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那块“小麦试验田”
2016-02-03汪志
汪志
儿时那块“小麦试验田”
汪志
30多年前,生活在安徽芜湖农村的我最爱听广播,可那时农村穷,哪有钱买收音机,正巧我家门前电线杆上有一个大喇叭,于是,听大喇叭广播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新闻与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等节目我最喜欢,而最爱听的就是“对农村广播”,儿时的那一块“小麦试验田”就是在听了这个节目介绍后实现的。
那是1979年的一天晚上,15岁的我在听“对农村广播”节目时,山东烟台农科所新研制的小麦新品种“烟农15号”引起了我的注意。广播里介绍说,这个小麦新品种麦秆粗而壮,产量稳,最关键的是抗倒伏。
我们老家是小麦产区,种的是冬小表,每年四、五月份收割的前一个月时间,由于正值春夏之交,雨水多,刮风多,因小麦麦秆较高,倒伏现象非常严重,其结果是不仅产量低,而且收割时需用手将倒在地里的麦子先扶起来然后再割,费工费时。更重要的是,麦草利用率低。那时候因燃料少,麦草的利用非常广泛,除当家庭燃料外,还可以编草席、盖草房、喂牲畜等。而倒伏后的麦草在地里腐烂多,颜色变黑,且弯曲,利用率非常低,牲畜也不吃。
听完广播后,我决定搞一块“小麦试验田”,推广这个“烟农15号”小麦新品种。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就给烟台农科所写了一封信。不久,对方回信了。可购小麦良种得要钱,那时候农村最缺的就是钱,我过年的压岁钱只有几角钱,而购良种起步价是5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支出!当我跟父亲提出要钱购买良种推广时,脾气不好的父亲当即骂我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子不好好学习,试验什么小麦,坚决不同意。我只好私下求助母亲,好话说尽后,母亲瞒着父亲东家西家借了5块钱,说借的钱私下用鸡蛋给人家顶账。
不久,小麦良种邮寄回来了。可试验田呢?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全面分田到户,而是分到组,五六户人家以组为单位。父亲当时是组长,当我提出给一块田做试验田时,父亲不同意,好说歹说后,最后他说必须经过小组会大家都同意才行。小组里有一个当兵刚回来不久的叔叔,思想比较活跃,他带头支持这块“小麦试验田”。当年秋天,这个小麦新品种就播下了,虽然只有2分地。
从小麦新品种播下的那天起,我每天都要去地里一趟,看它发芽没有,什么时候能出苗。记得出苗时它与当地的小麦相比要迟几天,但苗壮葱绿。随着小麦的一天天长大,我每天都揪着心,要是试验不成功怎么办?
千盼万盼,转眼间,小麦开始抽穗、灌浆,快成熟了,与当地小麦比,其麦秆要矮三分之一,但壮实,缺点是麦穗比当地小麦稍短些。就在小麦收割的前一个月左右,雨水伴随着大风又一次光临我的家乡,其他本地小麦有近三分之一出现了倒伏现象,而我的这块“小麦试验田”风景这边独好。收割后经称重,由于新品种籽粒饱满,不倒伏,产量高于本地倒伏的小麦15%左右。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年再播种时,我的那个“烟农15号”新品种都被村里村外用本地小麦换走了……
一转眼,这事过去30多年了,好像就在昨天一样,“小麦试验田”影响了我的一生,以至于我后来上的大学是农大,学的专业是农经……
(责任编辑:楚文)
(邮箱:zhouwenji03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