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中的主调作曲技法
2016-02-03黄婷
黄 婷
(琼州学院艺术学院,海南 三亚 752000)
浅析歌曲中的主调作曲技法
黄 婷
(琼州学院艺术学院,海南 三亚 752000)
歌曲的创作技法多种多样,每种技法又具有各自的优点。对于主调作曲而言,它能够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旋律,让听众产生深刻的听觉感受,并对歌曲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当前,主调作曲被众多作曲家广为应用,并创作出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歌曲。为此,本文对这种作曲技法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广大歌曲创作爱好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歌曲创作;主调;作曲技法
一、何为主调作曲
在理解了主调音乐之后,我们再来解释何为主调作曲:所谓主调作曲技法,就是指作曲家以作品的主旋律为核心,其他声部配以相应的和声处理(起衬托、烘托作用),并放在从属位置的一种作曲方法。
二、主调作曲的选材
(一)以中国优秀民歌为素材
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精华,它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文化意义。作曲家,尤其是具有浓烈民族情结的作曲家,在歌曲创作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借鉴我国优秀民族的“精华”,在其主调构思、编排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还要全面研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民族的主调特点,唱法特点等。
(二)中国古典乐曲与民族器乐曲
悠悠华夏史,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的风风雨雨,才有了今日的繁荣昌盛。在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历史长河中,音乐更是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与变革,其中的中国古典乐曲与民族器乐曲更是由于独特的民族烙印被广为世人流传,即使在网络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很多中国古典曲目以及民族器乐曲依然脍炙人口。有鉴于此,当代作曲家有责任将中国优秀的古典乐曲与民族器乐曲发扬光大,在歌曲创作过程中善于融入其“民族思想”,让创作出的歌曲更具有中国味。
(三)运用西方无标题音乐体裁进行创作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逐步加深,同时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曲家在歌曲创作过程中能够借鉴到的素材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西方无标题音乐体裁更是为作曲家的歌曲创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与中国传统音乐体裁相比,西方无标题音乐体裁具有浓厚的西方音乐风格、结构、节奏以及曲式特点等。中国作曲家应当以“和谐”的眼光,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借鉴西方无标题音乐体裁进行歌曲创作,尤其是歌曲中的主调创作,坚决不能偏离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向以及我国音乐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主调作曲的考虑因素
(一)风格
其二,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社会各群体理性地看待他人的文化习俗、道德理念、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在底线伦理的范围内,排除以群体的优势对其他非主流的文化习俗、道德理念、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横加干涉的作法,并以“不同的生活方式崇尚不同的善和德性这一事实”作为各参与主体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基本价值指导和道德支持,为社会多元一致的实现获得共识上的保障。
在歌曲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对于主调的把握,如果不能对其歌曲风格特点作出准确的判断,就谈不上对歌曲主调有深刻的创作。换句话说,一个作曲家是否真正创作出好的主调,只能根据他在创作中对歌曲风格把握得正确与否来作出判断。因此,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主调创作,作曲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明确自身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与创作意图。一首歌曲的主调往往是作曲家内心体验的再现。只有理解和掌握了自身的情感并用合适的主调来表现,这样创作出来的歌曲才具有感染力;第二,要对当下进行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有准确的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歌曲风格有不同的特点。作曲家只有充分了解了当下的时代背景特征,才能把握歌曲的风格,才能进一步定好歌曲的主调。
(二)调式与曲式
在歌曲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往往会采用不同调式的发展变化和对比来表现歌曲的音乐色彩。依靠听觉去辨别旋律的基本调式及风格特征。这在多数情形中能感觉到是大调还是小调或是以五声音阶与基础的民族调式。
(三)曲式
歌曲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它用其特殊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作曲家的情感特征或现实生活中的人或物。人类生活内容的丰富多样,决定了歌曲总是由不同的曲式结构组成,而曲式结构又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作曲家创作歌曲主调时,也要对歌曲的曲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四)节拍与节奏
节奏是歌曲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作曲家常常把歌曲的节奏比作歌曲的“脉搏”。通常情况下,一首主调在表现热烈、欢块的情绪时,其音乐的速度是逐步加快的;相反,歌曲表现悲伤、痛苦的情绪时,音乐的速度是逐步放缓的。但是,无论是逐步加快还是逐步放缓,其整首歌曲给听众的感觉上,速度必须是统一的,这样歌曲才能完整。节拍是音符的时值,它与节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拍包含在节奏的概念中,并与节奏同时并存。在歌曲创作过程中,作曲家一定要正确处理节拍与节奏的关系,编排出最适宜主调的节拍与节奏。
四、主调作曲的对比与模仿
(一)对比技法
1.内嵌式音型化旋律与主旋律结合的对比。这种结合形成的对比,是将一条音型化的旋律镶嵌在两个相同或平行的主旋律之间,是一种陪衬性的填充。
2.音型化旋律加固定音型同时与主旋律结合的对比。例如,作曲家可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音型或旋律同时形成对比,形成固定音型或旋律的“层’与“面”,实现不同音型同时与旋律的对比结合。
3.陪衬性的附属旋律与主要旋律结合的对比。这种类似于支声形态的歌曲作品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常可以见到的。在歌曲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可以将合唱的两个声部都设计为流畅的旋律,然后利用低声部的节奏附属关系,使歌曲的音乐织体变得丰富。这种对比能够将高声部主要旋律结合在一起,使陪衬性的附属旋律与主要旋律形成一个合理的对位关系。
4.副旋律呼应式结合的对比。这种对比方式类似帮腔。在歌曲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可以将歌曲的第二段的某一个合唱声部设计为呼应性的副旋律,并在这个声部中编排上一定量的附属旋律作为衬托。
(二)模仿技法
所谓歌曲作曲中的模仿,是指作曲家将相同的音乐材料先后编排在歌曲的不同声部中。在整首歌曲中,首先出现的声部通常称为开始声部,或起句;后出现的声部通常称为模仿声部,或应句。在歌曲创作中,模仿作为扩大歌曲乐思、结构的手段之一,被作曲家广泛使用。具体而言,作曲家通过模仿进行主调作曲的常用技法如下:
1.简单模仿。所谓简单模仿,就是指作曲家在进行歌曲创作时,让模仿声部对开始声部陈述的旋律材料不进行连续模仿。简单模仿又称为局部模仿。简单模仿在构成上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能够给作曲家的歌曲创作带来很大便利。可以说,简单模仿是一种创作方法简明,而又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歌曲主调作曲技法。它可以不受限定模式的制约,在音程距离、实践距离以及声部进入形式等方面,能够使作曲家灵活选择,具有很大的自由度。
2.自由卡农模仿。所谓自由卡农模仿,是指模仿声部对开始声部中的旋律,不是严格地进行模仿,二是自由、灵活地进行一些改变,如改变旋律音、节奏型等。例如,歌曲《玫瑰三愿》(作词:龙榆生,作曲:黄自)第一段是叙述性的段落,音乐安静、明朗,短短的引子后是一个严整的乐段。第二乐句中“烂开在碧栏杆下”的旋律比第一越短装饰得更绚丽多彩。可以看出,该句小提琴上的模仿就很好预示了第二段中的自由卡农。
3.呼应对答的动机式卡农。在歌曲创作过程中,作曲家让模仿声部进入时,产生一种衔接感而非紧接感。例如,郑建春填词改编的《摇篮曲》的“娘的宝宝”,动机式呼应对答的低声部起填充的作用,节奏错开,与高声部形成自由模仿。
[1] 陈世祥.歌曲创作,请关注旋律与旋律学——关于当前歌曲创作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3,03.
[2] 张辉.大音不能失声旋律不能失语——关于当前歌曲创作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1,02.
[3] 孟卫东.歌曲创作谈[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0,04.
黄婷(1981-),女,吉林省人,琼州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