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拉祜族
2016-02-03口述李德学整理俸向东
口述:李德学 整理:俸向东
我记忆中的拉祜族
口述:李德学整理:俸向东
作为拉祜族的一员,我一直想写点东西来记录我的民族,但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一直没有动笔,很是惭愧。近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加上长辈们留给我的一些记忆片段,以求能更详尽地讲述一下我的民族。
我是耿马镇团结上弄抗(村)人,由于父母去世较早,从小就去贺派乡董过(村)和外婆居住。小时候我总是缠着外婆讲关于拉祜族的事情,也幻想着有一天我能像先辈一样娶妻生子,扛着猎枪、拎着猎物满载而归……我外婆活了90多岁,对拉祜族口述历史及各种民歌调子掌握很多,经常传讲给年轻人,遗憾的是我们错失了为老人录下珍贵的影像资料的机会。
拉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是聚居于西南边境的二十六种民族之一,属古代羌人族系,与彝族、傈僳族、基诺族、哈尼族以及纳西族同源。“拉祜”是自称,原意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烤吃虎肉。在拉祜语中,称虎为“拉”,称在火边的烤肉为“祜”。所以,拉祜族通常也被称为“猎虎的民族”。拉祜族自称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普”(白拉祜)和“拉祜西”(黄拉祜)三种。他们除了在宗系和方言上有所差异外,其社会历史、经济形态、语言和风俗习惯基本一致。相较而言,“拉祜普”和“拉祜西”又稍近一些。在古籍文献中,拉祜族被蔑称为“苦聪”、“倮黑”、“木察”、“磨察”、“目舍”、“史宗”、“野古宗”或“小古宗”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拉祜族。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云南境内各支系方言均可通话,大部分词汇与傈僳语相通。历史上无文字,曾以刻木记事、结绳记数。相传“厄萨把文字写在粑粑上,肚子饿时文字和粑粑一并吃进拉祜人肚子里去了”,所以无文字,只剩下自己的语言。1920年后,外国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推行了拉丁字母拼音的拉祜文,因此少数宗教上层和虔诚信徒都识拉祜文,并把拉祜文应用到日常生活中。1950年后,国家民语委对旧拉祜文稍加改进成新拉祜文,用拉祜文印制《圣经》和其他读物,在拉祜族中推广使用。非信教地区拉祜族无拉祜文。
小时候,我经常会坐在外婆的跟前,听她讲一些拉祜族故事。我们家属于“富农”家庭,是当地的名人,外婆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有“学问”且心地善良的人,很受当地人的尊敬和爱戴。记得最深的是她讲的“创世”传说,拉祜族是从葫芦里出来的,两兄妹繁衍生息至今。那时候懵懂的我,根本不知道去分辨这个传说的真假,只是觉得挺有意思。慢慢的,我长大了,学到了科学知识,明白了人是不可能从葫芦里出来的。
外婆曾告诉我,解放前拉祜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主要是依靠农耕、采集、狩猎来维系生活,经济条件十分落后。农耕以旱犁为主,耕地不固定,逐年轮换,通常是刀耕火种。种植物有小米、玉米、旱谷、荞麦等,由于深受地域环境及生产观念影响,很少种植水稻。生产工具也简陋,主要有铁犁、铁铲及刀。一般耕种也不施肥,靠土地的自然肥力,任其自生,所以产量通常很低。
狩猎是拉祜族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主要由男子承担,狩猎时间多选在黎明前,出发时忌讳遇上外出解便的女人,尤其是孕妇。若遇到,不论其与猎手关系如何,均不能与之搭话,否则就不会有好的收获,甚至还会给猎手带来厄运。一般都是集体狩猎,当到达山林中的目的地后,各自将所带的火药、铅巴、米、盐、茶叶放在树叶上,然后去寻找一棵半生半死且树龄较长的树木,一起下跪祈祷,祈求他们狩猎能够满载而归。据外婆说,拉祜族在打猎前都要占卜,视卦象的吉凶来决定是否外出。最常见的占卜方法就是取一根树枝和一片茅草叶,将茅草叶打上三个结绕在树枝上,如果三个结几乎在同一直线上说明是好卦,那么就可以上山狩猎;若结在三个方向上,则不宜外出。
解放以后,拉祜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养育我成长的拉祜山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拉祜族多居住在山区,房屋建于半山腰上,都是低矮的竹木茅草房,通常以竹篱或木板围在房屋周围以防家禽走失或野兽侵犯。在政府的帮助扶持下,大力发展产业经济、绿色经济,建房子、盖洋楼。现在大量拉祜族的兄弟姐妹走出大山,来到城市务工、学习,继续生活在那片土地的拉祜人民,开始大量种植水稻,肉食主要来源是饲养的猪、牛、鸡和捕获的猎物,蔬菜也多为自己种植。
拉祜族的饮食习惯一般很简单,多是一锅饭和一锅煮菜。吃饭时,不论男女老幼,每个人都有两个碗,一个用来盛饭,一个拿来装菜,通常由母亲分饭,父亲分菜。肉类以煮食为主,肉煮熟后,按人数平均分配,每人一块,较好的肉留给孩子。旱烟、烈酒和浓茶是拉祜人的最爱,男女老幼都会。同老人在一起时,抽烟、喝酒要先敬年长者,年轻人坐的板凳不能比老人的高,旱烟杆也不能比老人的长。
拉祜族是一个很友善的民族,在村寨里,只要有一户人家建盖新房、操办红白喜事,全村寨的男女老幼都会主动去帮忙,有时甚至邻村的人也会来帮手。拉祜族盖房一般选在农历三月、八月和十二月,其中又以月初最佳,新房的大门不能正对山丫,不能顺着河流方向。新房建好后,要喝酒以示庆祝,第一碗酒要先敬天地。
拉祜族的婚姻都是一夫一妻制,之前一般多为族内婚,现在也慢慢的出现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情况。男女双方在交往期间,男方一般不会到女方家,而是相约到好朋友家或外寨。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彼此都觉得满意时,就相互赠送信物,男方送给女方黄、红布或是红线,女方送给男方烟袋。互赠信物后,男方会请几位好朋友去和自己的父母说明情况,男方父母便请媒人携上茶、酒到女方家提亲。媒人一般到女方家三次,第一次去提亲时,只说明来意。第二次去主要是观察女方家的情况,看看上次提亲时所送去的茶、酒是否喝过,如已喝过,则说明女方父母已同意了这门亲事,否则就是不同意。第三次去是与女方父母协商,选择结婚的日子。
据外婆说,拉祜族的婚礼仪式一般在晚上举行。当男方家里一切准备就绪后,就请媒人去接新娘。新娘接到家里后,新郎与新娘跪下,由寨内年长且有威望的老人来主婚。老人分别给新郎、新娘各一大碗冷水,然后念祷词。祈祷完毕后,新郎、新娘互相交换着喝碗中的水,碗中的水不能泼出,双方都喝完后,老人再为其念祝词。接着新郎、新娘双双拿上水具到寨外取水,取回来的水意为“新水”,供客人们煮茶喝。随后,新郎、新娘给客人们敬酒、敬烟。结婚当晚为不眠之夜,由老人唱调、男女青年打歌到天明。新娘出嫁时,男方家送给上衣、耳环等物,但不能送裤子。结婚当日不杀鸡。婚后,男方要到女方家上门入赘,一般为三年,也有终身上门者。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从小外婆就教导我要好好学习,与人为善、做诚实正直、有爱的人,最终通过努力,我来到昆明深造学习,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并当选了耿马县基督教的牧师,潜心用爱传教说教,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走进现在的拉祜山寨,我亲眼看到了“四群”教育实践活动和“三村”工作在文字材料里所描述家乡的一切,进村铺起硬板路,农户盖起洋房,汽车摩托路上跑,高档电器进农家,太阳落山电灯亮,夜晚像是“不夜城”。这就是我的拉祜山寨,这就是我小时候梦想的乡村!有时我又感到很遗憾,因为我们拉祜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已经逐渐地多元化,很多传统和值得研究传承的东西正在逐渐消失或同化。每当我回到在乡下生活的叔叔家时,这样矛盾的感触就会更加深刻。
拉祜是我永恒的名字和记忆……
口述人:李德学,耿马镇团结上弄抗(村)人,基督教牧师,曾到北欧及东南亚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学习,掌握了汉、英、缅、泰(傣)、景颇、傈僳、拉祜、佤等八种语言和文字,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基督教协会中均担任职务。目前在云南大学人类学成人班学习,致力于抢救拉祜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工作。
整理者单位:耿马县档案局
(上接2016年第10期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