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影视剧跨文化传播力的有效路径

2016-02-03文/于

传媒 2016年23期
关键词:影视剧跨文化受众

文/于 萌

提升影视剧跨文化传播力的有效路径

文/于 萌

近年来,随着《木府风云》《舌尖上的中国》《熊出没》《甄嬛传》《琅琊榜》等国产剧在国外的走红,“中国故事”正吸引着全球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尽管国产影视剧还没有进入大规模“走出去”阶段,但已经打破西方国家文化垄断的局面,开始塑造中国文化形象,在实现国产影视剧输出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外影视作品也大肆涌入国内,尤其是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化输出尤为成功,与之相比,我国影视剧的输出未免相形见绌。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力,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更新传播理念,注重文化融合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话语权,导致文化输出差的普遍存在。作为文化产品,影视剧属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也是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全媒体时代,全球文化多元性、开放性特征日益鲜明,所以我国影视剧在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树立现代化传播理念,注重文化包容与融合,在尊重彼此差异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话,提高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力。影视剧跨文化传播要形成文化自觉,就是在深入了解自身文化并广泛认识其他文化的前提下,明确自身地位,取长补短,构建多种文化共存、和谐发展的局面。

本质上来讲,中国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提高,国际交流也越来越多,而影视剧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和情感表达,但由于语言差异性,使传播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更新传播理念,注重文化融合,提高影视剧跨文化译制水平,才能推动中国影视剧真正实现“走出去”。如,2015年正式启动的“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促成了中国广告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与美国A+E电视网公司、约旦中东传媒公司展开影视剧译制领域的合作,成功推出了《南海一号》《水脉》《西藏天空》等多部影视作品,并在影视译制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2016年,在“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的推动下,蒙古电视台向我国列出了希望译制的25部影视剧名单,巴黎中国电影节创办主席高醇芳成功地将我国30多部最新电影译制成法语版进行跨文化传播。可以说,中国文化艺术已经开始迈向世界,国际化水准日益提升。

重构传播关系,注重协调互动

全媒体时代,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双向性特征日益鲜明,信息反馈环节增多,非线性传播逐渐成为主流模式。但受众在影视剧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转变与地位提升,又进一步打破了以往传者本位的局面,受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尤其是在新的传媒语境下,网络媒体、移动终端不仅可以作为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核心媒介,也成为受众社交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微信、微博、豆瓣等社交网络媒体上,受众围绕影视剧展开的话题讨论不仅能充分实现他们的个性化情感表达,而且能够有效满足他们寻找群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国际营销,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最终推动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高效实现。基于新媒体互动性、开放性强的特点,受众之间以“趣缘”为纽带形成网络社区展开话题讨论,以强化影视剧人际传播的扩散效应,从而带动传播的热度与人气,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佳化。例如,不同于《甄嬛传》在美国的“闭门羹”,国产电视剧《琅琊榜》在“走出去”之前就已在美国知名字幕组网站My Drama List和Viki上借助口碑营销实现了病毒式传播。在北美最大的亚洲电视剧网站viki. com上,有近5000粉丝追看该剧。在受众的互动讨论中,出现了对《琅琊榜》一边倒的好评,这在国产电视剧中是非常少见的。可以说,《琅琊榜》通过传播关系的重构,达到了与受众的协调互动,实现了由“拿来主义”向“自主创新”的转变,对国产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塑造传播符号,强化受众认同

影视剧可以塑造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形成色彩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人文符号,进而强化受众认同感,提高跨文化传播力。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需要立足民族传统与文化特色,以国际化视野在作品中植入人类广泛认可的共性元素和普适价值,以构建认同基础与话语空间。不管是韩剧的成功,还是美剧的流行,两者在内容生产和题材选择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那就是较好地平衡了地方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有效强化了国际受众的认同感。

以韩剧在国内形成的现象级传播局面为例,在其跨文化传播的影视剧中,韩国文化中“儒学治国”的思想,善良、勤俭、谦卑的审美理念,与我国儒家思想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双方的文化接近性使得韩剧塑造的文化符号更容易引发国内受众的情感共鸣,为其成功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不同于韩剧,美剧所传递的是代表西方文化的伦理思想、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与中国文化观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了消除东西方的文化隔阂,美剧经常会融入人类普遍接受的真善美价值观,以爱情、亲情和友情为情感纽带进行文化输出,这也是美剧得以在全球流行的重要前提。例如,在《生活大爆炸》中,许多就餐情景有着浓厚的中国色彩,这就有效拉近了与中国受众的心理距离,强化了文化认同。还有《纸牌屋》的第二季,为了维持中国受众的忠实度,大量融入中国元素以吸引受众关注。这些提升影视剧跨文化传播力的途径,都为我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丰富故事题材,提高制作水平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许多故事对国外受众也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如知名的历史故事“木兰代父从军”,就获得了美国迪斯尼公司的青睐,先后推出了《花木兰》系列动画片,最后赚取了20多亿元的票房收入,并使花木兰成为西方受众心目中的东方女性形象。还有在国际电影票房上取得较大成功的《卧虎藏龙》,这部电影非常好地呈现了中国的武侠文化,赢得了西方受众的广泛好评。由此可见,我国影视剧创作必须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善于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题材。

此外,在影视剧制作过程中,相关创作人员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受众的价值诉求。例如,花木兰在国人心中是一个孝女和英雄,但在西方受众眼中却是一个为两性平等而大声疾呼、勇敢抗争的女权主义者。不难发现,同一故事题材蕴含着多元的价值诉求。所以,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影视剧,其创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群体特征,在影视剧创作时做出最佳的价值选择。

当然,影视剧创作人员也要善于结合国内外形势,制作能够发出中国声音的影视剧,提高影视剧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能力。这里所说的国际表达,不是简单地将影视剧由中文翻译成英文,而是要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叙事策略进行传播。如一个在美国流行的影视剧,并不一定会得到英国受众的认可。所以,针对不同国家的受众,创作人员要对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等展开深入调查与研究,并推出不同的版本,提高影视剧在不同国家的跨文化传播力,最大程度地拓展其效益空间。

树立互联网思维,注重国际化营销

全媒体时代,受众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身感官的愉悦,还对影视剧中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全球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新媒体的崛起恰好为我国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方向与新出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只有树立互联网思维,打造立体化新媒体传播平台,注重国际化营销,才能确保我国影视剧的“输出创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当前,营销在影视剧创作与传播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影视剧生产已经由以往的导演本位过渡到制片人本位,再转变为当前的营销本位。比如,美国好莱坞大片在打入国际市场前,都会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包括团队人员选择、故事题材选择、上映时间选择、营销模式选择等,然后根据不同国家的现实情况进行灵活组合,一切围绕扩大该国市场占有率而展开,这对我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影视剧广告和营销成本急剧攀升的背景下,我国影视剧的国际化营销必须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和作用,全面降低营销成本,如此才能实现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总而言之,我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要想实现可持续的“输出创新”,就必须立足国内实际,深耕内容,并广泛学习先进经验,与国际接轨。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力,实现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才能拓展我国影视剧的话语空间,最终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贡献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

猜你喜欢

影视剧跨文化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