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剧《雍正王朝》主题曲的艺术特色赏析

2016-02-04

黄河之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音乐鉴赏

王 泽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8)



电视剧《雍正王朝》主题曲的艺术特色赏析

王 泽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8)

摘 要:影视作品《雍正王朝》的播出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气势恢宏的大清王朝。而电视剧中由梁国华老师作词、徐沛东老师谱曲、著名音乐歌唱家刘欢老师所演唱的主题曲《得民心者的天下》更是成为一时被传唱的经典之作。极具感染里的曲子以及围绕剧情本身的歌词都充分的体现了这首歌曲的艺术气息。

关键词:音乐鉴赏;经典作品;艺术气息

《得民心者的天下》作为《雍正王朝》的主题曲用词大气、曲调激昂,以歌曲的方式诠释了大清朝雍正皇帝的一生,是一首值得深思及品鉴的优秀作品。主题曲的旋律非常具有特色,虽然是以传统昆曲为基础,但是曲作者对其进行了精彩地改造和升华,整首歌乍看简约无化但其实内涵丰富,歌词所蕴含的人物情感和美妙精巧的歌曲旋律,都给听众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享受,歌曲配乐的开头节奏激昂有力,中间开始变得沉稳如同大海般时而平静无波时而又汹涌澎湃,加上刘欢老师独特嗓音的演绎,使歌曲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都得到极大提升。徐沛东老师在作曲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由他精心打造的《得民心者的天下》的曲子也在当时的歌坛造成一时的轰动。

一、尊重历史基础上的音乐创作

公元一七二二年清朝康熙帝驾崩,同年其皇四子胤禛登基为帝次年改年号雍正。说起雍正皇帝胤禛,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其继位问题,一种说他是按康熙帝的遗照登基,是正正当当坐上了帝王的宝座,一种是说康熙并没有传为给雍正而是传给了皇十四子胤祯,雍正皇帝当时的四阿哥胤禛联合隆科多,年羹尧等一众支持他的大臣篡改了诏书,并在其继位后篡改了这一段历史,雍正的到底是正统还是篡位至今是一个谜题,加上当时的胤禛并不受自己亲额娘德妃的喜爱,甚至于德妃曾公开表示过皇四子继位实非其所愿,所以胤禛皇位的继承受到了更加多的质疑。雍正皇帝一系列的历史以及民间所传的野史,成为了当代小说家写作时经常会使用到的题材如《清史演义》以及二月河所写的《雍正王朝》电视剧《雍正王朝》就是根据二月河的同名小说所改编的。不管雍正皇帝继位前是怎样的一个人,但是在其继位后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勤政爱民好皇帝。电视剧主题曲《得民心者的天下》也充分体现的雍正的一生。在主题曲中除了对雍正一生的描述之外,还从侧面对雍正进行描述,雍正是历史上最为勤勉的一个皇帝根据考证雍正皇帝是“过劳死”在身体长期处于疲惫的状态下雍正的内心其实也是煎熬的,兄弟间的相互残杀以及不利于自己的言论,雍正的内心是压抑痛苦的,这在歌曲中也得到了体现“有道是人间万苦人最苦,终不过就死落尘埃”“谁不想国家昌盛民安乐,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这两句歌词更是有着雍正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其中“恨”一字并不应该理解为怨恨、愤恨而是带有一种遗憾的色彩在其中。做皇帝不难但要想做一个好皇帝是很困难的,政治改革,百姓疾苦都是一个皇帝需要解决的问题。主题曲《得民心者的天下》对于电视剧也起到了一个概括的作用,以歌曲的表达方式对电视剧本身进行了概述。著名词作者梁国华老师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充分的还原了当时的历史情况,也肯定了雍正王朝的历史地位。

二、主题音乐对治世哲学的完美诠释

《孟子·离娄上》最早出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领导人司马懿也曾经教导自己的儿子们“得民心者的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诸侯;得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那么何为“得民心者的天下”?中国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前一直是封建主义国家,统治者也就是当时的君王都提倡民本思想,孟子提出的主张是君王执政应当以民为本,有民心所向才能得天下大势之趋,唐代的著名政治家魏徵也曾提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由此看出,统治者要巩固其领导地位民心所向是不可缺的,民众想要的要尽可能的给予他们,民众所反对的也要尽量的阻止其发生,老百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当然会拥戴自己的统治者,反之如果统治者不能给予老百姓想要的生活,那么民众当然会群起而攻之,其实老百姓想要的很简单,生活温饱、安宁祥乐足矣,而历代贤明的帝王对此也是异常重视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便是对“得民心者的天下”这一论断的又一种全新的诠释。雍正便是一位亲政爱民的好皇帝,从一些史书以及电视和小说中可以看出,历史上康熙定三番,收复台湾对国家民族的稳定和统一做出额巨大贡献,但是康熙在位时官员及亲王可以从户部借钱,加上康熙非常喜欢去塞外巡幸国库几乎是亏空的,康熙给雍正留下的并非是一个脑部可破的江山而是一堆乱摊子。雍正登基之后,为了填补国库空虚,并且杜绝铺张浪费,一直是非常勤勉的,可以说雍正历史上最为勤俭节约的皇帝。

电视主题曲《得民心者的天下》可以说是雍正对民本思想的推进。歌词“轻生死,重兴衰,百年一梦多慷慨”,指出国家与天下民众在皇帝的统治生涯中应当放在首要位置,对自己的兴衰与荣辱应当有超脱生死一笑了之的情怀,如果统治者在位期间能够使国家社稷稳固,人民安康祥乐那么他这一生应当是毫无遗憾了。《管子·治国第四十八》指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人民一旦富裕就会珍惜现有生活对统治者也会更加拥戴,人民一旦贫穷到连温饱都不能自给自足,统治着便会失去民心,一旦统治者失去民心那么国家何以来稳固强盛?所以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是立国之本,这在歌词“九州方圆在民心,斩断情丝不萦怀”中得以体现。后面的“谁不想国家昌盛民安乐,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在上面提到过当中的“恨”字并不是怨恨、愤恨的意思而是带有一种深深遗憾的色彩在其中,把统治者想要安邦定国、民心安定却又力不从心的无奈体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在没有达到百姓期望时得到的可能是一世骂名,所以所以统治者所承担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歌词的最后“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真正起到了点提的作用,作为整首歌的真谛所在,道出了人民既能成为统治者安邦定国的推动者,也能成为强权暴政的推翻者,人民才是推进历史发展的核心。整首歌到这里将雍正皇帝的雄心、报复、以及无奈充分的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参考文献]

[1] 吴艳玲.试论徐沛东歌曲创作的艺术特征[J].大舞台,2013,07.

[2] 曹广壮,商泽泷.电视剧《雍正王朝》主题曲的艺术特色赏析[J].当代电视,2014,04.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音乐鉴赏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試述梵高经典作品
为什么读经典
撷英 经典时期的经典作品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浅析儒家经典作品中的合作学习思想
共鸣经典 感应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