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2016-02-03丁亚文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情感音乐

丁亚文

(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学,安徽 宿州 234000)

浅谈中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丁亚文

(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学,安徽 宿州 234000)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审美教育受到格外的关注。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活动可以滋养心灵、陶冶情操,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使得中学生自身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审美体验;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借助音乐艺术形式美和内容美,利用课堂这个教学平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每节课的音乐教学,教师应该始终围绕音乐教学内容,将审美体验贯穿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艺术的感性特征和精神内涵。通过审美教育体验审美过程,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他们多种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扩大体验的广度和深度。

一、初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音乐艺术教育的主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程的根本价值体现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等等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审美观形成的初始阶段,老师课堂良好的音乐审美教学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培养审美能力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新大纲要求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音乐艺术修养和音乐审美能力的音乐艺术欣赏者,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和强化学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对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初中阶段德育教育很重要,审美能力恰恰又是德育的重要表现之一,正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历练学生良好品格的重要体现。

(二)完善审美教育的本质就是完善音乐教学理念

作为中学阶段一门非考试科目,音乐的教学理念一直存在着问题:音乐教育和学生的审美能力没有契合点,审美层次甚至是南辕北辙,“教”与“学”分开,“教”与“喜好”分开,“教”与“时代”分开。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完善审美教育有利于完善音乐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针对学生的爱好完美结合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到刘海粟的“美的育化和良善的培养”,再到丰子恺“艺术教育实质是审美教育”的观点,一再表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教育不同于其它技能型科目的应用型教育,它是一种突出情感体验的特性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从中得到情感体验和审美乐趣,从而热爱音乐艺术,提高审美情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音乐课程的性质,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多种的参与形式,全身心愉悦地体验审美过程:

二、插上翅膀,放飞审美想象

音乐是一种不具象的艺术,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音乐美的感知、表现、鉴赏,都是在缺乏实体对象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建立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之上,感受声音、感受节奏、感受色彩等等,从音乐的各种元素中经过新的组合,想象出作者创作作品的意图,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放飞想象,激发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直觉思维,让想象力超越时空的限制,将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想、此岸与彼岸、自我与艺术作品都融为一体。比如在《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的教学中,根据试听歌曲的意境,在老师的引导下,课堂里可以虚构一幅“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上的船夫在暴风骤雨中同自然搏斗,还有粗犷奔放的劳动呼喊声”,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欣赏,结合歌曲本身的想要表达的意境,对了解《黄河大合唱》组曲做了很好的铺垫,同学们也会沉浸在自己构建的情景中,随着歌曲的起伏认真感受歌曲意境。

三、由浅入深,提高审美情感

梁启超说过:“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审美情感对审美创造、审美表现和审美理解具有推动作用。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都和审美情感的介入程度和支配力度的不同,而最终形成了高低不等的审美能力水平。所以老师在课堂涉及到审美情感的教学时,不要一蹴而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多多考虑,教学内容和情感延伸内容不能超过学生的情感层次,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创设艺术意境,带领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到音乐艺术中去,感受情感魅力,一复一日逐步提高审美层次,最终达到很出色的教学效果。比如湘版音乐课本贯穿着一个知识点:西洋管弦乐。我们平时生活中对西洋管弦乐和管弦乐器相对陌生,如果开始就让学生接触管弦乐本身,对于他们肯定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中就采用了由浅入深的方式,从七年级的认识管弦乐器,用大量的图片和音频让学生知道每件乐器的形状、构造、音色等等的特点;到七年级下册到八年级的管弦乐的系统学习和欣赏,学生两年以后对一些管弦乐名曲就有了很好的掌握,最终达到审美教学的目的。

四、理性创造,加深音乐审美理解

在课堂上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有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审美的过程和形式,从对音乐艺术外在的感官上的感知,连接音乐审美想象,结合音乐审美情感,对知识点的各种内在联系,结构形式以及内容意义的理解、认识和把握,把音乐审美从感性升华到理性,通过表演、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时间活动中,亲身体验、感受、感悟音乐艺术,激发他们勇于对音乐审美的独特感受,在不断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加深对音乐审美的理解。民歌对于老师的教学是一个让人头疼的课题,站在学生角度他们会感到“土”,和时尚不挂钩,所以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有些难度。民歌有“鱼咬尾”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尝试创作的审美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找出特点,再听赏声音,最后尝试创作。整个审美教学过程,让学生完全参与其中,象做游戏一样最终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知识面狭窄、经验不足、思维活动以形象为主要特征,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的教学手段达到提高他们审美层次,不仅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感受音乐作品中丰富多彩的情感,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品位,走进充满音乐审美的音乐体验课堂,出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之能,人皆具之”的“教”和“学”的大好景象。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