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音乐会活动研究(1933-1937)
2016-02-03张汉华
张汉华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抗战初期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音乐会活动研究(1933-1937)
张汉华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20世纪30年代,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简称“音教会”)为普及和推广新兴音乐文化,在江西省进行了系列音乐会活动。音乐会活动共持续四年时间,内容以西洋音乐为主,从音乐质量、音乐会规模、持续时间及对民众影响等方面,同期的其他地区音乐会都无法与之相比。本文将综合《音乐教育》杂志内容,从音教会成立背景、音乐会实施方案、节目分类、代表团体等方面入手,在音乐会的形式、内容以及影响上展开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 抗战初期; 音乐会; 音乐传播; 学校教育
民国时期,江西省成为普及新音乐的试点省份,由此省政府成立了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下文简称“音教会”),其下设的管弦乐队成功举办过多场音乐会。音乐会是伴随着西洋音乐传入中国的一种被群众广泛接受的音乐表演形式,作为音乐教育普及和推广最为有效的办法,音教会不遗余力地维持着音乐会的举办。音乐会共持续了四年时间,从音乐质量、音乐会规模或持续时间,同时期中国其他地区的音乐会都无法与之相比。
一、音教会创立背景
1912年民国建立,学校教育受到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初具规模。1933年,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熊世辉认为“音乐有移风易俗、潜移默化之功”,可达到“振发民族精神,涵养爱国爱乡思想”之目的①,组织创办了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及附属教育厅。由音乐家程懋筠先生拟定方案,时任教育厅厅长程时奎提交方案并通过,该委员会于同年3月7日正式在南昌成立。
江西省推行音乐委员成立之时,程懋筠先生为主任委员,萧有梅(声乐)、李中襄(钢琴)、李德剑(小提琴)、徐庆学、黄光斗、王易(作词)、王荀香(声乐)、王家琼(钢琴)、陈蒙等人为委员,裘德煌(戏曲)、萧而化(理论)、陈景春为录事、王溥荣为干事、杨德易为视察员,均在1933年3月入职②。江西省音教会虽为地方性质的音乐组织,但人才济济,委员会成员许多具有海外留学经验,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人才。如程懋筠,曾留学日本东京东洋音乐学校:萧有梅曾留学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陈蒙在日本音乐学校师范科毕业:王家琼曾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师范科:王家琼在上海国立音专学习。
为适应音乐发展需要,江西省音教会于1933年4月创办会刊《音乐教育》,定期刊载音教会的活动情况,其封面如图二。音教会还成立许多下属组织:钢琴部、提琴部、口琴部、戏剧部、合唱部、音乐研究部等,并组建江西省第一支管弦乐队,举办各类精彩的音乐会活动。
二、音乐会概述
音乐会是音教会活动的重中之重,涵盖中、西方两大领域作品,但以西洋音乐为主。举办音乐会的目的,为推行大众音乐教育、推行学校音乐教育,同时也起着重大节日庆贺和欢迎重要人员等作用。表演形式也涵盖了独奏、重奏、合奏等。
1933年10月10日晚,《音乐教育》杂志刊载了第一场“纪念国庆音乐演奏”音乐会,地点为教育厅大礼堂。此场音乐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来自学校的合唱曲目——南昌女中《国庆歌》、南昌师范《军歌》,也有钱会寳先生的提琴独奏,李敏芳女士的钢琴独奏;以及民众音乐训练班的音乐表演节目。
之后音教会举办了大量的音乐会,1934年9月20日南昌露天湖滨音乐堂③建成后,音教会每周举行公开音乐会,观看群众多达数千人,活动一直持续到1938年湖滨音乐会堂在日军轰炸中损毁。
音乐会活动持续了四年时间,既有在葆靈女子中学、豫章男子中学、助产学校等教会学校,或励志社、益群社等固定地点的演出,也有外出的音乐会巡演。
而音乐会的主题,也分为固定的节日庆贺、湖滨音乐堂定期演出,以及非固定的欢迎中华社社员、欢迎各省教厅长、欢迎华北战士、欢迎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等晚会表演。
三、音乐会演出人员分析
中国同期的管弦乐队,有上海工部局乐队、哈尔滨铁路管理局交响乐队,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乐队的成员基本为外国人,而非常难能可贵的是江西音教会的管弦乐队所有表演者均为中国人。并且音乐会的演出人员,既有音教会成员,也有来自民间的音乐人。
(一)音教会成员
音教会的管弦乐队作为团体参与音乐会演出,成员最多达到20余人。管弦乐队每两周一次定期举办音乐会,听众可达数千人。为向民众特别是学生普及西洋音乐知识,乐队常在葆靈女中、临川中学等学校演出,并通过广播举办音乐会④,争取普及更多的人群。该乐队坚持定期演出了四年,对西洋音乐在江西的推广、音乐教育在江西的普及有着巨大的贡献。现将管弦乐队成员名单有:指挥:程懋筠;第一小提琴:李绍周、赵年魁、魏沃能;第二小提琴: 魏自忠、宴即曙、邓雅;中提琴:钱曾宝;大提琴: 张贞;重低音提琴:王家齐;钢琴:缪天瑞;长笛:黎筱宝;第一单簧管: 王艺之;第二单簧管:罗志清;第一洋号:陈兆云;低音洋号:程贤惠;三角铁:三角铁;小鼓:前人;大鼓: 帅文斌
音教会中的个人表演者多为音教会的委员,包括钢琴演奏家王家琼、女高音演唱家王荀香、大提琴演奏家李元庆、小提琴演奏家赵年魁等。
(二)民间音乐人
民间音乐人或团体也在音乐会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如裘得慈表演的平剧,陶端梅、姜华英、长孙先生夫人、孔格矩等表演的昆曲;也有宝龄女子中学、豫章男子中学、南昌女子中学等校园的合唱队。另外上海中华口琴会来赣时期,还与音教会合办了一场以口琴为主的音乐会。
用已优化好的 ddPCR方法进行重复性试验。在20 μL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 μL稀释好的模板,重复3次ddPCR 试验。
四、音乐会节目整理
通过收集整理留存的音乐会节目单,节目类型大致分为合唱、独唱、钢琴、提琴、口琴、管弦乐等,并结合音教会的工作报告,先整理综合所有的音乐会节目如下。
音乐会节目可分为西洋音乐与中国新音乐。由于音教会的目的是为普及推广西洋音乐,故西洋音乐占了音乐会内容的很大比例。声乐有歌曲马孔纳《梦之歌》、舒曼《sunny ray》、舒伯特《圣母颂》、古诺《幽静的海滩》、霍恩海牙《忆儿时》、弗朗索克《月下独酌》、格里格《卡农》;歌剧选段古诺《幽静的海滩》、霍恩海牙《忆儿时》、弗朗索克《月下独酌》、格里格《卡农》。器乐有钢琴独奏贝多芬《小奏鸣曲》、《Sonata》、莫扎特《梅里埃》、舒伯特《Improptn》、《军队进行曲》、《moment musical》、《瞬想曲》、采尼奴《维也纳进行曲》、德沃夏克《幽默舞曲》、星丁格《春声》、格里格《挪威的婚礼行列》、海顿《小夜曲》;小提琴独奏勃拉格《安琪儿夜曲》、瓦格纳《汤霍伊奎进行曲》、舒曼《农夫歌》、《梦幻》、古诺《浮士德》齐尔品《Nocture》、奥索格斯基《西班牙舞曲》、柴可夫斯基《抒情的 》、马斯卡尼《乡村骑士》、H.Wieniaws《Dndziarzs》西门勒蒂《牧歌》、兰格《花之歌》、贝多芬《梅里埃》、德沃夏克《母亲告诉我的歌》;大提琴独奏奥芬巴哈《小风笛曲》、舒曼《梦》、许伯德《摇篮曲》、玛丽《金婚式》。合奏室内乐《C调三重奏之终曲》、《陆军进行曲》、伊多曼《声自南来》贝多芬《波罗内斯舞曲》、海顿《交响曲之终段》、特代沙克《幽默曲与家乡故人》、莫扎特《第三六重奏》;管弦乐奥芬巴哈《船歌》、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比才《卡门》、威尔第《茶花女》、爱特瓦特斯特劳斯《圆舞曲》、吕斯基《梅奴埃舞曲》、赞美力克《威尼斯人狂欢曲》、纳弟亚《西班牙舞曲》、苏斐《巴格达之会长》、苏白《诗人与农夫》、箴美克力克《格林岛之甜歌》、格里格《滑稽的小夜曲》、鲁波夫斯基《东方舞曲》、伊拉底尔《白鸽舞》、罗西尼《在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
西洋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声乐由艺术歌曲及歌剧咏叹调组成,器乐类中的乐器种类则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钢琴和弦乐,大致可以分为独奏与合奏,独奏主要是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合奏则有室内乐重奏与管弦乐重奏两种。
相较而言,中国新音乐类的节目所占比例较低,主要以声乐为主。20世纪30年代我国器乐创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器乐发展缓慢,声乐作品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流。戏曲类节目有平剧《硃砂痣》、《捉放曹》、《别官》、《太真外传》、《教子》、昆曲《游园》、《芳草美人曲》。声乐独唱赵元任《也是微云》、萧有梅《年》、《问》高中立《怀乡曲》;合唱《国庆歌》、罗家伦《军歌》、戴季陶《国旗歌》、刘清徐《全国运动会歌》、程懋筠《党歌》、《抗日军歌》、惠风《到前线去》、罗海沙《沙场志士歌》、周淑安和声《佛曲》、程伯应《复兴歌》《救国歌》《青年服务团团歌》、熊主席《血汗歌》、音教会音乐组员《送别歌》《欢迎歌》。器乐节目南胡刘天华《空山鸟语》、《月夜》;口琴《卡门》、《女神舞》、《快乐的铜匠》、《爱丽丝小姐》、《凯旋进行曲》、《阿弥陀佛》、《慰劳忠勇卫国的剿匪将士》。
戏曲作为国粹,虽然音教会以推行西方音乐为主,但从平剧和昆曲的节目设置上,仍可看出音教会对传统戏曲教育的重视。声乐作品有独唱与合唱,独唱曲目较少,但表演次数却是最多的。赵元任的《也是微云》、萧有梅的《问》,都是突出反映了“五四”精神,是此类题材中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小型合唱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此种曲目数量最多,由程懋筠先生创作的《国民党党歌》更是作为音乐会的固定开场节目。
器乐有南胡和口琴。《空山鸟语》、《月夜》都是刘天华先生优秀的代表作。而口琴作品的数目之多,是由于上海中华口琴会的演奏晚会都以口琴音乐为主。
总结
江西省音教会的音乐会活动,对江西省乃至全国的音乐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西洋音乐的发展进程。现在回顾当时举办的音乐会,不单单是一种表演而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在史学方面,这些音乐会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重要一部分,研究这些音乐会的内容,我们可以以小见大,将民国时期的江西音乐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联脉络更加清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学术方面,当今的音乐史研究学者往往进行全国范围的、综合性的研究,这些研究能让我们了解宏观的音乐史历程,但是不同地区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常常忽略区域性的近代音乐研究,特别是在江西南昌,政府成立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并将音乐会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传播媒介,所取得的硕果不应被埋没在历史的车轮中。最后在社会价值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举办音乐会,对于民众在西洋音乐的普及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同时还丰富了南昌的城市音乐文化,使学校音乐教育与大众音乐生活更加紧密的相连。
注释:
①《本委会成立经过》,《音乐教育》1933年第1期,第72页.
②《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职员一览》,《音乐教育》1933 年1卷2期,第90页.
③《湖滨音乐堂兴工建筑由顺昌隆包工工价四千元十五开工八十个晴天完成》,《江西民报》1934年4月1日,第八版.
④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编《本会二十五年度第一学期音乐会历》,《音乐教育》1936年第7期,第108页.
参考文献
[1]《音乐教育》[J].南昌:1933-1937.
[2]《江西民报》[N],南昌:1934.(04),:8.
[3]汪毓和.《中国近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6.
[4]国华.《缪天瑞音乐贡献评述》[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6]孙济南.《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纪年》[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10
[7]祁斌斌.《1937年以前中国期刊音乐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博士论文.
[8]林媛.《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9]赵晗.《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会刊<音乐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硕士论文.
作者简介:张汉华(1992-),女,土家族,湖北省利川市人,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