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责任使命 贡献“三有作品”
——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对央企新闻工作的启示
2016-02-03俞国明
□ 俞国明
牢记责任使命 贡献“三有作品”
——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对央企新闻工作的启示
□ 俞国明
央企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集中、系统地阐述新闻舆论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为中国石化等中央企业舆论新闻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48字责任使命”是总要求
习近平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这是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央企新闻工作者的必须遵循。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15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40万亿元,营业收入超过20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近1/3,上缴税费超过两万亿元,约占全国税收1/5。在这么庞大的经济体系中从事新闻工作,是“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延伸。
中国石化报社提出“政治家办报、职业报人办报、石化人办自己的报”。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体现了政治家办报的要求,体现了“党性原则”,是包括央企新闻在内的一切新闻事业的核心、灵魂。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是要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党组保持一致,在实践中贯彻中央的决策、党组的部署,特别是在面临重大挑战的关键时刻,要有坚定的立场,能准确无误地传递党的声音。
“职业报人办报”契合“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要求。这些要求,既点明了媒体需要展现的历史作用,也体现了媒体人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对央企媒体而言,就是要团结和鼓舞员工,要培育和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石化人办自己的报”体现了中国石化媒体等央企媒体与社会媒体的差异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央企媒体就有着不同的含义。中国石化董事长王玉普提出,中国石化的中心是“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局就是“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中国石化的媒体人“办自己的报”,就要有自己的使命,紧扣中心和大局,努力成为有显著识别度的专家型编辑、记者。
“三个都要”是总目标
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做到爱党、护党、为党;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总结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同样,中国石化的媒体,要体现党组的意志、反映党组的主张,维护党组的权威;要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组的要求和部署,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丰富百万职工精神世界,增强百万职工的精神力量,“千方百计把党组的声音传递到包括海外干部职工在内的所有干部职工,千方百计形成中国石化的统一意志、统一力量,千方百计把党组的号召变成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针对“看齐意识”,习近平强调,要“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中国石化,王玉普也多次强调,要敢于喊出“向我看齐”。党组、各级领导班子、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敢于喊出“向我看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带头转变观念,带头强化担当,带头增强本领,带头廉洁从业,带头从严从实,带领干部职工创出一片新天地。媒体工作者既要宣传好“向我看齐”的正能量,也要当“向我看齐”的实践者,敢于发声,敢于担当,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九个创新”是手段
习近平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创新是手段,传播效果是目的。从2009年开始,中国石化报社提出中国石化的新闻媒体要推进“新型表达”“新型写作”。打破原有文体的约束,以传播实效作为主要标准。多写短文章,少写大块头,便于阅读。段落要短,语句要精,句子结构多变化等。进一步强化读者意识,改进文风,创新写作,追求传播效果最佳化。
与此同时,加紧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的传播手段,面向特定读者群,突出时效性,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企业和员工风采。真正做到以团结稳定鼓劲的正面宣传为主,切实增强央企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有作品”是关键
传播要有效果,好的作品是关键。习近平强调,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多年来,中国石化新闻媒体坚持“走、转、改”,走基层让企业新闻报道接地气,转作风让记者队伍得到锤炼,改文风使企业新闻更为鲜活、耐看。
新闻的思想是记者和编辑的思想,央企的新闻工作者,只有站在国家的高度,行业的高度,才能发现新闻的本质和本真,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并引领热点,实现新闻的社会价值。
新闻的温度是新闻接地气的程度、与基层紧密联系的程度。基层是新闻的富矿,到现场、到一线去发现新闻,倾听企业和员工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记者写出的报道才有底气,才能拉近媒体与读者的距离,才能增强央企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新闻的品质是新闻的品味和质量。这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既有高明的眼界去发现新闻,又有高明的手段去展现新闻。对中国石化的新闻工作者而言,一件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既有上情下达的作用,又有下情上达的功能;既能对内增强凝聚力,又能对外提升企业影响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与中国石化报社类似的央企媒体读者群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密切了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民众等各方面的联系,企业的影响范围溢出国界,使得关注企业发展、意欲从企业媒体获知信息的读者越来越多。这种形势下,“服务有需求的人,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成为央企媒体的重要任务。这也对央企媒体从业人员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他们不断练就过硬本领,提升新闻专业素养和行业专业素养,拓宽视野和胸怀,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展示企业风采,弘扬社会正气,壮大主流舆论,让央企新闻媒体成为传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和道德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