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昆曲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2016-02-03刘亚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昆曲文化遗产传统

刘亚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苏州昆曲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刘亚男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演化发展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文化成果之一,昆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进行方式和声腔演唱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声韵学、戏剧文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研究中国古典音乐演化的重要“活化石”。但作为一种相对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式,昆曲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如新编剧本较少、传统剧本散佚、受众群体日趋狭窄等问题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于苏州地区昆曲的保护现状及保护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期得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苏州昆区;现状;问题;对策

一、昆曲演化及“申遗”前文化生态概述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苏州昆曲全票通过,荣登榜首。这说明中国的昆曲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凭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民族文化价值,已经成为了全民族甚至全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昆曲是中国古代戏曲文学和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美誉。自元末明初从昆山腔发轫,它经历了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时期的200余年的空前繁荣期。18世纪后期,昆曲开始走下坡路。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叶,京剧盛行,众多的昆曲艺人纷纷转行,昆曲更现颓然之势。清中期以后,昆曲每况愈下,到新中国成立前期已经濒临绝境,班社解体,艺人星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大力扶持和振兴我国传统的戏曲事业,昆曲幸而重获新生。1956年,浙江国风昆剧团编演了昆曲《十五贯》,毛主席连连称赞,看了两遍。随后国内各地纷纷成立昆曲剧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享誉国内外的编导、音乐和表演艺术人才。1982年,文化部提出了“抢救、继承、革新、发展”的昆曲保护工作八字方针。自此,国家频繁出台各类扶持保护政策,使昆曲的抢救保护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二、申遗成功以来昆曲的保护现状

昆曲的申遗成功使一直以来为传承昆曲艺术惨淡经营的艺术家们得以扬眉吐气,更是拉开了我国昆曲保护工作和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从此,我国昆曲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政府主持活动出台相关保护政策

2001年6月8日,昆曲申遗成功后,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就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进行商讨研究。2001 年12月,文化部制定了《文化部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2004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2005~2009年,国家每年拨款1000万元用于昆曲艺术的保护和发展。

(二)成立昆曲研究保护组织

昆曲作为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进行活态保护。同时,昆曲也是一门集音乐、表演、舞蹈等艺术与一身的综合艺术,必须进行组织传承。近年来,一大批昆曲保护组织相继成立。

三、昆曲保护成果及问题

在这些保护措施的努力下,昆曲保护工作在贯彻八字方针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昆曲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对昆曲这种古老的艺术感兴趣,演员和观众数量都在增多,各类昆曲保护组织也纷纷成立。对优秀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抢救和保护,《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等一大批经典剧目都后继有人。

昆曲不再曲高和寡,其观众人数稳步增加,更受到了海内外的如潮好评。在这个过程中,昆曲具有的艺术价值,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发展状态比较可喜,有希望摆脱成为博物馆艺术的命运。

数届昆剧节的举办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昆剧节中各剧团培养的青年演员已经逐渐成熟,表演水平大幅提高。但是,昆曲保护工作在取得可观的成就的同时,其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昆曲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问题有:

国家发布的院团体制改革文件不具体,到下面难以实施。下发的文件很多只是精神层面的指示,使基层执行起来有心而无力。

院团经费严重不足,从业人员收入低,艺术创作与演出无力投入;昆曲传统剧目严重流失。时至今日,青年演员真正经常性上演的剧目只有十余出。这着实让人触目惊心,扼腕叹息;编剧人才严重匮乏;昆曲优秀演员后继乏人,年龄普遍偏大,生源严重缺乏;缺乏适合昆曲演出的剧场和硬件设施。

四、对昆曲保护的几点建议

昆曲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它的保护便是对中华民族独特个性的发展。针对昆曲保护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保护措施。

(一)唤起全社会的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增强国人对昆曲的文化认同

昆曲在失去观众共鸣的时刻起,它的危机就来临了。戏曲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一演一观,就像人类的一呼一吸一样,吐纳之间都是生命的灵气。所以对昆曲的保护,更是对一种文化心理的重建。实地演出、体验教育等活动越多,昆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离人们的心灵就越近。而当越来越多的民众愿意从内心去贴近与呼应传统文化的时候,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也就不再是难题了。

(二)国家凭借自身的政策、资金优势,在昆曲保护中必须居主导地位

国家首先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昆曲保护规划,定期出台强制性的政策和法律。此外,政府还应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使昆曲能够维持正常的创作和演出。而且,昆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昆曲的保护,最重要的还是昆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昆曲工作者一定要有对昆曲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热爱,还要有无法磨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在昆曲保护中的任务有三:演出、教习以及创作。

总之,昆曲在我国戏剧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佼佼者,更是祖先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丰厚馈赠。昆曲的传承和保护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我们上下而求索。

[1]钱永平.遗产化境域中的昆曲保护研究《文化遗产》.杂志,2011(02).

[2]孙秀兰.昆曲保护组织研究——基于苏州的调查.苏州大学,2012.

[3]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艺术百家》.杂志,2009(01)

[4]王云庆,李夏.以昆曲为例谈中国传统戏曲保护的对策《艺苑》.杂志,2012(06).

猜你喜欢

昆曲文化遗产传统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活态文化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