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硕士(MTI)应培养的素质能力
2016-02-03张怡夏
张怡夏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翻译硕士(MTI)的专业设置和培养要求,从英汉双语基础、双语文化认知、双语经典阅读、双语写作功底、双语互译水平、双语交际能力等六个方面逐一阐述了翻译硕士(MTI)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及培养途径。
关键词:素质能力;翻译硕士;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88-03
一、翻译硕士(MTI)专业的设立和培养
近年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的需求,我国已经步入了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之中。日益扩大的对外学习交流和合作共建,引发了口译、笔译类翻译人才需求的剧增。以适应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起点,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为目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7年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首批批准北京大学等15家高校为教育试点院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截至2014年8月,翻译硕士获准试办的高校已达200多所。
(一)翻译硕士(MTI)与翻译硕士(MA)的区别
与我国以往主要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传统学科体系培养通用翻译人才的学术型硕士(MA)学位点相比较而言,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点的办学定位一开始就非常明确,以强调“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为特色。具体来说,这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和职业导向、课程设置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师资队伍有丰富实践经验以及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实践取向等等。显然,翻译硕士(MTI)与翻译硕士(MA)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偏重于翻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后者则更强调翻译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可以这样说,前者培养的就是高级翻译专门人才,而后者培养的则主要是翻译教学与研究人员。
(二)翻译硕士(MTI)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要求
在近几年的全国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会议上,针对于MTI培养模式应紧密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这个核心目标作为高度强调的对象。翻译硕士(MTI)的课程设置,应以注重符合其职业需求为前提,从而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三个方面严格把关,使其三者相互支撑,最后的重点是对学生笔译和口译实践能力的培养。翻译硕士(MTI)主要是培养其良好的双语运用及转换能力,因而应该加强基本翻译理论的了解;注重基本翻译方法技巧掌握;培养相关专业知识的巩固;熟练翻译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较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提高。
二、翻译硕士(MTI)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翻译学科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是相对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在译界中以人们对翻译的认知是翻译具体社会性、文化性、复合性、创造性和历史性特点。翻译不仅仅只是作为一本学科立足,同时也是一种活动的认知、一种沟通的技巧、一种传播的艺术和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原文文本到语文文本的转换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同时目的语文本是译者对认知体验的产物。
作为一位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笔者个人以为,根据翻译硕士(MTI)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在修读MTI课程、进行翻译实践以及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着重培养以下一些能力素质。
(一)双语语言基础
双语基础,或者说双语能力,主要体现在译者对于互译语言的掌握和运用。Wilss认为翻译能力衍生于双语能力,是人类基本语言能力,是一种“天性”,译者必须具有原语接受能力和译语生产能力,二者互相补充,共同构成翻译能力的基础。可见,具备扎实的双语基础是做好翻译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或者进一步说,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做到能用两种语言自由地思维和表达,亦即具备良好的双语驾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针对于中国学子而言,首先是具有良好的国语沟通能力,即扎实的汉语功底,许多人很容易忽视这一点。虽然说汉语是我们自己的母语,但在我们在英文翻译中也未必就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英文的确切含义;其次是英语语言能力要强,所以,务实双语基础势在必行,这就要求译者除了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扎实的双语的语法知识外,还要使双语的阅读和写作成为翻译工作者的一种常态,或者说习惯。可以说,双语基础和能力,既是译者语言素养的体现,也是衡量译者翻译水平的衡量水平和标准。以代表翻译最高难度的同声传译为例,同传译员在工作中要做到听、想、记、译想结合,做到“一心多用”。这就要求同传译员必须具备近乎母语的自如的表达能力,如果不具备通达流畅的表达能力为前提,要想做到这种迅速的转换是不可能的。所以作为一般翻译专业硕士,虽然对转换的速度要求不是太严格,但是在质量上对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的要求是严格把关的。
(二)双语文化认知
翻译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双语文化之间的交际,用规范的术语表达,亦即“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特殊性及文化在语篇中的表现,等等。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在双语文化的交际中,充当“双语文化调停人”角色,盡量缩小双语文化之间的差异而被对方理解和接受。因此,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译语理解障碍,就要求译者有较好的双语文化认知,亦即谙熟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差异,并努力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巧妙打破双语之间的理解壁垒,有效克服“鸡同鸭讲”似的译文现象。当然,双语文化认知也是译者正确理解原文的前提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人们广泛关注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社会影响。译者通过研究指出,翻译更侧重于两种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而不仅仅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对掌握一定的规范性,寻求文化意义的对等有严格的要求,而不仅仅只是把跨越语言范畴翻译单词、短语和句子作为译者的工作任务。因此,应该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风俗习惯、意识形态、规范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到译者的双语文化认知当中。文化能力分为文化认知能力、比较能力、协调能力三大模块。可以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的方法来实现对当代译者双语文化能力的培养,如中西文化比较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国典籍外译、西方文化研究、中国文化、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等。
(三)双语经典阅读
现代社会的翻译内容和题材可谓包罗万象,但是,囿于时间、精力、专业、阅历等因素,译者又不可能样样精通,很多时候只能“点到为止”。如何应对形形色色的翻译工作?毫无疑问,译者唯有博览群书,勤于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全才”。而要有效达成如此目的,养成良好的双语经典阅读习惯,实践证明不失为一种“捷径”,或者说最佳手段。广泛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充分吸纳古今文明成果,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而且可以加强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这,自然对于翻译工作者大有裨益。譬如,《圣经》就是一本我们经典阅读必不可少的“大书”。因为在英美作品中《圣经》格言仍耳熟能详,《圣经》典故则俯拾即是,通过对《圣经》的阅读,从而加强译者对这些作品的阅读、理解,增加自己的领悟、想象。《圣经》迄今为止在世界上仍是各种文字译本最多、印刷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著作,我们今天在政治、经济、历史、体制、法律、民俗、哲学、伦理、神话、文学、艺术、语言等领域,仍然能够感受到圣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久远魅力。又如,对于我们国人来说,要学习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必须先阅读“四书五经”,以及后来所谓的“四大名著”等经典,这些被尊称为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根源和瑰宝。只有把经典阅读,尤其是双语的经典阅读形成了持久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那么对于我们翻译工作者来说,就没有什么困难和疑惑不能迎刃而解的了。
(四)双语写作功底
关于写作与翻译之间关系的研究与论述似乎不大见诸文献,但是我们知道很多双语写作作者同时在翻译方面也颇有建树,从实践上足可以看出翻译与写作之间的息息相通之处。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坚持用英语来写作,然后又把它翻译成汉语,
许多较高双语写作功底的作者在翻译方面也功底了得,因此翻译与写作两者之间在实践中是户户想通的,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始终坚持用英语写作,后翻译成汉语的原则,如其用双语所著的《生活的艺术》,在欧美国家就有很大的市场。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以诗享誉世界文坛,他的《乡愁》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双语作品。还有不少人认为,他翻译的王尔德名剧中很多对仗部分优于原作。这一点不仅只是通过实践证明,很多翻译理论研究对翻译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著者李长栓教授,长期从事口笔译工作并兼做国际会议口译和文件翻译,在口笔译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非常的丰富,他在自己编写的这本书中就提出要用写作来指导翻译,首次把英语写作原则引入汉英翻译实践。
关于翻译本质的论述有很多,多数研究者将翻译研究定位为科学门类,而视翻译活动为一种语言技能,认为翻译要以具体的语言转换为依托,而娴熟自如的语言转换能力,显然有赖于扎实的双语写作功底。可见,双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从事翻译工作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条件。双语写作能力的增强,能够有效促进翻译水平的提升,双语写作能力好坏决定着翻译质量的高下。
(五)双语互译水平
双语互译,是翻译硕士(MTI)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既然专业定位是培养“高级”翻译专门人材,那么,翻译硕士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一般来说,我们将翻译能力分为:翻译才能,即理解或者表达语言内容的能力;翻译语能,运用语言表达形式的能力;翻译熟能,翻译过程的熟练程度和翻译智能,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个体智力因素。国内学者王树槐、王若维提出的翻译能力的综合模式说,将翻译能力分为六种分项能力,亦即:语用能力、文化能力、策略能力、工具能力、思维能力、人格统协能力等。但无论翻译能力如何划分,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在校学生来说,都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学条件,如学校的口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室、多媒体教室等实践场所,以及与学校签约的翻译公司、政府机关、出版机构、语言服务企业等实践基地,唯有在长期的、大量的翻译实践过程中,熟练运用业已具备的双语能力和翻译理论原则及其方法技巧,努力遵循翻译界前辈“信达雅”、“神似”、“化境”的翻译标准,精心做好每一桩译事、完成每一项练习,通过细心琢磨、深入探索、广泛研讨和认真总结,才能使翻译能力得以强化,使翻译水准得以提高。
(六)双语交际能力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跨文化交际”在很大层面上实际上是双语的交际。双语交际能力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双语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译者的社会交际能力。翻译专业硕士之所以要具备这种能力,是因为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所决定了的。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双语文化认知方面前文已有论及,这里主要论述译事活动中涉及到的社会交际。由于当今社会的翻译活动日趋走向复杂多样,从而对翻译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并且复合化,建立在翻译项目基础上的团队活动是相应翻译公司或其部门的运作,在如今绝大多数的翻译行业中,对翻译业务的流程要求不仅仅是在文字编译上的限制,一个完整的翻译项目工序流程包括业务洽谈、项目管理、原稿审阅、术语编写、分稿、译稿、合稿、译审、語料的管理、排版、终极审核等,在有些翻译机构中,作为一名专业翻译人员的翻译工序还包括文稿编辑、检测文稿质量与测试、管理与维护数据库、培训与开发译员等。因此,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不仅要高质量的达标,而且对其交际、协调、合作和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是严格把关的。
要具备良好的双语交际能力,要在学校就读期间包括实习阶段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韩晓.从翻译能力到职业能力译员从业能力再思考[N].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1):102--107
[2]魏向清.翻译硕士(MTI)专业人才的术语能力培养与相关教材编写思考[J].翻译论坛,2014,(1):24-28
[3]宋生贵.当代文化背景下倡导经典阅读的意义[J].思想战线,2004,(1):55-59
[4]高宝虹.交际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