的影响最为直接,从90年代起,两岸学者对中国近代史中商人和商会的发展研究成了一种风气。以近代商会发展研究为内容的专著也出版了好几部,但无一例外,都很少对商人运动进行探讨。如果要正确看待商会发展的种种问题,则有必要对商人运动进行剖析。商会产生在清朝末年,其成立的目的是要维护工商业者的利益、使工商业能够发展壮大。然而,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商会和商民协会共同存在着,二者之间是有差别的,商民协会试图代替商会,二者之间的矛盾升级,互相不待见。由于商民协会受到来自国民党的支持,商会的生存堪忧。如果忽略商人运动的研究,则也无法了解商会在这个时段内的生死存亡,进而无法认识到商会在这时期的特点,更无法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了。

(四)改变了学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忽视商人运动的研究,就等于对这段历史事件的认识是空白。任何事物存在即有其价值,也会多少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忽视商人运动的研究,也就等于忽略了商人运动对其他事件产生的影响。一个事件被他物影响后,和原来相比总会有些差异,但是这些差异被忽略掉,就会产生两种不一样的结果,而被忽略掉的或许才是正确的。比如,南京政府成立后,国民党政府撤销了商民协会,重视商会,但是对商会进行了改革、整顿,这一行为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在打击商会,让商会走向“死路”,于是断定改革商会是国民政府为实行独裁统治的手段。但是了解商人运动后,可以发现,改革商会是国民党很早之前就明确的政策,而不是为了一党专制的新手段。事实上,改革商会不是要将其逼入“死胡同”,而是在帮助商会取得合法地位,是有利于商会以后的发展的。

二、商人运动研究的现状

近些年来,学术界对商人运动研究的热潮被掀起,和早年相比,确实是一大进步。同时,伴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有了相关成果,这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事实上,最初学术界只是对商民协会的研究比较感兴趣,并未注意到商人运动,但是研究商民协会,不可避免地也要对商人运动进行分析。最早开始描述商人运动的专著来自宝岛台湾,比如《中华民国建国史》和《鲍罗廷与武汉政权》著作中,都有对商人运动介绍的文章。但在当时,专门研究商人运动的书著还没有问世。直到近几年,终于有学者写出了专门研究商人运动的文章,具有代表性的是乔兆红,其文章主要描述湖南的商人运动,将商人运动的起因、经过和一些列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但遗憾的是,文章缺乏深度分析。

目前为止,在商人运动的著作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北伐战争前后的商民运动(1924-1930)》,此著作为我国大陆学者冯筱才所写。在我国大陆研究商人和商会的学者中,冯筱才是位难得的人才,其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也有一些突破。首先,冯筱才对商人运动的论述比较全面,将整个事件的原委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其他著作的泛泛而谈相比,的确是更有价值。其次,冯筱才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史料,只要是有记载商人运动的资料,几乎都被作为了参考,甚至珍藏在台湾党史馆的国民党商民部档案资料都被其进行了挖掘。再次,冯筱才在研究商人运动的过程中,对商人运动的影响作用也进行了剖析,比如对买办阶级发展的影响,在商人运动之前,尽管买办阶级的社会地位低,但是仍然有一些经济实力强的买办获得了一些社团中的重要职务。但是商人运动之后,买办的社会地位一夕之间,变得极其低下,甚至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

三、对商人运动的研究要更加深入

(一)重视研究商人运动的转轨问题

商人运动一开始的时候,国民党政府对商会的态度是取缔,企图让商民协会替代商会,但是由于商会力量还比较强大,所以一时之中又难以真正实行,这种尴尬境地让商民协会和商会的矛盾与日俱增。在不断的冲突中,由于国民党比较注重商民协会,因此商会的存亡出现巨大危机。在这种时候,国民党开始意识到,工作重心应当由革命转到建设上来,对商会应当采取包容的态度。于是商民协会和商会出现了友好共存的局面。但是这种局面并不长久,很快,国民党竟然撤销了商民协会,而扶持商会,撤销商民协会乃是由于其发展没有适应商人运动的转轨。可见,商人运动的转轨问题有很重要的作用,应当在以后的研究中予以重视。

(二)对商人运动产生的效果和缺陷进行更深层研究

商人运动开展后,国民党过分地夸大了其成效,认为商人已经变为革命化的商人,并达到了商人运动最初开展的目的。实际上商人运动虽然的确有些成效,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的。首先,商人运动中,许多应运而生的商民协会并未按规定成立,未报给商民部核准,而且商民协会归什么部门管理的问题也未落实清楚。其次,商民协会的成员鱼龙混杂,一些劣迹满满的商人也加入了进来,导致商民协会变得臭名昭著,要发挥商民协会的作用就难如登天了。再次,店员是否可以申请成为协会成员,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也阻碍了协会的发展。

另外,就目前对商人运动的研究情况看,对于史料的考究和梳理,还需要更加精细化。就拿影响力最大的冯筱才的著作中对商人运动的论述,仍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很多论断不够精确,多采用一些模糊的词语,常出现的是“可能”、“或许”等字眼,导致对商人运动的认识会变得模棱两可。

四、结束语

商人运动的开展,对国民革命的进行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一些历史事件产生了影响。研究商人运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是目前我国近代史研究中,对商人运动的探讨还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商人运动的相关史料进行考究,全面认识商人运动。

[1]朱英.国民革命时期商民运动的成效与缺陷[J].史学月刊,2011 (8):49-58.

[2]乔兆红.中国商民运动中商民的角色与地位[J].社会科学,2012 (7):132-143.

[3]龙心刚,朱英教授著.近代中国商民运动研究的力作——商民运动研究(1924—1930)评介[J].近代史学刊,2013:162-164.

[4]乔兆红.中国商民运动的研究缘起及理论基础[J].广东社会科学,2012(5):118-126.

K20

A

赵捷 (1992-),女,山西,本科,研究方向: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近代史商会商人
“十七年”共和国史研究的起步与初创
——以近代史所为中心的考察
言而无信的商人
扬中华商会十年成其大而强
中国西班牙商会
威尼斯商人
近代史诗传奇巨制《红高粱》
品读《中国近代史》背后的“近代史”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茂名市民营企业商会致力于塑造民企商会品牌 推动民营企业崛起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