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临床中药学》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引入技巧
2016-02-03刘宇张一昕郭秋红曹丽静郝蕾王茜韩雪石铖
刘宇 张一昕 郭秋红 曹丽静 郝蕾 王茜 韩雪 石铖
摘要:目的 探讨在《临床中药学》教学中选择与引入案例的方法和技巧。方法 教师应广泛、多源化而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案例,酌情采用前引入、后引入和即时引入等技巧融入教学过程之中。结果 恰当合理的选择和引入典型案例,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结论 案例的适宜选择和引入,不仅是取得良好授课效果的重要因素,更应被视为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还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临床中药学;教学;案例;选择与引入;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56-02
《临床中药学》是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目的,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教程。对中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成就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必由之路。在中药的教学中,恰当合理地选择和恰到好处地引入案例并加以分析与讲解,对于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临床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关于案例选择与引入的具体做法简介如下。
一、案例的选择
在教学实践中,“案例”不应被简单、狭义地理解为病历,而且学生在学习中药时,尚未接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综合性知识较强的课程,此时若一味大量地引入临床病历,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因储备不足、能力有限而出现畏难情绪。案例的种类和选择应有针对性和广泛性,即凡是密切结合授课内容、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素材均可以拿来作为案例。
1.单味中药治验的案例。单味中药效专力宏,广为百姓所接受,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在疾病防治中“简、便、廉、验”的特点。适时引入此类型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排除多种药物互相作用可能造成的理解上的混淆、辨别和干扰,使其对某味药功效、主治的认识更加直接、直观和深刻,从而形成“以案识药”的记忆与理解模式,避免和改进了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固有套路。如讲授款冬花时,可选用《本草纲目医案医话选注》中“有人病咳嗽多日,某教燃款冬花90克,于无风处以笔管吹其烟,满口则咽之,数日果效”一例,此案篇幅很短,但言简意赅,充分体现出本药功善止咳的作用特点。
2.名老中医治验的案例。在教学中,可以酌情引入古今中医名家治疗某种疾病的典型验案加以分析总结,在培养学生“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学术精神的同时,夯实和加深对药物性能功效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讲授补阴药时,可引入施今墨先生“在治疗糖尿病虚热证时,习用白芍、五味子、生地、麦冬、玄参、乌梅等药,甘酸化阴生津补液,且能除热”的案例,加深对诸药养阴生津功效的掌握;再如,讲授厚朴治梅核气这一特点时,可以引入蒲辅周先生治验医案一则,加深对其行气散结功效的领会与运用。
3.其他“非病历式”案例。临床中药学的教学重点在于功效主治,若讲解时适时加入一些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多样化素材,则可弥补枯燥乏味之感,又可互相印证,对于活跃气氛,加深理解和记忆是大有裨益的。例如,治愈大文豪欧阳修甚为苦恼的“暴下病”的,不过是路边常见的车前子,加深学生对该药止泻功用的认识;再如通过写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古名句的南唐后主李煜之死,引出中药马钱子的毒烈之性等,这些案例可以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正所谓“一堂旁征博引、左右逢源的中药课将会给教者和学者以美的享受和视听盛宴”。
二、案例的引入
精心选择可以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案例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找准引入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及时、恰到好处地案例引入,将会为中药学的教学增色添彩,使学生在听课中时时充满期待,盼望“案例时刻”的到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根据《临床中药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在课堂实践中可采用前引入、后引入和即时引入三种技巧。
1.前引入。即在讲授某些具体药物之前引入案例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涉及两种情况。⑴在中药学总论(或绪论)的讲授中,即各论药物的讲授前引入案例。此时学生刚刚接触中药学课程,求知欲望带来的兴奋感与内容庞杂、信息量大带来的焦虑感同时存在。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在总论内容的讲授中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可以利用中药学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的特点,多案例同时引入一些凸显中药独特优势的例子。教材中涉及“第一”、“最早”等词汇的相关内容,要着重进行拓展推介,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讲授《新修本草》时强调其不仅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又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药典性本草著作,比西方《纽伦堡药典》早八百余年,也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编写格局;讲授《本草纲目》时强调其为“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创造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再如,讲授清热药之前,可以引入本类药物在治疗“流脑”、“非典”等疾病的成功案例,使学生领略到中医中药在疾病防治方面的独特魅力,使学生感到“中药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打破神秘感,拉近学生对中药在情感上的距离。
2.在讲解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并使用的药物之前引入案例。如在讲解藿香之前,可从众所周知的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藿香正气水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初步推测和思考主药藿香的功效与主治,从而有利于掌握药物的功效和主治知识。
后引入。即在常规讲解完某一类药或某些药物后集中引入案例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亦涉及两种情况。(1)在某一章节药物讲授结束后引入“习题式”案例,有助于复习巩固和加深印象。如在解表药教学结束后,可引入案例式选择题:“患者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治疗宜选用:A麻黄,B桂枝,C细辛,D杏仁,E白前”。通过对各选项的深入讲解和辨析夯实教学内容。(2)在对功效相近的药物间进行横向比较时引入案例,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与辨析能力。如呈现石膏、栀子、黄芩均可治疗高热的验案,而后分析上述药物在功效主治上的“同中之异”。
3.即时引入。即在某味药物的具体讲解过程中,针对某一方面的功用特性即时引入案例的方法。此法的优势在于引人入胜,使学习者在第一时间迅速识记药物的功效与应用特点。如在讲授祛风湿药徐长卿善治毒蛇咬伤这一功效特长时,可即时引入民间草医徐长卿治好唐太宗李世民被蛇咬伤的典故,以加深对徐长卿治疗特点的掌握;再如,引入“三钱莱菔子,换个红顶子”的佳话故事来佐证消食药莱菔子顺气开郁、消积化食的功效。即时引入可以使教学过程轻松愉快、妙趣横生,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也可适当、即时地引入反面案例,如麻黄虽为发汗解表良药,但不法分子为牟暴利可将其制成摇头丸等毒品,触犯法律,危害人民健康等事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助于在中药学教学中推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近年来,案例教学在高等院校中医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方兴未艾,以其集启发性、独特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身的特点而引领中医药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案例的选择与引入技巧不仅是授课效果优劣的直接决定因素,更应视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临床中药学》案例教学开展较晚,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仍需建立完善的实施及评估体系,切实加强案例库的建设与审查,注重师生反馈,逐步完善教学质量,打造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新高地。
参考文献:
[1]王建,张冰.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
[2]唐彦,张云洲,尹蔚萍,等.对中医儿科案例教学中的病案选择和设计的几点体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2):60-61.
[3]祝谌予,翟济生,施如瑜.施今墨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7.
[4]高辉远.蒲辅周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
[5]杨鹏举.中医单药奇效真传[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113-115.
[6]张虹.趣话中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48.
[7]张永丽,耿亚,张丹丹.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22).
[8]唐利龙,梁岩,陈宏.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3(09).
[9]曾祥法.学好《临床中药学》重在把握功效与主治的关系[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02).
[10]宋述财.案例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04).
[11]郭耀辉,冯刚,金鑫鑫.加强临床中药师培养,夯实医院临床中药学工作基础[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1).
[12]魏辉,刘怡,彭康,余志坚,袁立霞.多維比较在临床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