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告别》奏鸣曲的分析与演奏探讨

2016-02-03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北方音乐 2016年9期
关键词:奏鸣曲贝多芬

赵 靓(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贝多芬《告别》奏鸣曲的分析与演奏探讨

赵靓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贝多芬在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作品对整个音乐界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57年,但在音乐史上,他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不朽的篇章。不仅如此,他在维也纳古典乐上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人物,是真正的音乐大家,被后世的人称作“乐圣”以及“交响乐之王”。《告别》奏鸣曲作为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音乐发展的巅峰时期,以当时社会为背景,情感极其细腻,表达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本文将通过对贝多芬《告别》奏鸣曲的演奏进行分析,来进一步探讨这一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温情。

【关键词】贝多芬;《告别》奏鸣曲;创造背景;篇章特点

贝多芬是在继巴赫之后又一位站上音乐创作巅峰的天才。他先后受教于莫扎特、海顿这些有着卓越成就的音乐家,并且在各位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在音乐创作上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以极高的音乐天赋,为世人留下了一部部佳作。

一、《告别》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贝多芬在创作《告别》奏鸣曲时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感谢那些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因此,在他这一作品中包含着深情与感激。在当时,贝多芬所处的国家爆发了战争,社会局势动荡不安,而他作为一个音乐创作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生活举步维艰,需要别人给他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随着战争时间的不断延长,战争局势也逐渐出现了白热化的现象,那些曾给过他帮助的人,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从维也纳离开,到其他地方避难。而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创作者,它表达谢意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然后创作出来赠与友人。后来,随着战争的逐渐平息,那些曾经离开的人也都回到了原来生活的地方,贝多芬的情绪也开始从对友人离开后的牵挂转变到看到友人重新归来后的喜悦。随之,一首完整的《告别》奏鸣曲也就诞生了。总的来说,这一首奏鸣曲分为三个乐章,分别创作于不同的阶段,描述了贝多芬在经历过与友人离别又再度重逢这两次感情波折之后的心情,是所有情感最真实的写照。

二、《告别》奏鸣曲的演奏特点

为什么每一首音乐都会有它独有的韵味呢?不仅仅是基于它的创作背景不同,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每一首音乐都有它独有的演奏特点。

(一) 第一乐章演奏特点分析

第一乐章贝多芬主要表达的是要与友人离别时的愁绪,虽有分别的不舍,但也包含着对友人曾经给予他帮助的感恩之情。在这一部分乐章中主要的感情基调以柔和为主,在音调上没有太大的起伏,但却把自己心里对友人那深深的祝福都倾注其中。

正是由于这样的基调,在第一乐章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特别注意心态的平和,切不可心浮气躁,使演奏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完美地表现出贝多芬在创作这一篇章时的心情。同时,演奏者在弹奏的过程中,要真实地将自己带入到这种情感中,切身体会到这种告别带给当事人的感受,这样才能保证最佳的演奏效果。总的来说,在第一乐章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有较好的协调能力,注意左右手的配合要默契、流畅,还要把握整个演奏过程的连贯性,尤其是在进行交叉演奏的时候,要注意对力度和速度的把握,使听众在听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告别时的各种情绪。

在进行第一乐章演奏的过程中应注意下述要点。首先,要注意引子最初右手的三个四分音符的动机。其次,要控制右手B音和降B音之间的关系,不要有连线。因为B音和降B音的动机是不同的。再次,19第一拍是Sf音量,后面的是P的性质。在演奏的过程中应控制好右手的节奏感,整个过程要连续。最后,94全音符的和弦的动机是显著增大的,因此必须要坚持到底。此外,197整个段落在演奏的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速度,以便体现出力度的变化。而且,在弹奏的过程中应确保动作的连贯性。

(二)第二乐章演奏分析

第二乐章对整首《告别》奏鸣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告别之后悲伤情绪的深化,又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在第二乐章中,整个乐章弥漫着一种不安宁的气氛。用一个“疑问”的音调为核心,以孤独和怀念的情绪作为过渡。

第二乐章中,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有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因此,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把握好情感的变化,及时转变自己的情绪,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保证弹奏过程的连续性。同时,作为整首奏鸣曲的转变环节,还要注意在最后进行收尾的演奏时,自然地转接到下一乐章。

在第二乐章演奏的过程中,应注意下述要点。首先,1主题音调是带有较强情感的,是弱的性质。其次,14注意最后的四个音,这四个音要产生连音的效果。最后,15要采用多种奏法,自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此外,21再现部要体现出七和弦的用途。

(三)第三乐章演奏特点分析

第三乐章与第一乐章在表达情感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它主要描述的是作者与友人再度重逢时的喜悦心情,乐感明快。虽然是战争年代,但由于作者自身那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并没有过多地抱怨当时社会带给他的悲苦生活,而是平静地面对与友人的分别,将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感激之情都化为一个个灵动的音符,谱写成一首首优美的乐章,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音乐财富。

因此,在进行第三乐章演奏的时候,演奏者要及时地从前两乐章中的情绪中跳转出来。由于乐章的基调开始逐渐向明快转变,就需要演奏者在弹奏的过程中注意一些音符的紧凑性与连贯性,保持情绪的高涨,从而使这种欢快跳跃的节奏可以准确地表现出来,最大程度地感染听众。

三、总结

贝多芬是音乐创作史上的一个神话,虽然他在音乐创作之路上经历了重重的磨难,甚至失去了听觉,但他并没有选择向命运屈服,而是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依然坚持在音乐上创作。不论你做的是什么,你都要有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勇气,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周婧琳.钢琴奏鸣曲《告别》作品81a演奏分析[J].音乐大观,2013(21):146.

[2]陈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告别》的演奏曲式及音乐性格探讨[J].音乐时空,2015(5):68-69.

[3]高菁菁.贝多芬标题性钢琴奏鸣曲之初探——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告别》第一乐章分析为例[J].北方音乐,2015(2):57-58.

猜你喜欢

奏鸣曲贝多芬
手机上的奏鸣曲
亦远亦近贝多芬
月光奏鸣曲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春天的奏鸣曲
大笨狗酷比多
——贝多芬和钢琴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饥饿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