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的治疗
2016-02-03杨立辉
王 云 杨立辉
(永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永仁 651499)
羊传染性脓疱的治疗
王 云杨立辉
(永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永仁 651499)
1 病原体
传染性脓疱俗称口蹄疮,本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绵羊、山羊的传染病。常流行于春夏季节,多发生于羔羊、幼羊并常为群发,也引起哺乳母羊的乳房发生脓疱。病的传播是由健康羊接触病羊或带毒羊以及病毒传染的羊舍、饲料、饮水等通过损伤的黏膜、皮肤而感染发病。
2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2~7d,主要在唇及眼、耳内侧、趾、生殖器、乳房等无体毛部位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随后形成黑褐色疣厚痂,痂皮脱落遗留瘢痕而愈。重症病例在口黏膜、舌、齿龈等外亦发生病变,有的口唇和颊部痂皮互相融合并形成龟裂或桑葚样增生,致使唇颊肿胀,严重影响羔羊、幼羊的哺乳、采食,病羊瘦弱,常因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病程10~25d,细菌二次感染,死亡率为20%~60%。
3 诊断
诊断根据临床特殊症状,口角周围有增生原痂做出诊断,但应注意与羊痘、溃疡性皮炎等区别。
4 治疗
4.1外用药治疗
口唇、阴部病变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然后涂以2%甲紫或碘甘油(如口蹄一喷康、痘毒溃疡一喷停、口蹄喷爽)或5%土霉素软膏(也可用油质青霉素)。趾、腕、关节病变用1%~2%煤酚涂擦,每日早晚各1次。
4.2内服治疗
用抗病毒五号(扶正散)+吗啉胍片剂治疗。吗啉胍羔羊每次100mg,幼羊150~250mg,抗病毒五号羔羊10g,幼羊15~20g。每日早晚各投服1次,连用5d,预防量减半,每日1次,连用5d。
4.3血清治疗
用羊毒清(香港星亚生产)肌注治疗,注射0.2~0.3ml/kg。每天一次。连用3d。继发其他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4.4黄芪多糖注射液和聚肌细胞注射液治疗
可缩短病程,促进康复,使未发病的羔羊、幼羊在流行期内可控发病。治疗剂量,羔羊用黄芪多糖注射液0.2~0.3ml/kg+适量抗生素(如氧氟沙星、头孢噻呋钠、太乐菌素等),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d,幼羊10 ~15ml/kg,每日2次,连用3~5d疗效显著。
4.5肌注
痘疮统治(江西科达)肌注治疗。用量0.01~0.02ml/kg。每天一次,连用3~4d。
5 预防
(1)养羊场户每年春、秋两季可用羊传染性脓疱弱毒冻干苗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接种时可按每份疫苗加入生理盐水进行充分摇匀,在每只羊的口腔黏膜内注射0.2ml,并以注射处出现一个透明发亮的小水泡为准,怀孕母羊可在产前30d左右接种,新生羔羊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得较高水平的抗体。也可采集自然感染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病羊的痂皮,经研成粉末,用50%的甘油生理盐水稀释成1%的病毒液,对健康羊做尾根无毛处皮肤划痕接种,此免疫法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但采取此免疫法给母羊接种应在母羊分娩前3周~4周前进行。
(2)平时对饲料、垫草的芒刺及其尖锐物体尽量拣出,并要经常给羊喂盐,以免羔、幼羊啃食墙基泥土等损伤口黏膜。
(3)购入羊只时应选自健康羊群,引入后要隔离观察2周~3周并经多次检查,确认无病时方可混群。
(4)发生时应迅速将感染群与健康羊严格隔离,对感染群未发病的羊只在指定地点放牧,限制活动范围。
(5)发病羊舍及周围环境,用2%~3%来苏或10%石灰乳或20%垫草灰水消毒,被污染的饲料、垫草及脱落的痂皮要及时收集并进行深埋或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