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教学中心理效应之探微
2016-02-04徐凡
徐 凡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管乐教学中心理效应之探微
徐 凡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在管乐教学中,心理效应的地位不可低估,其教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管乐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心理效应的特征和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中将会出现的消极因素的频率,提高学生学习管乐的效果。本篇文章结合管乐教学中心理效应的特征与规律,为学生提供了管乐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从心理层面为学生奠定基础。
管乐教学;心理效应;特征;规律
管乐教学,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也是属于心理教育范畴,换言之管乐教学既然属于心理教育范畴,那么进行管乐教学就会运用到心理学中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比如:心理教育中的教育性原则以教育为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差异性原则是指对待不同学生的管乐学习应该差别对待,人与人的不同导致了这个原则的出现;发展性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等等。我国古语有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在管乐教学中应该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引导学生学习管乐,学生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才能更好的学习管乐。
一、管乐教学和心理效应
管乐就是管状乐器及其演奏的音乐,管乐教学就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管状乐器的知识并教会学生使用管状乐器奏出音乐。
心理效应是当今社会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它在人们的生活学习或者是工作中有积极、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在一切事情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面对心理效应需要人们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认识、了解并且运用心理效应为我们的工作学习提供帮助。
二、管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就像是开启一扇成功之门的钥匙。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指导、教育学生,还需要适应学生,与学生达到一种和谐的关系,促进彼此的共同进步。
教师在管乐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管乐知识,用自身娴熟的管乐知识以及管乐技能为学生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体会到学习管乐的乐趣而且对管乐老师怀有敬佩之情。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对管乐老师的专业素质有所怀疑,就难以好好学习管乐知识,而且在学业上的进步就会很慢。这要求,作为一个管乐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就是专业且深厚的管乐知识,这样对学生进行管乐教学时会更加的专业化,对于教学中将要面对的各种专业的知识以及出现的问题可以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且更加利于学生的进步。
(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管乐教学中的形式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也就是一个管乐老师一般只带有一个学生,这种情况使得每一个学生都会得到教师的关注并得到很好地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知,管乐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否则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局面。
(三)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管乐,可以说是一类比较高雅的乐器。那么管乐的学习就不可能在闹市或者是嘈杂的环境进行,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营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在安静的音乐教室、空旷的原野、或者是幽静的山谷……在安静的氛围中学生可以听到自己的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更好地纠正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而且安静的环境,会让学生心平气和的进行练习,使得学生不会被外界的吵闹声所打扰,在这里管乐的练习效果更佳。
(四)教师需要客观分析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因为管乐教学一般都是一对一的进行教学,所以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客观的分析。面对学生在管乐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应该耐心细致的进行讲解,不能一概而论。一个老师只带一个学生,所以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更加清楚,此时教师如果不及时的对问题进行纠正就会留下一个永久的问题,这个不好的结果教师肯定也不想出现,所以在对学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多留心一下,为学生及时解决问题,以免留下遗憾。同时,教师需要给进行管乐学习的学生提出合适的建议。一对一的教学,使得教师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度的训练和培养,因为不需要分心兼顾很多的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频繁,所以教学会更加的深入、指导更加的细致,那么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深入的分析,并且给出合理地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管乐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的作用
(一)首先要有学习管乐的心理效应的概念和规则
所谓的“概念”是指学生进行管乐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规则”是在进行概念学习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学习方式。例如在管乐学习中,学生应该最先了解管乐的概念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学习,面对一件乐器,学生根本不知道这件乐器的名字和性能,还如何进行更深一层次的学习和练习呢?理解了概念,就需要在概念的基础上了解乐器的规则。世间万物的存在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则,乐器的奏乐更是需要规则,否则杂乱无章的音律组合在一起都能称之为“音乐”的话,那么“高山流水”的存在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学生们应该在概念的基础上把握规则,对管乐进行学习,概念与规则的统一才是学习管乐的基本,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管乐技术才能得到锻炼。
(二)做好准备工作
学习管乐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实际上是一种端正的学习态度,“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前期的准备工作为学生的管乐学习指出了一条道路,而且做好了准备工作,就会在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时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状况。例如,在学习一首曲子时,有的学生就会觉得演奏起来得心应手而有的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却总是漏洞百出。因为进行了准备工作的学生对于乐谱的认识、规则的制定都有自己的判断,在进行准备工作时多方位的思考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状况,对于乐器的学习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断,所以在进行练习弹奏时就会很顺畅。
有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学生的学习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失误就会减少,因此整体的学习质量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坚强的心理素质
学生学习管乐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在舞台上面对众多的听众才会应付自如。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素质,站在舞台上看到很多听众就会胆怯,不能成功的演奏出自己的音乐特色,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悲剧,因此管乐学习中的意志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进行强大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定详细的计划进行锻炼,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面对挫折表现出来的承受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对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指导方法进行锻炼。
(四)学生需要学会欣赏
音乐本来就是一门艺术,对音乐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的知识性学习,需要的是学生敏感的音乐天赋,死记硬背的知识性学习方法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束缚。因为音乐是被欣赏的,所以学生必须具备的一个音乐素养就是会欣赏音乐,用心去听一首音乐从内心里接受并欣赏它,去领悟音乐的真谛,通过心灵的碰撞与作者达成共识从而自觉地欣赏音乐,不能被动的去接受并欣赏音乐,这是一种对音乐的侮辱。因此学生要懂得如何欣赏音乐,真正的欣赏家就是与作家在心灵上进行对话与交流,学生们不用达到专家的欣赏水平,但是至少要理解作家的真正想法。
管乐是乐器产生的音乐,管乐的学习是学习使用乐器奏出美妙的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们进行管乐学习时,在注重自身素质培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效应,运用心理效应的知识为学生作指导。学生在学习管乐时,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同时需要不断的强化基础知识,而且学习中最重要的是锻炼如何使用乐器,对乐器有了足够的了解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及时应对出现的问题。当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这样管乐教学才会随着社会的要求不断进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