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琴艺术在钢琴曲《阳关三叠》创作技法中的体现

2016-02-04

黄河之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阳关三叠古琴钢琴

马 雯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古琴艺术在钢琴曲《阳关三叠》创作技法中的体现

马 雯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黎英海先生创作的钢琴作品《阳关三叠》中,对古琴艺术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做了具体的研究,从作品的发展来源入手,由内而外的进行分析。内对其中蕴含的古琴文化,其外模仿古琴音乐的创作技法。将这首传承千年的中国音乐推向了世界。

关键词:钢琴;古琴;阳关三叠

古琴有着八千年的传承,古人造琴都是“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可谓是极简的。作为世界历史非物质文化的遗存,古琴文化可以堪称是博大精深,美不胜收。古代文人以弹奏古琴来修身养性,以求达到内心的平和。古琴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所起的不仅仅是一件乐器的作用了,它已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了。而钢琴作为现代的乐器之王,称得上是整体结构最复杂,体积最庞大的乐器之一了。尽管两种乐器无论是在体积,音乐律制,还是弹奏上都有着极大的差异。但是钢琴在西方音乐中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好的载体,同样也起着陶冶情操的作用。在中西方音乐日益融合的今天,有很多中国作曲家在钢琴作品中融入大量的古琴艺术元素来展示古琴文化。

就钢琴曲《阳关三叠》而言,黎英海先生充分融合了中西音乐文化,以传承古琴文化为目的,在作品之中载入了大量的思想文化以及感悟。秉承中国人传统的审美特点,以清幽淡雅为作品的主要色调。少了其他西方钢琴作品中的复杂声部与和声,旋律清晰一目了然,甚至于有着大量的空拍。其主要在于其意,而不在于其音,强调音乐中的气韵和意境。对于钢琴这架有着宽广音域,织体丰富的乐器,想要表达出古琴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也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可以通过创作者对旋律线条的描绘来表现中国传统音乐所蕴含的气韵,通过演奏者控制声音的轻重缓急来传达音乐的情绪。

总之这首作品所给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首好听的音乐,它其中还包含有儒家的温柔敦厚、中正平和;道家的大音希声,顺应自然,整首作品的音乐古朴淡雅,以平和、深沉的旋律,展示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意境,与古琴的音乐美学思想息息相通。

一、音乐结构

古琴曲《阳关三叠》分为三段又称为“三叠”,每一叠都有一个主部主题和一个副部主题。三叠的音乐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一叠呈示了音乐的主题,第二叠在主部主题上有了变化,而副部主题仍然是回归了同第一叠相同的副部主题。而第三叠的主部主题则是结合前两叠的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在原副部主题的基础上做出了变化。这三叠在同一音乐轮廓的基础上,每一叠都做出了不同的处理,音乐的情绪也是越来越浓厚,很好的表达出整首乐曲的情感。

钢琴曲《阳关三叠》保留了古琴曲原有的音乐结构,同样分成了三段,用了中国式的变奏曲式结构,每一段也有着两个主题。由于乐曲表达的是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忧伤情怀,所以在第一段中钢琴的声部并没有很丰富,较为单一,重点演绎音乐的主题和忧伤情绪。而第二段的音乐织体就丰富起来了,增加了声部,深化了音乐的主题。第三段则是乐曲最高潮的部分,主部主题的旋律用八度和弦来表达,伴奏也用了流动性非常强的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将整个音乐的情绪带到了最高点,但是并没有脱离主题的旋律,主题旋律明显的充斥着乐曲的每一段。因此,钢琴所演奏的《阳关三叠》虽然有着钢琴曲所独有的多声部交织的丰富的和声,但也秉承着该首古琴曲“以重复为主,只做少许变化”的这一主旨。

二、旋律特点

旋律是一首音乐作品的灵魂,最能够被人熟知,扣人心弦。特别是中国的传统音乐,从中国自古以来的音乐作品就可以看得出,中国的古琴音乐都是单线条的,因此旋律也就是中国音乐的精髓所在。人们往往记不得一首音乐作品有多么完美的和声,多么复杂的配器。在中国的古琴音乐中,人们更加熟记的是那条足以抒发情感的旋律,旋律甚至可以称之为音乐的全部。

单线旋律是中国音乐的一个典型特征,无论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单线的旋律体现的也是一个民族的特色,有着完全的独立性。特别是古琴作品,讲究线条的流畅和连贯,有着很强的表现力。所以中国作曲家要想作出一首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有好的旋律就算有了好的灵魂了。黎英海先生改编的《阳关三叠》这首钢琴作品,更多的保留了古琴音乐的原有风格。虽然钢琴可以奏出很多的声部和旋律线条,但这首作品自始至终都以一条旋律为主线,与原来古琴旋律如出一辙。甚至于保留了我国传统音乐中“合尾”的写作手法。在西方音乐中,主部主题往往出现在音乐作品的句首。而中国大多数作品音乐的主题不仅仅会出现在音乐的句首,而是在作品的每一段多次出现,最重要的是一定会在整首作品的结尾处再次出现,这就是我国民间称之为的“合尾”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在传承多年的古琴音乐中使用的极为广泛。因此,在整首钢琴作品中,音乐的主题旋律多次重复出现,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而且以级进行式推动。每一叠都在前一叠的基础上加入五度或八度和声来强化主体,在作品的结尾处同样做出了点睛之笔。

现如今,钢琴音乐在中国已经基本普及开了,作曲家们创作的中国钢琴作品倍受大家的喜爱,其中由中国传统音乐改编而来的作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以上的分析就看的出作曲家贴切的将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加入到钢琴的创作中,无论是如歌的旋律,还是原有的乐器风格,都几近完美的保留下来。古琴艺术更是中国艺术文化的最好载体,将古琴固有的气韵融入在钢琴作品中,就更能凸显其中的中国音乐文化。这也是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证明中国的作曲家们正在努力的西方的乐器中加上中国的神韵。

[参考文献]

[1] 赵晓生.双琴记∶古琴与钢琴的随想[J].钢琴艺术,2001,03∶52.

猜你喜欢

阳关三叠古琴钢琴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寻访千年古琴
“阳关三叠”怎么唱?
纸钢琴
从《阳关三叠》中探析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艺术特点
《阳关三叠》曲谱版本研究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