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儿童诗歌教学实效性研究
——以云南省临沧市马台乡南糯小学为例
2016-02-03李雪华李永侠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临沧677000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云南景洪666600
李雪华李永侠(.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云南 景洪 666600)
农村小学儿童诗歌教学实效性研究
——以云南省临沧市马台乡南糯小学为例
李雪华1李永侠2
(1.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临沧677000;2.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云南景洪6666100)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受到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征的制约,因此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诗歌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塑造和培养儿童基本文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小学生审美的重要手段。农村小学在儿童诗歌教学中即没有发挥好诗歌的教育作用,也没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以云南省临沧市马台乡南糯小学为例,结合该校儿童诗歌教学现状并有针对性地从学校、教师及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以期教师能在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儿童诗歌的教学,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儿童诗歌;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受到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征的制约,因此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诗歌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塑造和培养儿童基本文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小学生审美的重要手段。农村小学在儿童诗歌教学中即没有发挥好诗歌的教育作用,也没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效果也不明显。本文以云南省临沧市马台乡南糯小学为例,结合该校儿童诗歌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从学校、教师及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以期教师能在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儿童诗歌的教学,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校层面
(一)加强教学硬件设施建设
临沧市马台乡南糯小学的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儿童诗歌过程中受到种种现实条件的制约,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讲授、背诵为主相对简单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也很难体验到诗歌中的美。学校应给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在现代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儿童诗歌教学中缺乏情境体验的弊端,可以打破课堂四十分钟的限制,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歌优美的意境中遨游。图书室是知识的海洋,学生除了学习课本中的诗歌外,还可以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开拓视野,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在学习课本上的诗歌或开展各种儿童诗歌活动之前,学生可以到图书室查阅资料,让课堂学习更精彩,活动内容更丰富。多媒体教室和图书室的学习氛围,本身就是一种美。
(二)提高教师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作为教师要有很高的专业素养。而马台乡南糯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现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困难,老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年轻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薄弱,给予学生的指导和启发不到位,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面。学校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多学习的平台,比如参加培训班或继续教育等机会进行学习,还可以与知名教师交流教学心得与经验来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也可多订些关于教法和教育理论的书籍和期刊,让教师课后阅读,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二、教师层面
未来的课程改革至少要在两个方面整合:一是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整合,二是知识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整合。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在工作中完成这两个方面的整合,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多方面教学因素的有效结合。
(一)兴趣与效果兼顾
兴趣的激发是诗歌学习的首要任务,要使学生对儿童诗歌的学习感兴趣,教师必须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材中所选择的插图往往色彩鲜艳,与文本内容有相关联系而且丰富多彩。充分利用儿童诗歌文本中的插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儿童诗歌的有效手段。欣赏插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而且也可以避免学习中枯燥乏味,消除审美疲劳。借助插图理解诗歌大意,把插图与诗歌内容、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体会诗歌美、插图美,从而更深地体悟生活美。小学语文中的儿童诗歌所描写的情景都是儿童在生活中能遇见的或能参与的。结合这个特点教师在在教学中,一定要联系儿童日常生活,结合儿童的生活体验,将诗中的画面、情境回归生活,才能将诗歌的情感自然地表达。
(二)吟诵与创作并重
华兹华斯曾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赏读理解诗歌大意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诗歌的意境中,进行情感体验,即所谓“见文生情、情之所至、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让诗文的情感内涵与学生的内心体验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诗歌教学中,可根据诗歌的风格特点,选用适合儿童情趣、感情基调与诗歌情境相适应的乐曲来进行配乐朗读。配乐朗读能使读者更快地步入情境中,能更好地调节情感。“情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再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诵读是对语言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儿童诗歌语言简短优美、节奏分明、音律和谐,读起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朗读能打开孩子们想象的大门,将孩子们引入诗歌童话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后的写作和课堂中的即兴创作,都是有意义的诗歌学习的体现。诗歌教学非常适合于读写结合的训练,既可以为课文中的诗歌续写,也可以整篇仿写,也可仿写某一节或某一个句式。
三、学生层面
(一)身临其境,到大自然中寻找“诗情画意”
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就会欣喜地感受到“但肯寻诗便有诗”,发现大自然中无处不蕴藏着的美。在《春的消息》学习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郊外踏青,寻找春的足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春的到来,加深学生对《春的消息》这首诗歌的理解与体会,也可将自己亲眼看到的春记录下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春天的美。
(二)加强课外阅读,增强美的体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学生思如泉涌,就要不断地加强学生的积累,就必须加强儿童诗歌的课外阅读。离开课外阅读,诗歌教学就失去了后劲。为了加强学生儿童诗歌的课外阅读,学校根据情况专门开设课外阅读课,而在班级内组织建设班级图书角,开展课后阅读活动。这样学生可以阅读到许多课本以外的诗歌,了解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增强审美体验,拓宽视野,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J].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李方晴,姜晓华.美育与学校教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