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GDP,你知道多少

2016-02-04

新传奇 2016年9期
关键词:份额房子居民



关于GDP,你知道多少

在世界因为中国经济而震颤时,在人们对深改的预期日益强烈时,经济问题的讨论成为了必然。三十多年来,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前途而言,甚至是一场生存或死亡的宿命。

中国GDP增速放缓成为全世界关心的话题。然而GDP究竟是个啥东西?它又是怎么算出来的?GDP越多越好吗?在讨论经济问题前,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GDP。

非法经济行为不计入GDP

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在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GDP这个概念,1944年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大会(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把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主要工具。

GDP的英文全称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我们惯用的汉语译名“国内生产总值”与英文原文有出入,英文GDP的字面意思是“地区内部生产毛值”,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指定地区合法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如果指定时期是一个月,那就是月度GDP;如果指定时期是一个季度,那就是季度GDP;如果指定时期是一年,那就是年度GDP。如果指定地区是一个国家,GDP毫无疑问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如果指定地区是一个省,GDP就是省内生产总值。

GDP统计的是合法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像制毒贩毒、贩卖人口、非法性交易、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经济行为就不计入GDP。

为节省篇幅,下文提到的“产品”均含“服务”。GD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就是防止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复统计。例如,建造的一所房子最终销售价格是100万元,GDP里就增加了100万元,建造房子的钢材、水泥、陶瓷、玻璃、木材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就不再统计,不然就与房子最终销售时的房价重复了。

国民经济核算除了GDP这个指标外,还有个GNP,即“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使用本国生产要素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GDP与GNP的区别在于,如果统计的是国家的,GDP是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所有产品,像美国的苹果公司,虽然是美国企业,但它在中国领土上的产值就计入到中国的GDP里。

名义GDP与真实GDP

房地产开发商卖了一套房子收入100万元,消费者就为买这套房子支出了100万元,这100万元就进入了GDP。由此可见,GDP按收入统计和按支出统计是恒等的。还有一些产品既没被消费者消费,也没有出口,更没有形成存货。如一家企业花8000万元盖了一处厂房,这8000万元的厂房没有被消费者买去,也没有出口,也不是存货,而是作为企业的固定资本用于生产经营,当然也要计入GDP。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GDP是居民消费总额、政府消费总额、存货增加总额、净出口总额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五项的加总。例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居民消费242927亿元,政府消费86523亿元,存货增加12145亿元,净出口17463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1639亿元。上述5个数字相加,就算出中国2014 年GDP为640697亿元。

一定要注意,GDP统计的是当期值,如统计2014年的GDP,只能统计2014年度内生产的产品,市场总价值也要按2014年的价格计算。像股票、古董、二手房等非本年度的产品虽然被不断炒作交易,但并不能创造GDP,因为它们在过去已经被统计过了。

现在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因为有通货膨胀因素,如果只计算GDP的当期值,就无对GDP进行纵向比较。只有从GDP里剔除通胀因素,各年度的GDP才有可比性。像非洲的津巴布韦,2008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1200000%,一张钞票面值印到了100万亿元,上面印着有效日期,过期作废,在这种情况下GDP增长了11200000%也是零增长。

所以,政府每年发布的GDP是当期名义GDP,但计算GDP增长率时就必须换算成剔除通胀因素的真实GDP。

GDP不是越多越好

从GDP的统计上就可以看出,GDP这块大蛋糕要由政府、企业、外国和居民四家分享。

政府主要通过税收的方式拿走GDP的份额。政府拿走的GDP有的可以用于居民的福利事业,如很多国家的全民免费医疗、全民免费基本养老、从小学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对穷人的各种社会福利救济等。

但政府拿走的GDP有的并不一定能改善居民的生活,还会用在其他方面,如国防开支等等。

GDP里剔除政府、企业和外国拿走的份额,剩下的才属于居民。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全国有136782万人口,这就意味着居民拿走的GDP份额为275848亿元,占GDP总量的43%。需要指出的是,这275848亿元的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不只是劳动报酬,还包括财产性收入等。例如,你开办企业赚了2亿元,炒房赚了6000万元,其他投资赚了4000万元,这3亿元都要算进居民收入里。所以说,中国劳动者报酬所占GDP的份额不会超过43%。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居民收入占GDP的份额越大,劳动价值越高,劳动者越有尊严,经济效率也就越高,因为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增进居民的幸福感。如果创造的GDP被政府、企和外国拿走的份额过大,则留给居民的份额就过小,创造的GDP再多,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也难以提高。

还有,根据GDP的定义,不管是有益的产品还是有害的产品,都被计入GDP。其实,创造GDP很容易。你花10亿元建造一座大桥,由于偷工减料,大桥刚建好就垮塌了,拆除大桥的费用是1亿元,然后再花15亿元重新建造,这座大桥就创造了26亿元的GDP。

根据住建部的研究报告,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 40%,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建筑寿命仅为25- 30年。显而易见,我们的建筑业创造的GDP与国外的相比水分较大。假定建一套房子都是创造了100万元的GDP,可我们的房子只能用28年,英国的房子可以用132年,英国1个GDP顶我们5个GDP。

汽车制造公司生产出的汽车被计入GDP,这当然是好的GDP,但使用家庭轿车的人多了,就很容易发生道路拥堵。堵车也创造GDP,因为汽车拥堵或龟速行驶,会消耗更多的燃油,GDP当然就增加了。堵车产生的GDP就是坏的GDP。汽车排出的尾气严重污染环境,政府就要向居民征收更多的税来治理污染,这又创造出GDP。汽车尾气损害了居民健康,生产的汽车越多,就有可能令居民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增高,医疗保健支出就越高,这就又产生了很多的GDP。

如果发生车祸,汽车受损、人员受伤,汽车修理费和医疗服务费用就都进入了GDP。假如伤员伤势严重医治无效死亡,那殡葬费也为GDP做出了贡献。

所以说,GDP就是个量的概念,它与产品质量无关,也与居民能否享用这些产品无关,越是高能耗,越是偷工减料,越是排放污染,越容易创造出GDP。只看GDP并不能全面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GDP增长了也并不代表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一定能够提高,如果GDP里有害的成分多,创造的GDP越多居民反而越遭殃。

2012年12月19日,李克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座谈会上也强调:“如果我们的GDP无法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并不利于发展,也不利于稳定。”所以说,GDP增长过快并不一定是好事,这和股市一样,“疯牛狂奔”不会长久。

猜你喜欢

份额房子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首次实现供给全国负荷的50.4%
孤独的房子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什么是IMF份额
一百分等
父母只有一人留遗嘱,效力如何认定?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