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围产期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关键点
2016-02-03王艾晶张云卿李英杰曹聚欣杨龙峰
王艾晶 张云卿 王 瑾 王 巍 李英杰 曹聚欣 杨龙峰
(北京市延庆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100)
奶牛围产期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关键点
王艾晶 张云卿 王 瑾 王 巍 李英杰 曹聚欣 杨龙峰*
(北京市延庆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100)
[摘 要]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是奶牛生产技术中的关键控点,其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能否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本文笔者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对奶牛围产期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关键点进行了概述,确保奶牛健康度过围产期。
[关键词]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
奶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各15d以内的时期。由于在这1个月内奶牛的机体代谢和生理机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抵抗力下降,易患病,会影响整个泌乳期的产奶能力,因此,围产期的饲养是奶牛生产技术的“关键控制点”,加强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牛的发病率和死淘率,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增加奶农的经济效益。根据奶牛在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不同的生理特点,通过合理调配日粮结构和不断加强管理,来为产后充分发挥泌乳性能,实现奶牛高产稳产打好基础。
1 奶牛围产期生理特点
在奶牛分娩前15d内,胎儿快速生长发育,其所需营养的增加,引起母体养分减少,同时因接近临产,母体内分泌等发生急剧变化[1],引起母体产前不适,生殖器官易受细菌感染。干物质采食量(DMI)从占体重的2%下降到体重的1.4%(特别是产前3d尤为明显),能量蛋白摄入减少。所采食的主要是高纤维日粮,此时瘤胃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纤维分解菌,分解产物甲烷会使瘤胃乳头变短[2]。
在奶牛分娩后15d内,产奶量的迅速增加,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满足产奶的需要。由于在分娩期受到应激、疼痛、激素分泌改变的影响,导致分娩后的一段时期,奶牛干物质摄入量一直上不来,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而此时的能量和蛋白需求在逐步增加,进而产生了奶牛在能量和蛋白的需求与供给上的不平衡。正是由于产后泌乳高峰的到来先于干物质摄入高峰的到来,使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和低血钙这样一种营养应激状态。产后子宫迟缓,子宫颈未完全关闭,恶露滞留,为细菌的侵入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又因奶牛分娩过程体力消耗严重,抵抗力降低,从而可能导致奶牛体况下降,产奶量下降,发生产乳热、酮病、乳腺炎等代谢性和感染性疾病[3]。围产后期的奶牛采食逐渐向高精料日粮过度,此时瘤胃中的微生物主要是淀粉分解菌,分解产物丙酸和乳酸会使瘤胃乳头逐渐变长[2]。
2 奶牛围产前期饲养管理关键点
2.1围产前期日粮结构
分娩前2星期,胎儿发育很快,乳腺迅速发育,日粮应以优质青贮、青干草为主,适当搭配精饲料进行饲养,使整个日粮对乳腺和胎儿的发育以及产后泌乳均有促进作用,既保证奶牛有较好的膘情,又要防止过肥。日粮中干物质采食量应占体重的2.5%~3.0%,每kg饲料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NND)2.00,粗蛋白13%,钙 0.4%,磷 0.4%,精、粗料比为 40∶60,粗纤维不少于20%。精饲料的喂量可按干奶期的标准饲喂,一般每天供给3~5kg。具体喂量可因牛而定,对于乳房水肿、充胀明显的牛要少加一些精饲料,对于乳房变化不大、食欲较好、体形偏瘦的母牛可多喂一些。另外注意精料的补给要逐渐增加(最多不宜超过体重的1%),使奶牛逐渐适应产后的高精料饲养方式,减少产后代谢疾病的发生。补充日粮中维生素A、D、E,能够改善奶牛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力,有效降低乳腺炎、子宫炎的发病率。同时要降低日粮中钙和食盐的含量,采用低钙饲养法,将日粮含钙量占干物质的0.6%降到0.4%,加速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转移,来有效地防止产后瘫痪。食盐的喂量由1.5%降至0.5%以下,以避免母牛产前乳房水肿,有利于产后食欲的恢复。母牛临产前3d内,还要注意增加一些易消化、具有轻泻作用的麸皮,以防母牛发生便秘。
2.2围产前期管理要点
2.2.1备好产房 围产期母牛在产房内进行单独饲养管理。产房应保持安静、干燥和整洁,通风良好。在产前14~21d,将母牛转入产房,并加强护理。在转入前,母牛后躯及四肢用2%~3%来苏儿溶液洗刷消毒,产房用20%石灰水或2%火碱溶液喷洒消毒并铺上清洁、干燥而柔软的垫草。
2.2.2适当运动 每天保证让母牛在户外场地自由运动,避免干扰和刺激。
2.2.3刷拭牛体 坚持每天刷拭牛体1~2次,以保持牛体清洁、促进血液循环、皮肤代谢和体温调节。
2.2.4严密观察 要注意保胎,防止流产,加强繁殖器官和乳房的保护,防止外伤和感染。
2.2.5正确接产 最好自然分娩,过早的助产将给奶牛产道造成损伤,产后易感染,降低后续的繁殖能力。当母牛有临产征兆后,接产人员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其自然分娩,一般约需1~4h犊牛即可产出。必要时进行人工助产。在助产前将母牛保定,然后用消毒液擦洗母牛的外阴部、接产员的长臂手套以及助产器械。检查奶牛产道和胎儿情况后,做出准确的判断。
3 奶牛围产后期饲养管理关键点
3.1围产后期日粮结构
母牛分娩过程体力消耗大,产后体虚力乏,消化机能减弱,尤其高产牛乳房呈明显的生理性水肿,在这阶段饲养的总原则是尽快恢复母牛体质,为泌乳盛期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不宜过快追求增产。母牛分娩后立即给母牛喂温热足量的麸皮盐水(麸皮1~2kg,盐100~150g,碳酸钙100~350g,温水调均),可起到暖腹、充饥、增加腹压的作用。同时喂给母牛优质、嫩绿的干草1~2kg。产后2~3d内饲料应以优质干草为主,不喂多汁饲料,保持易消化的精饲料量不变。恢复钙的喂量至干奶期水平,使日粮中钙、磷含量恢复到0.6%和0.4%。产后4~5d,视母牛食欲状况和乳房消肿程度逐渐增加精料饲喂量,每日增加0.5kg,至产后7~8d精料喂量可达到泌乳牛的标准。若此时母牛食欲良好、粪便正常、乳房水肿消失,可以逐渐增加青贮饲料和多汁饲料的喂量。奶牛产犊前7d要饮用38℃左右温水,不宜饮用冷水。7d后奶牛食欲、消化机能逐渐好转,乳房水肿慢慢消退,可逐渐增加高能量、高蛋白精料,以补充产奶需要的能量和蛋白质,防止掉膘过快,同时供给充足的优质粗料。饲喂过程中精料喂量切勿过多过快,更不能补喂催奶饲料,日粮干物质精粗比可提高至45∶55,钙占日粮干物质的1%,钙磷比以1.8∶1为宜。
3.2围产后期管理要点
3.2.1产后监护
奶量监测:如果奶量递增,证明奶牛处在健康状态。相反,就意味着牛群处在疾病状态。
观察子宫排出物颜色、气味与物理状态 母牛产后24h内注意勤观察母牛胎衣及恶露排出情况,通常母牛产后4~8h胎衣自行脱落,排出后要将外阴部清洗干净,并用来苏儿消毒,以免生殖道感染。胎衣排出后严防被母牛吃掉而妨碍消化。若胎衣脱落不全或胎衣不下或有不良恶露,须用抗生素灌洗母牛子宫,必要时结合全身治疗。
检查粪便:若出现大便稀溏,颜色发灰,带有气泡恶臭等不正常现象,则说明瘤胃功能不正常,应采取健胃促消化措施,及时调整日粮,减少精料喂量,增加粗纤维采食。
监测体温:若母牛体温升高,应酌情进行子宫清洗及投药,对发生急性子宫炎牛只须子宫投药,并配合强心、补液治疗。
注意圈舍与母牛的卫生:及时清除粪便、杂草、饲料残渣等废物,定期消毒,保持牛舍清洁、干燥、通风。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对产后母牛的后驱进行清洗、擦干、消毒,以免生殖道感染。
3.2.2乳房管护
搞好乳房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检查乳房质地、形状、色泽、温度及泌乳状况。母牛产后30min时可挤奶。挤奶前用温水清洗牛体两侧、后躯和尾部,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乳房。每次挤奶前,先热敷按摩5~10min。开始挤奶时弃掉1~2把奶,再挤出2.0~2.5kg初乳喂犊牛。在分娩后母牛乳房水肿严重,因此前2d不应急于大量挤奶,而且每次挤奶都不要挤净,否则会因乳房内压的显著下降,引起微血管渗漏现象加剧,血钙、血糖大量流失,进一步加剧乳房水肿,引起产后瘫痪,重者死亡。第1 d挤出的奶够犊牛的哺乳量即可,第2d挤1/3,第3d挤1/2,第4d可以完全挤干净。若发现乳房水肿不消,肿大、坚硬,红、肿、热、痛,乳汁呈絮状,或带血有块状物等情况,要及时请兽医治疗。
综上所述,围产期是搞好奶牛生产的关键点,奶牛围产前期和后期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养殖户需在了解这些生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来确保奶牛安全度过围产期。
参考文献
[1] 张幸开.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J].中国奶牛,2012,(4):63-64.
[2] 王仕平.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J].中国奶牛,2010,(5):17-18.
[3] 郭冬生,彭小兰,夏维福.围产期奶牛主要代谢疾病与营养调控[J].中国乳业,2010,(9):42-43.
基金项目: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王艾晶(1984-),女,北京延庆人,畜牧师,硕士,主要从事畜牧养殖工作。
通讯作者:杨龙峰(1977-),男,高级兽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物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