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练声问题分析

2016-02-03

黄河之声 2016年3期
关键词:练声声乐技巧

刘 杨

(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声乐教学中练声问题分析

刘 杨

(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摘 要: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发声训练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学生们通过嗓音拟合乐器逐步从技巧和心理相结合,建立正确的声音体系和饱满的演唱情绪,使得发声方法更加适应表演的需要。声乐教学尤其要注重表演内容和方法的多样化,不同的歌曲不同的人要采用的技巧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学生们在练声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歌曲的不同加强发声方法和技巧的练习。

关键词:声乐教学;练声技巧

发声练习是声乐教学学生掌握科学歌唱方法的基础,它将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演者的声音、音域、歌唱水平往往是评价一个声乐作品的关键。为了完美地演唱歌曲,每个表演者都要在舞台上表现完美的出声乐演唱,使每一个音符经过表演者尽善尽美地控制得到流畅、灵活而弹性的声音。在此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们如何科学地运用自身的发声器官和机体功能适应歌曲所需的表演动作和能力,教师通过科学地矫正学生们发声方法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和错误使得学生们的声乐表演的音色统一、圆润、明亮。虽然演唱的目标并不是使声音达到尽可能的完美,但是它却是让一部声乐作品完美地表现在观众面前的最好的方法,而这种表现形式却需要学生们在日常训练生活中进行不断地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如何在系统性的声乐教学提高学生们练声的质量,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从思想上重视练声教学

通常情况下,每堂声乐课都是以练声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在学生们心里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练声就是一个形式单一,枯燥无味的形式而已,到后期大家都不重视课堂开始的练声教学,使得学生们的声带在未完全打开时唱歌,很容易出现声音低、跑音等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重视练声这一过程,告知学生们练声是声乐教学中重要的部分,是建立稳健的声音体系和舞台形象的关键,使学生们对练声教学处于兴奋状态。如果学生们在歌唱时处于消极状态,演唱和发声都不能达到应有的力度和共鸣,而学生们处于兴奋状态时,易于接受其他事物甚至有可能超常发挥,在生理上腔体通畅,面部表情投入富有美感,声音轻松自如。使得整个声乐表现过程中充满弹性,从里向外的舒展,不做作和僵硬。所以,在教学初期,声乐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学生们说明要对练声过程积极参与,还要对学生进行兴奋训练,仅凭简单的微笑启发是不够的。

二、不断强化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

在教学初期,师生们都在不断地强调发声方法和表演技巧导致后期就逐渐减少了方法技巧的教学,尤其是当学生能够完整地表现几个声乐作品之后更多的心思花在曲子上之后,师生们就更加不愿意继续教授和掌握其他的方法技巧。因为学生们只掌握了基本的方法技巧,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声音问题,除了自己已经掌握的那几首声乐作品之外,表演其他的声乐作品之外自身又出现了闷、压、不圆润等问题。在教育学上,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由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是有局限和阶段性的,学生们成长过程中获得新的认知和理解必须要以原有的认知和理解为基础。即使这个新方法技巧被学生强制性的留在脑海中,也只能是片面的含义,老师用很长的时间把方法和技巧全部硬性地灌输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学生们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完全接受。所以教师们在练声过程要根据学生们的接收程度合理地控制好教学进度,使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音都要发挥精准,针对学习程度低的学生要不断地提醒他们要将所学过的方法技巧运用到练声过程中,针对学习程度高的学生要求他们在练声时可以突破训练掌握变化声音的应用,让练声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带着不同的目标进行学习。

三、练声内容与方法要多样化

学生们在声乐练声中总感觉到很乏味,原因之一就是内容枯燥单一,两三条练声曲往往要不断地练习两年时间,即使是再优美的旋律都会让人感到厌倦,唯一改变的方法就是教师们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多考虑。首先,练声教学内容要因人而异。如声区较为统一、水平较高的教师可让学生学习琶音,初学者以下行音阶为主。其次,练声要因歌曲而异,教师要根据当堂课所教学的曲目选择适合的练声曲。比如曲目中开口母音较多的采用含a母音的练声曲,曲风较欢快跳跃的则要增加跳音练声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开始的练声曲就能明确今天所学的曲风,目的明确,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再次,练声形式要多样化。练声曲并不一定都要由固定的旋律的母音练习,只要教师将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运用得当,比如小声哭泣、高声读书、某段优美的曲目等都能成为练声的内容。同理,练声方法的选取也要多样化而不拘泥于传统的练声曲。

四、练声中忌被声乐术语所迷惑

声乐教学里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如喉咙打开,声音的高位置等,这些术语对学生们的练声有很大的帮助,但我们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喉咙向四周撑开和声音的高位安放。首先,喉咙向四周撑开造成的后果就是喉部不必要的紧张,造成声音卡、压,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喉咙打开只是要求喉咽腔、口咽腔不卡紧,使口腔中能够自由发挥出共鸣的作用,而非过度地让喉咙向四周撑开。另外,声音的高位置不是声音的高位安放,声音的位置本身就处在声带上,是声带和空气的对流产生出来的,所谓的歌声似乎集中在眉心处只是运用歌唱方法产生的效果,这需要声和气配合得恰到好处。如果学生在日常的练声训练中过于追求高位会使得学生所有腔体不能处于正常的位置,声带和挡气动作都不能正常的进行,出现漏气、发虚,严重者还会出现声带张力降低,歌唱能力减弱。这些都与我们在字面上理解的意思大相径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严格地向学生们解释清楚,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 喻宜萱.声乐学习的几个重要问题[J].北方音乐,2005,01.

[2] V·A·克里斯蒂.学习声乐的重要基础[M].华乐出版社,2003.

[3]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 陈春.练声中不可忽视的语言因素[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猜你喜欢

练声声乐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浅析成人声乐教学中发声训练的方法
浅谈声乐训练中练声的方法及作用
指正要有技巧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谈声乐教学中“练声”的重要性
声乐诊疗室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