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影响高中生音乐欣赏的主要因素及能力培养研究

2016-02-03孝感广播电视大学湖北省孝感师范学校湖北孝感432000

北方音乐 2016年7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

杨 萍( 孝感广播电视大学,湖北省孝感师范学校,湖北 孝感 432000)



浅议影响高中生音乐欣赏的主要因素及能力培养研究

杨 萍
( 孝感广播电视大学,湖北省孝感师范学校,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其对于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但是从我国目前高中教育的现状来看,其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其所能起到的效果并未全面达到预期。鉴于此,本文以“影响高中音乐欣赏的主要因素及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影响高中生音乐欣赏的主要因素,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其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基于目前音乐鉴赏教学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和弊端,找出有针对性的破解方法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音乐欣赏;音乐教学;鉴赏能力培养

音乐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还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高中教育阶段以高考应试科目为主的教学环境所带来的繁重课业压力。但是由于不同高中生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素养和艺术基础也各有区别,故而其对音乐鉴赏所呈现出的效果和能力体现也会有本质性的不同。那么,影响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该如何针对这些制约性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予以破解和教学策略的改革?下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一、影响高中生音乐欣赏的主要因素

(一)语言的反客为主

音乐既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也是一门需要在时间的流逝中进行欣赏和交流的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说,音乐教学需要将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本身,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联想、进行想象,去探索跃动音符背后所潜藏的故事与情感。但是现阶段,有一部分高中音乐教师对于音乐学习存在教学方式上的错误定位,习惯于用大量的语言来对表述音乐、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用语言所表达出的观点,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及拓展的自由,也让灵动的音乐变得压抑。而在笔者看来,艺术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或理论教育,其中充满太多“只可意会、难以言说”的成分,单凭语言表达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失去了想象驰骋的原野。

(二)技巧的过分夸大

音乐鉴赏的本质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其审美情怀,并借此让学生在美好艺术的熏陶之下,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但是现阶段有一部分音乐教师,将音乐欣赏视作自然科学或者是语文教学,不停地向学生介绍各种理论知识(譬如音乐风格、作品背景、音乐技巧、段落构成和音乐元素等),用生硬的理论元素将艺术形象进行无情地割裂,让学生在欣赏不到音乐美感的同时,也无从对理论知识全盘掌握。而且很多教师对于欣赏类课程缺乏系统和明确的规划,经常一会儿欣赏音乐、一会儿说旋律结构,学生刚刚投入到音乐背后的创造环境和背景故事中去,又开始讲述声乐逻辑关系,将一副好牌打得七零八落,学生的情绪自然也就在这种毫无头绪的教学步骤中七零八落。

(三)内容的单一乏味

音乐欣赏隶属于音乐教育范畴,而音乐教育本身又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的学科,因此如果将音乐教学中的某一个环节单独提出,割裂其与其它环节的关联性,那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将使得学生丧失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也就无法让音乐教学收获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适当的语言文字将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有效地串联,避免随性所至的盲目教学,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造成消极和恶劣的影响,最大限度发挥音乐本身对学生审美方面所能产生的作用。

二、高中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鉴于目前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已经呈现出的制约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要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音乐欣赏的主体是学生本身,因此在不断培养学生提升音乐鉴赏能力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情境的创设、问题的选择都要从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如,教师可以尝试以现代流行音乐、以及影视专题音乐为基础,逐渐过渡和引申到学生对于古典音乐、乡村音乐甚至是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过程当中,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对于音乐更为广泛的认知,实现对其鉴赏能力培养渠道的拓展和提升。

(二)加强音乐和文化的关联性教育

虽然音乐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真正能够引发共鸣,具有鉴赏价值的艺术品却不常见。而且由于大部分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接触不到音乐成形背后的故事,因此教师在进行此方面教学时,要注重加强对学生了解音乐和文化关联性方面内容的教育,让学生通过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提升自身的艺术和文化品味。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诗歌鉴赏的方式理解音乐歌词,提高其文化鉴赏和音乐理解力。

(三)师生之间积极开展对话,培养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教学方式将教师置于课堂的核心位置,尤其来主导一切教学流程,包括对课堂各个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资源的选择。但是为了能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笔者认为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传统的授课形式,让师生之间从主动和被动的关系转化成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在和学生聆听音乐、交流想法,对彼此的观点表示尊重。同时教师也应该正确引导学生鉴赏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情绪,仍旧对课堂节奏进行把握,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实现对其人格魅力和个体情感的塑造。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下,不仅可以利用音乐欣赏来实现对于生活的探索、对于美好艺术体系的探知,还能在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创作背景的同时,提升个人审美修为,丰富内心的情感和想象空间。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加强音乐和文化的关联性教育,通过师生之间积极开展对话、培养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为音乐所构筑的美好空间和环境氛围当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麻晔斐.浅议影响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的几个因素[J].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7):187-188.

[2]史洪敏.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0 (11):276-277.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教学的基本策略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谈小学音乐课堂游戏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