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喂后剩留干草的氨化研究

2016-06-03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4期
关键词:氨化干草饲草

党 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总站,新疆乌鲁木齐 830004)



饲喂后剩留干草的氨化研究

党 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04)

[摘 要]通过对饲喂后剩留干草添加不同比例的尿素,综合分析氨化剩留干草的最适添加比例。将收集饲喂后剩留干草平均分成五组,一组不进行氨化作为对照组,其余四组分别添加比例为4%,5%,6%,7%的尿素进行氨化,未饲喂干草组按常规尿素比例5%比例进行氨化作为第二个对照组,氨化后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及饲喂效果观察。结果表明:添加尿素7%比例进行剩留干草氨化效果最佳。

[关键词]剩留干草氨化尿素营养成分

饲草氨化是近年来国内外大力推广的畜牧实用新技术,经氨化处理的秸秆,粗蛋白含量提高一倍以上,而且适口性好,利用率高。氨化饲料是利用氨与秸秆发生氨解反应,破坏联接木质素与多醣之间的酯键。因为氨是一种碱,氨化后的秸秆木质化纤维膨胀,既提高了渗透性,又使之消化酶更容易与其接触;增加秸秆饲草的含氮量,进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是贮存高水分饲草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2]秸秆饲草的氨化过程简便易行,不仅需劳力少,成本低,无污染,氨化后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中等牧草质量,改善了适口性,提高了采食量,增加有机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含量;提高育肥牛、羊日增重和奶牛产奶量,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生产是我国畜牧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方针,其主要的基础饲料是优质粗饲料[1]。但近几年来,优质粗饲料资源严重不足。而且全国各地饲草被牛羊践踏、粪便污染所浪费的饲草较多,使得被浪费的饲草占全部饲草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优质粗饲料资源严重匮乏,而且还污染环境。本实验通过对青年牛羊践踏或者被污染的饲草的氨化处理,测定其营养价值,再进行实际饲喂效果观察,皆在寻找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干草的有效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饲喂后剩留干草,未饲喂干草,尿素。尿素为含氮46%的普通化肥。

1.2试验设计

将收集的饲喂后剩留干草平均分成五组,一组不进行氨化作为对照组,其余四组分别添加4%,5%,6%,7%比例的尿素进行氨化。[3]未饲喂干草组按常规尿素比例5%比例进行氨化作为第二个对照组。

将需要氨化干草切断至1~2cm,装入可以密封的塑料瓶中,将尿素制成水溶液按干草重量40%混入干草,密封,2~4周开封,测定相关指标。并进行实际饲喂效果观察。

1.3测定项目

1.3.1常规法分析测定氨化干草营养成分

即干物质:100℃~105℃ 恒温干燥法。粗蛋白:凯氏定氮法。粗脂肪:索氏残余法。粗纤维:稀酸稀碱消化法。

1.3.2感官评定

可从秸秆的颜色、气味、质地、温度等几个方面加以综合判断。氨化好的秸秆,打开时有强烈氨味,放氨后呈糊香或微酸香味,颜色变成棕色、深黄或浅褐色,质地柔软,温度不高。如发现酱块状发红、发黑、发黏、有霉云和腐粒烂味等,即是变质现象。有时,秸秆和氨化前无多大变化,无氨味,则说明漏气跑氨了,此时应继续封闭氨化一段时间。由中国农业大学非常规饲料研究所制定的我国氨化秸秆质量评定标准参见附录1。

1.3.3实验室评定

粗蛋白增加率和氨化效率(或氮的损耗率),粗蛋白增加率等于氨化后粗蛋白含量和氨化前粗蛋白含量的差与氨化前粗蛋白含量的比。所谓氨化效率,就是所用氨源氮与秸秆结合成铵盐的量占氨源氮施加量的百分比。分析氨化前后秸秆的粗蛋白量,两者相减则得通过氨化纯增加的粗蛋白量,该量与施加氨源的粗蛋白量之比再乘100,即得氨化效率,计算公式是:

氨化效率=[(氨化后秸秆的粗蛋白量-氨化前秸秆的粗蛋白量)/施加氨源的粗蛋白量]×100%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13.0和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表中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各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结果

表1 各组干草主要营养成分 %

2.1.1添加不同比例尿素氨化对剩留干草干物质的影响

从表1可见:经氨化后各组干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都不显著,也就是说经氨化后剩留干草干物质变化不明显。

2.1.2添加不同比例尿素氨化对剩留干草粗蛋白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经氨化后粗蛋白增加最多的一组是未饲喂干草,与添加7%比例尿素氨化组差异不显著;添加6%比例尿素氨化组与添加7%比例尿素氨化组差异不显著,但这两组与添加4%,5%比例尿素氨化组差异显著。氨化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可以看出氨化效果最好组为添加6%,7%比例尿素氨化组和未饲喂干草氨化组。

2.1.3添加不同比例尿素氨化对剩留干草粗脂肪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未饲喂干草组氨化效果粗蛋白有少量增加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未进行氨化组与第四组差异不显著,与其余氨化组差异显著。

2.1.4添加不同比例尿素氨化对剩留干草粗纤维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氨化组较未氨化组粗纤维含量略有降低,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2.2感官评定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感官评定结果为未饲喂干草氨化组,添加尿素7%比例氨化组经感官评定都为优等,结果初步表明:剩留干草添加7%比例尿素进行氨化的效果最佳。

表2 各氨化组的感官评定结果

2.3实验室评定结果

根据氨化秸秆质量评定标准(中国农业大学非常规饲料研究所制定),粗蛋白增加率大于或等于100%小于或等于140%时,则可被评定为中等氨化饲料。

从表3可见:未饲喂干草进行氨化组与添加尿素6%,7%组经实验室评定结果都为中等。经SPSS13.0软件计算,未饲喂干草组与添加尿素6%,7%比例氨化组粗蛋白增加率,氨化效率差异不显著。

表3 各氨化组实验室评定结果

3 饲喂效果观察

将添加尿素7%比例氨化的干草羊采食较少,饲喂牛时与其他饲料混合饲喂牛采食。

4 结论

通过对添加不同尿素比例的剩留干草进行氨化与未进行氨化组,未饲喂干草组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饲草氨化可以促使粗蛋白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略有降低,提高了饲草的营养价值;添加不同比例的尿素进行氨化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通过营养成分分析、感官评定和实验室测定可得出添加7%尿素比例氨化剩留干草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1] 肖蕊.赵祥,莫放,等.肉牛饲喂不同处理玉米秸秆日粮营养物质消化和生产效益的差异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09,(3):8-12.

[2] 解洪业.应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微贮(处理)小麦秸秆及其对小尾寒羊生长发育的影响[J].畜禽业,2007,(7):10-11.

[3] 解洪业.应用微生物制剂处理(发酵)玉米秸秆的试验研究[J].青海科技,2007,(3):33-34.

[4] 张卫宪.用瘸胃尼龙袋估评铽化秸秆饲料[J].饲料博览,1999,(4):3-5.

[5] 夏兆刚,孟庆翔.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方法和途径[J].饲料研究,1999,(6):21-24.

[6] 刘淡,吴跃名,刘建新.氨化处理对秸秆理化特性和组织特性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4,(2):36-38.

[7] 张浩,邹青霞.不同处理稻草纤维类物质瘤胃的降解特性[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29(1):8l-86.

[8] 李浩波.秸秆饲料学[M].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187-201.

[9] 杨连玉,中岛芳也.化学和生物学处理对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1):83-87.

[10] 卢庆萍,王加启.秸秆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1999,(2):7-9.

[11] 韩鲁佳,阎巧娟,刘向阳,等.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3):87-91.

[12] 郭庭双,郭佩玉.秸秆养畜一中国的经验[A].粮农组织家畜生产及卫生文集[C].2002:73-91.

[13] 张红莲,张锐.农作物秸秆饲料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4,(3):18-23.

[14] 刘建新.干草秸秆青贮饲料加工技术[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5] 何余勇,谢国强,石庆华,等.氨源、氨添加量、氨化时间和且随长度对氨化稻草重氮沉积量、粗纤维含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影响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5,26(5):31-33.

[16] 杨富裕,周和.尿素氨化秸秆的应用研究进展[J].畜禽业,2000,(4):12-14.

作者简介:党乐(1981-),新疆乌鲁木齐人,男,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生产研究。

猜你喜欢

氨化干草饲草
紫花苜蓿干草调制要点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Around the Farm
饲喂氨化草喂肉牛效果好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
秸秆氨化喂羊好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
养殖奶牛学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