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司改让人民有获得感

2016-02-04

新传奇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监督员律师



2015年,司改让人民有获得感

“司法便民”体现在哪儿

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国政法机关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直接感受是“便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暂住证制度、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一系列措施旨在解决困扰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问题。

“法院已经下班了,想不到我的案子还受理了!”家住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的张家荣收到立案成功的短信时,惊喜地说道,“法院的服务真是太到位了”。

这得益于深圳市宝安区法院积极创新的“互联网十诉讼服务”模式,在全国法院系统内率先试行首个“24小时自助法院”,为当事人提供全天候的各类诉讼服务,即除了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以外的全新的诉讼服务模式,还实现了诉讼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建设。

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是2015年5月1日施行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点。

据了解,截至2015年9月底,全国法院共登记初审案件620余万件,同比增长31.9%。

“法院立案的门槛降低,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法院解决自身难题,维护好自己的权益,省时省力。‘信法不信访’成为基层法院法官对当事人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深圳市宝安区法院福永法庭法官李逊说。

2015年12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检察院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市民李欣扫码关注了该院的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他说:“这样就可以在线向检察官咨询一些法律问题了。”2015年6月16日上线的“成都检察APP”更加注重服务功能,在“我要举报”和“检务公开”两个服务版块中,关注的市民只需动动手指头就能实现举报或预约检察官。

2015年,全国各级政法机关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线上、线下的公开有效结合,新媒体定期为粉丝推送优质法律内容。通过网上窗口,政法机关新媒体成为普法的高效实践者,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

最高人民法院还积极推进以中心法庭为主、社区法庭和巡回审判点为辅的法庭布局形式,优化人民法庭的区域布局和人员比例,构建人民法庭直接立案工作机制,便利人民群众就地起诉。

感受“有温度的司法”

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改革过程中,全国政法机关更是不忘为公正司法架起“高压线”,筑起“隔离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5年,阳光司法机制进一步健全,审判、检务、警务、狱务公开进程明显加快。

截至2015年底,人民法院在网上公开审判流程信息23万余项、裁判文书1148万份、被执行人信息3434万条。人民检察院在网上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254.7万条、重要案件信息10.2万条、法律文书76.3万余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说理性更强了,当事人更容易接受。

公安机关积极推行刑事案件立破案告知、治安案件回访、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回访反馈等制度,积极搭建网络执法公开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在线查询、咨询、预约、申请、受理等服务。

在狱务公开方面,提请罪犯减刑、假释建议书、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等也都上网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2015年3月30日,中央政法委印发《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明确责任追究,确保司法人员依法独立公正办案,建立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案件、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司法人员与律师等相互关系的制度等。

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是重要一环。2015 年9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意见》。

同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出台了《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对如何保障律师知情权、申请权、申诉权,以及会见、阅卷、收集证据和发问、质证、辩论等作出全面规定,明确各项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措施。

在北京律师曾建祥看来:“这对推进律师事业发展,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被称为,这两项制度如何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国家司法的人文关怀?

对此,中央司改办表示,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完善对因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等无法获得有效救济、生活困难的当事人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2014- 2015年,中央和地方安排的救助资金总额分别为24.7亿元、29.49亿元。2014年共有8万余名当事人得到司法救助。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扩大援助范围,强化援助工作保障,提高援助工作质量。全国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2万件,同比增长6.6%,147万人次接受法律援助,其中农民工受援5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8%和12.5%,提供法律咨询700万人次,同比增长3.6%。

同群众的距离再近些

公正司法,监督不可或缺。这一年,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司法公开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方案》《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扩大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的选任范围,规范选任程序,扩大参审和监督案件的范围,明确有什么权利、怎么参与,确保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有职有权、履职尽责。比如,人民陪审员的学历要求从大专放宽至高中,年龄从23岁抬高到28岁,选出来的人更能代表社情民意;人民监督员改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避免了检察院“自己选人监督自己”的嫌疑。又如,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与法官的专业判断形成更好互补。2015年,这两项改革各选了10个省份进行试点,1.4万余名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选任出来,参审、监督案件近4万件,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渠道越来越宽,促进公正、提升公信效果逐步显现。

除了打官司,老百姓还有哪些解决纠纷的途径?中央司改办对此表示,在全国50家示范法院,建立形式多样、运行规范的诉调对接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纠纷化解网络体系,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司法部会同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制定出台《关于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和组织队伍、制度、保障能力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目前,全国共设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4.5万个,各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共有调解员14.3万人。2015年,全国共化解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143.8万件,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人民陪审员监督员律师
《全国律师咨询日》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对人民陪审员法开展执法检查
人民陪审员制度问题研究
选任好人民陪审员 让群众感受更多公平正义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发布
护眼监督员
首席监督员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