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音乐在高校乐团合唱教学中的实践*
2016-02-03刘小番
刘小番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蒙古族音乐在高校乐团合唱教学中的实践*
刘小番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随着高校乐团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本地域民族音乐的探索和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近些年来,尤其是蒙古族的音乐元素在高校的合唱教学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形成了风格鲜明的音乐特色。在本文中,笔者就蒙古族两种最为经典的音乐形式在高校合唱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实践探讨,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加强民族音乐在高校乐团教学中的艺术实践。
蒙古族;高校;乐团;艺术;教学
自古以来,蒙古族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因而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留存了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艺术特色鲜明的音乐形式。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独树一帜,不仅婉转迂回,而且情感充沛。旋律和曲调不仅高亢,意蕴深远,还回味无穷,将蒙古族群众的热情、淳朴、豪放的群体性格特征,全面的融入到了本地的音乐创作中。蒙古族音乐元素丰富、类型多元、风格独特、瑰丽多姿,不仅是宝贵的音乐宝藏,更是现代高校艺术教学的重要素材。基于此,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对蒙古族音乐元素在高校乐团的音乐教学中进行了艺术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
一、“长调”在高校乐团合唱中的运用
“长调”蒙语为“乌日汀哆”,在乐团的合唱中常出现在无伴奏合唱的领唱部分、合唱声部以及某个合唱乐段中。蒙古族的长调运用的是“诺古拉”技巧,音色鲜明,韵腔独特,给人以悠扬、动听之感。在高校乐团合唱中加入宽广的长调及跳跃性的旋律,更使合唱艺术增添了独特性。尤其将这种演唱方法运用在领唱部分,会使合唱音乐作品更加的具有艺术个性。“长调”音乐元素最常运用在无伴奏合唱作品中,不仅保留了原始的主题音乐风格,还可以使声乐作品更具有渲染色彩,动人奇妙,使音乐画面更加的唯美。高校乐团合唱教学中的“长调”融入,为民族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人一听到无伴奏合唱就仿佛置身于美丽无垠的大草原,深深的融入和陶醉其中。
另一种演唱方式是在合唱声部中出现的“长调”音乐,在合唱中融入富有鲜明个性的“长调”演唱,可以使合唱人员的演唱技巧和情感内涵得到很好的发挥。比如,在《孤独的白羔羊》这部合唱作品中,就使用了合唱部的“长调”演唱方法,使这首作品更加的优美动人,充满遐思,在错落交织的音乐行进中,显得别有一番艺术魅力。同时,“长调”音乐还经常出现在合唱作品的某一个片段中,目的是增添合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使合唱技巧更加的丰富,使演唱实践更加的具有特色。通过鲜明的演唱对比,动静结合来使音乐旋律更加的风格突出。比如,在经典的《飞快的枣红马》这首合唱作品中,就在旋律片段中加入了具有特色的“长调”音乐,使合唱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二、“潮尔”在高校乐团合唱中的运用
“潮尔”是蒙古族音乐中非常神奇的一种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元素依靠人体特殊的发声方法产生,形成丰富的音响效果。“潮尔”在内蒙古还被称为“呼麦”,演唱者通过一人同时演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从而在听觉上形成了丰富的多声部音响效果。“潮尔”是一种特殊的喉音唱法,纯粹的利用自身的发声器官进行多种演唱技巧的运用,在持续低音的基础上与低音泛音形成多声部音色。“潮尔”的演唱要点在于使用的是闭气演唱,借助气息冲击声带而发出浑厚的低音。同时,结合胸腔和口腔的共鸣腔体,集中泛音形成金属质感的高声部,从而产生了特殊的多声部音乐效果。
现在,这一古老的演唱方法,也逐渐的在高校的乐团艺术教学中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尤其是这种美妙的音乐在无伴奏合唱中被巧妙的运用,获得了国内外合唱团体的一致称赞和认可。“潮尔”的演唱技法非常难,本身就具备了多声部音乐的特性,因而灵动的音乐色彩在合唱中的加入,使演唱形式更加的活泼,音乐特点更具色彩。“潮尔”在乐团教学中大部分都保留了它最原始的演唱特点和音乐风貌,着重在合唱声部、色彩唱段使用,形成了演唱的高潮片段。比如,在《旭日般升腾》这首合唱作品中,就对“潮尔”这种古老的演唱方式进行了完美的应用,尤其是在低音区,演唱者借助喉音和胸腔的共振发出的音响厚实而稳重。比如,在无伴奏合唱作品中《孤独的白羊羔》中就融入了大段的“潮尔”唱法,而且还放在了关键的领唱部分。创作者把这段旋律创作的非常优美和深情,将听者的思绪带到一个梦幻的空间,同时还拓宽了演唱者的音域,借助高难度的演唱技巧,增加了无伴奏音乐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作品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思想。
当然我们知道,对于正在学习阶段的高校学生来说,这种演唱方法无疑是比较难的,如果演唱技巧不成熟、掌握的不全面,就会很容易造成音响色彩的生涩,反而影响了合唱效果。因此,我们在演唱实践中,出于作品整体性的考虑,会减少演唱者喉音的力量,多增加一些腔体的共鸣,使音色听上去和谐、饱满,具有美妙的和声效果。如果想更加的突显“潮尔”的音色,还可以加入男声的演唱,辅助和配合演唱,提升音乐的空间感和艺术感染力。总的来说,“潮尔”在高校乐团合唱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在众多作曲家、教学工作者的共同耕耘和探索下,“潮尔”这种具有典型蒙古族特色的音乐元素在高校的乐团合唱教学及实践中得到了丰富的运用,展现了蒙古族音乐在现代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独有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灿烂的蒙古族音乐文化已经在高校的乐团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运用,并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高校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中,蒙古族音乐尤其在合唱教学中进行了艺术的创新和融合,在与时俱进的艺术实践中,将蒙古族特有的音乐形式与西方合唱艺术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绽放出了独特艺术光彩。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在高校的乐团合唱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本民族音乐的探索,在乐团教学中进行素材的挖掘,通过调式、节奏、和声的创新,为高校乐团音乐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蒙古族音乐元素在高校学生乐团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研究成果(SNM1413054)
刘小番(1973-),女,内蒙古杭锦后旗人,集宁师范学院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合唱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