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格斯早期从劳动问题展开的理论创造
——兼论马恩早期思想的主要契合点

2016-02-04冯溪屏

未来传播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纲

冯溪屏



恩格斯早期从劳动问题展开的理论创造
——兼论马恩早期思想的主要契合点

冯溪屏

摘要:哲学界一般都熟悉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学说,但较少关注恩格斯在其早期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从劳动问题展开的理论创造,以及这种创造的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极为重大的意义。在该《大纲》中,恩格斯以劳动及劳动的分裂为理论起点和基础,论述了私有制、资本及经济危机的根源,进而推论出近代劳动阶级的发展与社会革命的必然性。他的这种基于劳动范畴整合德国古典哲学、国民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积极的思想成果,进而说明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尝试,与马克思同一时期的致思路向及从不同的途径得到的初步理论成果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强调劳动范畴对存在论的基石作用,这即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的主要契合点,是他们随后共同建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俩人以此为基础共同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了解这一点,能使我们追寻着劳动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进程中的逻辑发展,渐次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进而正确地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及理论体系。

关键词:恩格斯的《大纲》;劳动范畴;马恩早期思想;主要契合点;新世界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来说,他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但他们在共创理论之前的思想交流中,是由于何种思想观点的相互吸引,才使他们后来成为理论创造中亲密的合作者?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和精神实质所具有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要找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就必须深入研究他们1844年8月在巴黎会面,建立共创理论的合作关系*1844年8月28日左右,马克思和到达巴黎的恩格斯会面,9—11月,他们就合著了《神圣家族》一书。参见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53页。之前各人分别著述的重要文献。马克思与恩格斯首次会面是1842年11月在科伦的《莱茵报》编辑部,双方并未有深入的思想交流;1844年1月,恩格斯写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1]并于同年2月在马克思和卢格合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而马克思很快就与恩格斯建立了通信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2月底与恩格斯建立通信关系。参见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52页。足可以看出恩格斯的《大纲》对马克思的吸引力。然而,在恩格斯的《大纲》中,又是哪些思想观点引起了马克思那样地重视呢?这还得结合马克思在这时期所思考的主要理论问题来加以探究。“马克思从1843年底开始在巴黎研究了许多英法经济学家的著作并做了摘录……这一研究的成果便是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在马克思学界众所周知,这部手稿从劳动问题出发,扬弃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等人的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是当时德国人对英国人和法国人称作政治经济学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采用的概念。详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注释4,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深刻地讨论了劳动与人的自由的关系,并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理论(劳动异化的根源、表现及扬弃的途径);[3]“劳动”成为这部手稿的核心范畴,而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地平业已依稀可见。这一辉煌成果的取得,用卢格在1844年5月给费尔巴哈的信中所记述的情况来看,是马克思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极为艰苦地、甚至一次又一次“一连工作三、四夜不睡觉”地读书与思考、写作与批判的结果。[2](97)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恩格斯的《大纲》同样用劳动范畴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秘密,以及人类解放的途径。正因为如此,所以马克思是那样地重视恩格斯的《大纲》,这部《大纲》也就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道,成为两位思想家早期即有着相互认同的根本观点的见证。本文将详细分析和阐释恩格斯在《大纲》中基于劳动范畴所展开的理论创造。

一、劳动的分裂与私有制

恩格斯在《大纲》中通过对劳动的分析,从发生学的视角指出了 “劳动是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财富的泉源’,是人的自由活动”*引自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96—625页。以下恩格斯的话语凡未注明出处者,皆引自此文。;在原初的意义上,“资本和劳动本来是一个东西”。劳动使财富积累,使私有制成为可能;而私有制的产生使劳动分裂,劳动的分裂与劳动和资本的分裂又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劳动分裂为劳动和资本,即劳动的产物变为资本与劳动活动相对立的同时,劳动自身分裂为劳动活动和工资,“劳动的产物以工资的形式和劳动对立起来了”;资本又分裂为资产和利润,利润又分裂为利润与利息,等等。由此,在阐明了劳动自身分裂的基础上,恩格斯揭示了整个私有制,主要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只是在这里,包含着一个至今学术界不少人还在思考的问题:究竟是私有制引起劳动的分离,还是劳动的分离产生私有制?在恩格斯的论述中,两种规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尚处于一种循环论证中,而人们一般的理解,就认为恩格斯讲的是私有制使劳动分裂。其实,这是创立劳动哲学的关键性问题,恩格斯对此作了思考。这一问题马克思后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外化劳动的概念给予了正确的解答。[3]

我们再来看恩格斯运用哲学观点对劳动过程诸要素所作的具体分析。首先,恩格斯从费尔巴哈关于“自然和人”的哲学基点[4]出发,把亚当.斯密等国民经济学家关于商品的生产费用分为“生产原料所必需的土地的地租,资本及其利润,生产和加工所需要的劳动的报酬”这三要素(恩格斯的叙述中考虑到了固定资本的转移),经由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土地是自然物(客观的方面)、劳动是人的活动(主观方面)这样的推导,还原出一般劳动过程中的“自然和人”两个要素。因为在费尔巴哈那里,人是感性的存在,而自然就是感性直观的对象;人的感性存在包括肉体(自然)和精神(灵魂)两个方面。所以,恩格斯说:“这样,我们就有了两个生产要素——自然和人,而后者还包括他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

在这里,恩格斯把费尔巴哈的感性存在与劳动联系起来,实际上已从感性存在进展到感性活动了:“劳动是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财富的泉源’,是人的自由活动,但在经济学家看来它是无足轻重的。”劳动是人的自由活动,这是恩格斯对劳动的第一个规定。国民经济学家们仅把它看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谋生活动,自然就不了解劳动的这种含义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也即“正如资本和劳动分离开来一样,现在劳动也跟着分裂了。”劳动的这种分裂即是劳动产物以工资的形式和劳动对立,工人的劳动仅为获得工资,这种劳动已经受资本所支配,成为谋生的活动,不再是自由的活动了。这是劳动的第二个规定。而“只要我们消灭了私有制,这种反常的分裂状态就会消失”,“资本本身将还原为它和劳动的最初的统一体”。这是劳动的第三个规定,即扬弃私有制就消除了劳动的异化现象。因此可见,恩格斯对劳动的第一个规定,已经内蕴着从近代哲学开始,直至黑格尔辩证法那里的对自由的诉求。黑格尔把劳动就看做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当然,他仅是从精神活动的角度作出这种结论的,这一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地指出过。[5]而恩格斯则是对物质生产劳动赋予了自由的意蕴。在第二个规定中,恩格斯则用社会主义思想批判地吸纳了古典经济学建立在谋生劳动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以及由此展开的关于劳动、工资和资本的一些具体的观点。对于第三个规定,已包含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的思想成果。这三个规定,整体上就形成了恩格斯对自由劳动、劳动的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思考,初步作出了在劳动问题上对德国古典哲学、国民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进行视界融合的尝试,显现出厚重的历史感。

应该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思想,并非是对恩格斯的这三个规定的简单复述,在该手稿中,马克思已把异化劳动的学说建立在劳动二维结构的基石上,从劳动自身内蕴的矛盾中得出扬弃异化劳动的力量,并由此破解了整个人类历史之谜。[6]这是对费尔巴哈“自然与人”的基本观点及黑格尔辩证否定观的精彩运用和理论升华,是其《博士论文》中自由与必然关系学说的现实化。这一问题将另外撰文详述。但不管怎样,马克思的劳动学说与恩格斯在《大纲》中对劳动问题的研究,应是存在着重要的借鉴关系的,这充分显现了两位思想家基于劳动范畴来理解或说明整个人类历史的致思路向上的一致性。

二、私有制导致经济危机

关于私有制导致经济危机的思想,是恩格斯在《大纲》中所论述的又一重要内容,其思考的路径是:私有制引发劳动的分裂,产生各阶级、阶层和个人之间利益的冲突,使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相互强化,致使一方面生产过剩,另一方面,劳动者日益贫困化,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最终导致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根本否定的社会革命的到来。对这一论题,恩格斯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各种社会矛盾进行了实际考察的经验基础上,运用辩证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积极成果,以及国民经济学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阐述,进而展开讨论的。

恩格斯对私有制与经济危机关系的论述,建立在上述的私有制导致劳动分裂的观点上,只是把这种观点拓展到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他认为“私有制最初的结果就是生产分为两个对立面(自然的方面和人的方面),即分为土地和人的活动。”这实际上是对封建的生产关系的描述。这时,人的劳动活动的首要条件是土地,但二者分离了。然后,人的劳动又分成了劳动和资本,两个方面彼此敌对着。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完全变成了利益关系,“利益被提升为人的统治者。……或者换句话说,财产、物成了世界的统治者。”[7]这样,不仅是劳动者、资本家、土地占有者之间的对立,而且这三者各自内部的个人之间,也处于利益关系的对立之中。竞争建立在利害关系之上,竞争转为垄断,垄断又引起更大规模的竞争;竞争使市场上商品的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在价值的上下波动,在这种价格涨落不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必然会成为投机家,就是说,都企图不劳而获,损人利己,乘人之危,趁机在发财。”卷入竞争斗争的人,如果不全力以赴,不放弃一切真正人的目的,就经不住这种斗争。由于竞争,经济出现繁荣和危机、生产过剩和停滞的反复交替;经济危机就像慧星一样有规律地出现,平均每5年到7年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是竞争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结果,它破坏了社会的生产力,使工人更加贫困,更多的人因破产而加入到工人的队伍中,社会矛盾更尖锐化,势必引起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革命。

在消灭了私有制以后,劳动就不再分裂,这样,也就消除了基于劳动分裂的各种利益对立关系,从而建立起一个和人类本性相称的社会制度;社会根据生产力与广大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来计划生产,就能消除经济危机。这些分析,批判地吸取了劳动价值论和以往的社会主义思想。恩格斯还特别提到“请读者读一读英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同时也读一读傅立叶的著作”,但显而易见,恩格斯的论证,比之傅立叶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私欲膨胀、竞争和过剩的危机[8],以及理想的社会制度设计[9]等等阐述,更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由此可见,恩格斯初步批判地整合了德国古典哲学、国民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近代以来人类进步思想的精华,围绕着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在对劳动的分裂与弥合过程的分析中,囊括了资本主义社会从生成到即将被否定的整个历史,大致形成了劳动哲学的致思路向,这种致思路向的进一步明确,以及思想之剑的深入、理论的更为宏大的创造,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开始显现,并在恩格斯与马克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具有了完备的表现。

三、近代劳动阶级的发展与社会革命

近代社会中各阶级、阶层的产生和发展,恩格斯也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通过对劳动分裂和竞争的分析来加予说明的。“土地的价值是依据面积相等的土地在花费的劳动量相等的条件下所具有的生产能力来计算的;”因此,改造土地,使之提高生产能力的劳动投入越多,土地的价值就越大。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自身分裂使土地与劳动相对立,产生出地主阶级和农业无产阶级。地主阶级靠“垄断土地进行掠夺”,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当作个人利益的源泉加予掠夺。而从劳动自身的分裂产生的“资本和劳动的最初分离和完成这一分离的人类分为资本家和工人”;而且,这种分裂正日益加剧,由于竞争和生产的盲目活动引起的经济危机,一次比一次更普遍,因而也一次比一次更严重,这样就使更多的小资本家破产,使专靠劳动为生的阶级人数剧增;同时失业的人也不断增加,不断壮大着劳动后备军。“最后,所有这一切势必引起一次社会革命,这一革命经济学家凭他的书本知识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可见,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是一个孕育着革命的规律。”

虽然在《大纲》中,恩格斯没有指明社会革命的主体或阶级力量,但在他1842年发表在《莱茵报》上的《国内危机》[1](546-551)一文中,明确指出了赤贫如洗、勉强度日的无产阶级人数急速增长,这个阶级占了全国人口的几乎一半,按人数来说,这个阶级已经成了英国最强大的阶级;经济危机一产生,这个阶级都得挨饿,“那末这些人除了起义还有什么路可走呢?”无产阶级已经“意识到了用和平方式进行革命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暴力消灭现有的反常关系,根本推翻门阀贵族和工业贵族,才能改善无产者的物质状况。……这个革命在英国是不可避免的,……革命将不是政治革命,而是社会革命。”正如列宁所说:“恩格斯第一个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阶级;说明了正是它所处的那种低贱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而战斗中的无产阶级是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的。”[10]恩格斯后来曾概述过他这一时期的思想:“我在曼彻斯特时异常清晰地观察到,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现代阶级对立所由产生的基础;这些阶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里,因而特别是在英国,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因而也是全部政治历史的基础。”[11]根据以上的叙述,恩格斯所说的经济事实,也就是由劳动自身的分裂所形成的各种利益对抗关系。从这里我们还看到,恩格斯不仅从劳动的分裂中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说明了社会矛盾、阶级对立及社会革命,而且还说明了政党的形成和党派斗争等国家的政治活动现象。

四、一个基于劳动范畴的新世界观

以上通过对恩格斯的《大纲》及与其相近时段中他所发表的其它相关文章的分析,阐述了恩格斯在同马克思会面之前所独创的一些思想,说明恩格斯此时已尝试着在劳动范畴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近代以来人类思想的积极成果,形成了用劳动范畴来解释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初具系统性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后来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早期的著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展开,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确定了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特征。

近些年来,国外马克思学界提出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他们共创的理论中的“分担”问题,并以此展开了对他们共创理论的初期思想关系的讨论,*可参看[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书及相关论文。但由于这些讨论多囿于现代性的视阈,因而难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的主要契合点,甚至未注意到恩格斯已在《大纲》中有过关于劳动异化的论述,还认为恩格斯对异化理论,终生抱着批判的态度。[12]由于准确地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思想的核心共识对于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这种核心共识的探究。如前面的阐述已涉及到的,要准确地把握住这种核心共识或主要契合点,必须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的主要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大纲》等等的对比分析,并探究在他们后来共同创造的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中,延续和发展了哪些早期共同提出过的思想观点。对于恩格斯的《大纲》,马克思曾于1844年初就写过摘要,[13]并在阐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形成过程时,也提到了自己对《大纲》的借鉴;[5](4)后来,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多次引用了《大纲》的观点,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自从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信交换意见”。[14]这些情况足以看出马克思对《大纲》的重视和对其中主要观点的认同。马克思重视《大纲》的原因,一般根据列宁的看法,认为是此时恩格斯对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研究走在了马克思的前面,对马克思的研究有较大的启发。列宁指出:“还在《神圣家族》一书出版以前,恩格斯就在马克思与卢格两人合编的《德法杂志》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从社会主义的观点考察了现代经济制度的基本现象,认为那些现象是私有制统治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同恩格斯的交往,显然促使了马克思下决心去研究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的著作在其中造成了整整一个革命的那门科学。”[10](90-91)

其实,马克思当时已经对亚当. 斯密等人的经济学有了研究,并在与恩格斯的《大纲》同时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十分概括地提到了”这种研究成果的“要点”。*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由于该书首次出版的时间较晚(1932年),列宁未能读到它。所以,马克思曾明确表示恩格斯的研究工作走了不同于自己的理论批判的另一条道路(主要从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但得出了“同我一样的结果”。[14](33)由此可见,马克思对《大纲》的重视,应该主要不是受其中的经济学思想的启发,同时也还不只是《大纲》把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思想的结合。如前所述,恩格斯在《大纲》中运用了费尔巴哈关于“自然与人”的基本观点来分析劳动和资本(私有制)的问题。恩格斯与马克思于1844年8月巴黎会面之前,恩格斯发表在《莱茵报》等报刊上的文章,特别是1844年由《德法年鉴》刊载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已经开始把德国古典哲学、国民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相关思想结合起来思考劳动问题了。这种基于劳动概念的理论视界融合,在恩格斯那里可以说是一种尝试,而马克思随后与此相隔不长的时间,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成功地实现了。

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15]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6],“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16](721)。 所以,一般认为“《提纲》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17],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基于“对象性的”、“感性的人的活动”这种“实践”,在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哲学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实践”,是其新世界观的存在论基石,它的基本内涵主要还不是如亚里士多德或康德所说的那种政治或道德活动的实践,而是创造了整个人类世界的物质生产劳动这种人的对象性的感性活动。这一点,只要稍加分析马克思哲学思考的逻辑进程即可以得到证实。如在写作《提纲》之前半年左右完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也同恩格斯一样,将劳动视为人们“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并强调了劳动是“人的类本质”,[5](57,58)同时深刻论述了劳动这种人类对象性感性活动的存在论意义。[18]而在《提纲》之后半年左右,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共同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存在论的视阈指出了“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即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15](79)同时,文中还批评了费尔巴哈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感性活动,而“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5](78,77)由此可见,马克思在《提纲》中作为新世界观基石的实践范畴,其基本的意蕴正是作为人类的感性世界基础的生产劳动。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各自的早期著作中将劳动范畴作为存在论基础的共识,在后来的科学著作中得到延续并逻辑发展为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基石。因此,可以合理地认为这种共识即是他们早期思想中的主要契合点。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老年恩格斯的一段总结性名言中得到证实:“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19]。勿庸置疑,这里所说的“新派别”,就是用劳动范畴为理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者。

五、结语

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精诚合作,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他们早期的思想发展中,使他们相互吸引而成为理论创造中亲密合作者的理论观点,就分别蕴含于他们建立共创理论的合作关系之前各人分别著述的重要文献中。如恩格斯的《大纲》,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等。如上所述,在两位思想家的这些早期文献中,都包含着对劳动范畴在含义上根本一致的规定,以及基于该劳动范畴对德国古典哲学、国民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视界的融合,进而强调劳动范畴对存在论的基石作用。可见对劳动问题的这些基本共识,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的主要契合点,是他们随后共同建构新世界观的逻辑起点。正因为如此,可以说马克思一生都是那样地重视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部《大纲》也就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道,成为两位思想家早期有着相互认同并相互吸引的根本观点的见证。对此的了解,能使我们追寻着劳动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进程中的逻辑发展,渐次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进而正确地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及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96-625.

[2][德]梅林. 马克思传[M]. 樊集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84.

[3] 冯溪屏. 外化劳动与异化劳动辨析——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J]. 学术交流,2010(3).

[4][德]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 荣震华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4,249.

[5][德]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中共中央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1.

[6]冯溪屏,张奎良. 劳动二维结构的生成与解构——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破解[J].齐鲁学刊,2007(4).

[7][德]恩格斯.英国状况。十八世纪[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6-677.

[8][法]傅立叶.傅立叶选集(第3卷) [M]. 汪耀三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0-104.

[9][英]欧文. 欧文选集(下卷) [M]. 柯象峰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3-16.

[10][俄]列宁. 列宁选集(第 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89.

[11][德]恩格斯. 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A].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90-210.

[12][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 彭曦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3-364.

[13][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14][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3-34.

[15][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4-61.

[16][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13.

[17]田心铭.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2).

[18]冯溪屏.从人的类本质到人类生产力——兼谈马克思存在论的缘起[J]. 北方论丛,2007(3).

[19][德]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258.

〔责任编辑:詹小路〕

作者简介:冯溪屏,男,教授,哲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 学报编辑部,浙江 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52(2016)03-0112-06

猜你喜欢

大纲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导电油墨及其印刷技术的研究进展
农业农村部公布31项新制定修订农机推广鉴定大纲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应试良方
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2015年第二批)目录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最新信息
人民军队第一部政治工作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