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作品介绍分析与练习技巧

2016-02-03温梦涵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协奏曲大调音准

温梦涵(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作品介绍分析与练习技巧

温梦涵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乐圣”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与莫扎特、海顿并称为“维也纳三杰”。贝多芬横跨两个世纪,其作品很好的连接了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既体现了前辈音乐家们的成就,又极大的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的风格。他所创作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多产的中期作品,也是贝多芬唯一一部完整的小提琴协奏曲,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至今仍被小提琴演奏家作为必备曲目,通过这首协奏曲来考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该作品拥有优美动人的旋律,高雅的格调,宏伟的规模深受大众的喜爱。正是由于作品极富歌唱性的旋律,给很多演奏者带来了不少困惑。此曲的演奏难度不大,看似比一些复杂的炫技性作品容易很多,但在实际演奏中却很难演奏的流畅、细腻且柔美。演奏时充分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层次和不同内涵绝非易事。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这部经典作品进行一次更加全面的学习分析和总结整理,找出合适的演奏方法和合理的音乐表现方式,能够更加完美地展现这部作品,从而深刻地感悟贝多芬的音乐,也希望能给正在学习这部作品的演奏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贝多芬的生平、《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背景;第二部分对作品三个乐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自己演奏后的心得体会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与对这部作品有兴趣或者是存在演奏方面的困惑的读者共同分享。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分析与演奏

引言

浪漫主义早期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所作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创作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小提琴协奏曲,自问世以来,这部作品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受到众人的钟爱,吸引了众多的小提琴家和学者去演奏它、研究它,这部作品以其集中的素材、精炼的技法、优美的旋律、新颖的结构,被认为是所有小提琴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一首。

笔者通过对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平经历、音乐创作以及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的了解,从这部作品的曲式结构、演奏方法、音乐表现等方面对这部作品做了全面和细致地分析研究。

笔者选择《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参考专家的论著,并结合自己实际演奏后的感想,希望通过对这样一部经典作品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能够更好的理解贝多芬的音乐,诠释出蕴藏在其中的纯真的感情和艺术真谛。同时,也希望大家对笔者研究的不全面之处给予指正,给笔者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一、作者及作品概述

维也纳乐派,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指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期活动于维也纳的几位古典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等。贝多芬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也是维也纳乐派的最后一位。

贝多芬跨越两个世纪,把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巧妙的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音乐家,他不仅吸收了古典主义音乐流派的风格精髓,而且勇于创新,非常注重音乐性和思想性,推动了古典音乐的发展。他一生中创作的作品包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三重协奏曲和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创作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众多气势磅礴的作品不同,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确显示出他细腻柔情的一面。

1806年12月,《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维也纳剧院首演,但反响大大出乎意料,他们认为作品结构很弱,无休止的重复某些无趣的部分导致疲劳。其实不然,贝多芬的创作拥有自己的风格元素,作品结构按照莫扎特的古典协奏曲原则,又吸收了法国学派的创作风格,再加上严谨磅礴的德奥传统,让那个时代的人们一时难以接受,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趣味有所变化,在不断产生炫技作品的背后,人们开始渴望听到内容深刻的音乐,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被重新认识与接受,逐渐奠定了在小提琴协奏曲界不可撼动的地位。

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分析

(一)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D大调,4/4拍,用带有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写成。1—88小节为第一呈示部,89—223小节为第二呈示部,224—364小节为展开部,365—510小节为再现部,511—535小节为尾声。

第一呈示部由乐队进行呈示。1—18小节为主部主题,第一小节由定音鼓单独敲击四个音开始,紧接着由单簧管和双簧管奏出,平静而又意味深长且带有田园风味。18—42小节为连接部,其中26—29小节从pp—ff的强烈对比让整个连接部显得激昂亢奋,28—38小节乐队又以全奏的形式出现,音乐渐强,39小节开始音乐逐渐平静下来,由鼓声引出副部主题(43—76小节),副部主题极富歌唱性,清澈柔美,从容匀称,逐渐渐强。77—88小节为结束部,乐队力度由强变弱,为独奏小提琴的出现做铺垫,

第二呈示部迎来了独奏小提琴与乐队的竞技,89小节一开始,独奏小提琴就以D大调属七和弦分解八度出现,显示出旋律的大波浪起伏,虽然大部分旋律没有乐队的伴奏,但更能显现出独奏小提琴华彩式的引入方式。演奏这八个八度音时,首先注意音准,左手要固定好八度框架,运弓的手臂注意要保持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全弓演奏,换弦要果断,装饰音要非常短,手腕保持住不动,大臂和琴弓形成一个整体,随着换弦的幅度摆动,旋律要美且连贯,左手带上揉弦。93—100小节由三连音转换成十六分音符要注意节奏,不要拖拍子,每个音都要演奏清楚且一气呵成。101小节第四拍弱起,运用上半弓很好的为主部主题(102—117小节)的旋律做铺垫,华丽的装饰让主题更加生动,演奏时音色要嘹亮而柔美,这就需要弓毛紧贴住琴弦,以最好的摩擦方式奏出小提琴最美的声音。118—142小节为连接部,由乐队引出,之后交给独奏声部,126小节,独奏小提琴再次以八度形式进入,十六分音符一定要拉的准确且不失渐强的效果,装饰音、变化音、回旋音、三连音都要注意音准以及右手手腕的运用,要做到灵活而不僵硬。143小节旋律开始平静下来,转为A大调进入副部主题,独奏小提琴在演奏四句之后把主旋律交给乐队,自己则加入装饰变奏为乐队伴奏,在练习此段时,尤其要注意三连音的节奏,右手不要过于紧张,应保持同一速度的平稳运弓,换弓幅度要小,不要破坏旋律的走向,170小节开始渐强,琴弓尽量拉的长一点,173小节的回旋音可适当加重音并演奏清晰,在段落的结尾处旋律的逐渐渐强塑造出了呈示部的高潮(174—177小节),要保持持续有力的十六分音符,178小节副部主题结束。178—223小节为结束部,在A大调上进行,181小节开始旋律由低到高要有层次感,185小节要演奏的俏皮,活泼,并把音乐推向高潮,在217—223小节三连音、四连音、五连音的变奏装饰中以一个高点结束第二部分。

庞大的展开部由乐队引出,60小节的乐队间奏由连接部(224—238小节)、副部主题(239—271小节)和结束部(272—283小节)组成。227小节起,A大调和a小调交替进行,副部主题在A大调上展开,247小节变为a小调,262小节转为F大调,267小节转为C大调。独奏小提琴也是以C大调开始的,284小节开始在D大调下属七和弦的基础上奏出同开头一样的八度旋律。300小节以一个#f音(b小调)引出主部主题,305小节转为e小调,311小节转为G大调,315小节转为g小调,大小调的转换使音色忽明忽暗,再加上大段的三连音,是非常优美的的抒情乐段,演奏时不能太硬,也不能太强,要细腻、柔和、均匀,317—328小节升降记号偏多,要注意音准。331小节起,旋律变得安静,重复的节奏型要注意演奏上的清晰度,342小节的回旋音逐渐渐强且均匀,348小节旋律又变得安静,直到357小节,作曲家再次以琶音式的三连音形式,把听众从平静中拉扯出来,由弱到强,此段在演奏时可以不揉弦,一定要坚定有力。

再现部回到D大调上,由乐队伴奏部分引入,独奏小提琴还是以八度开始,换弦要灵巧、连贯、自然,用中弓演奏最佳,与呈示部中的连接部相比,再现部的连接部扩展了14小节。418—451小节为副部主题,426—436小节都是八度的三连音,444小节的回旋音用全弓来演奏,446—497小节为三连音和十六分音符的转换,要演奏的流畅、清晰,大连弓的部分要注意琴弓的分配,每个音都要保持同样的音色。

随着乐队连接部(497—510小节)的结束,迎来了乐曲第一乐章的尾声,独奏小提琴完整的奏出了副部主题(511—526小节)并进行了发展,529—533小节把乐曲推向了高潮,在演奏时要把音符奏的清晰连贯,越来越强,最后在辉煌的D大调主和弦和一个平稳的D音上结束,使整个乐章结束在崇高而辉煌的气氛中。

(二)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小广板,G大调,4/4拍,用变奏曲式写成。1—10小节为乐队主题,11—20小节为变奏一,21—30小节为变奏二,31—40小节为变奏三,40—45小节为连接部,46—55小节为插部主题,56—64小节为变奏四,65—70小节为连接部,71—78小节为插部主题,79—83小节为连接部,84—91小节为尾声。

乐曲由弦乐四重奏以pp的力度演奏主题,平静而抒情。变奏由圆号和单簧管映衬着独奏小提琴一起演奏,独奏小提琴在演奏时要把柔美安静的旋律表现出来且不失嘹亮的音色,琴弓紧紧贴住琴弦,巧妙运用上弓,每一个音都要用频率较慢的揉弦。变奏二由大管和独奏小提琴一起演奏,并加以装饰,此段演奏时最重要的是节奏,六连音、三连音、三十二分音符,每个音要在节奏里且演奏清楚。变奏三为乐队全奏,连接部由独奏小提琴演奏,在演奏十六分音符时,音与音之间可有适当的间隙,不要太连贯,保持每个音的颗粒性。紧接着迎来一个全新的主题,好像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旋律流畅,用全弓演奏,饱满有力,换弓轻柔无痕迹。变奏四在演奏时要注意58—64小节的切分音。65小节开始的连接部,仍然是自如的连弓,注意音准和换弦时右手臂幅度不要太大。71—78小节第二主题再现并进行了拓展,加入颤音和回旋音,与第一遍演奏时不同的是,要有色彩变化,力度要更强,经过一些快速的经过音之后进入尾声,84—88小节逐渐渐弱,86小节四组音完全相同却要演奏出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87—88小节注意音准,使用上半弓极弱且平稳的演奏。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快板,D大调,6/8拍,用回旋曲式写成。1—122小节为呈示部,123—173小节为中部,174—314小节为再现部,315—360小节为尾声。

呈示部中1—45小节为主部,节奏欢快,热情,有活力,在G弦演奏高把位时,注意音准,演奏跳弓时轻盈,有力,右手保持松弛,高八度演奏时同样如此,18小节开始发展成管弦乐全奏。45—92小节为副部,转为A大调,演奏时要有气势,节奏快却不慌乱,59—67小节以乐队和独奏小提琴对答的方式呈现,要表现出色彩的对比,双音音准很重要,68小节开始快速的演奏十六分音符,换弓要小心,幅度不能太大,每个音要干净清晰,注意强弱记号的音色对比,92小节的延长音记号要充分表现,回到D大调,更好的迎接第二次的主题再现(92—122小节)。

122—150小节为全曲最优美的乐段,转为g小调,如歌般的旋律温柔而甜蜜,与之前欢快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演奏时不要吝啬手中的弓子,运用全弓,伴随着乐队,独奏小提琴的装饰旋律在上下翻飞,如波浪般,带给人们轻松愉悦之感。151小节开始,独奏小提琴为大管伴奏,速度极快且变化音很多,168—173小节的八度连弓注意音准。

174小节旋律回到D大调再次奏响主题旋律,218—279小节转为A大调且大部分素材是45—92小节的低八度再现,同样注意把握好音准,节奏和音色变化。

280—292小节,独奏小提琴连续左手颤音,手指要放松,连续密集的颤音为最佳。293小节旋律转为bA大调,为主题的变奏形式,升降号很多,换弦换把都很密集,需要左手换把位轻盈,右手换弦灵活,幅度小。315—322小节独奏小提琴和乐队交替演奏,小提琴音色应较弱。从323小节开始逐渐渐强直到ff,全曲进入高潮,演奏时琴弓紧贴住琴弦且靠近直板快速走弓子,每个音都要均匀,不要用力过猛而出现噪音,349小节乐队逐渐渐弱,主题再次以变奏的形式出现,由弱到强,最后以两个热情,饱满的双音结束全曲。

三、结语

通过对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分析与研究,笔者深切感觉到贝多芬创作《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严谨性,这部作品充满了丰富而又细腻的内心情感,又具备了辉煌的舞台效果,不仅吸收了前人的创作经验,而且勇于探索和创新。

这一部看似技巧简单的作品,对演奏家来说却是极大的考验。在我们平时的练习中,需要保持严谨的态度,理智的分析,细腻的情感,尊重作曲家所标注的音色变化,力度变化,把握好旋律的断句。练习时左右手手臂放松,要多注意右手运弓的连贯性,多练习右手快速运功且换弓不留痕迹。在处理看似相似或重复的乐段时,不可演奏的一模一样,可有感情色彩、音色、力度的变化。练习这首大型的协奏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是长时间的耐心练习,对作品的全面理性分析和对作品的情感认识,才能更好的抓住作曲家创作的精髓,在舞台上演奏出令众人信服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蒋雄达.小提琴常用协奏曲教学辅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韩里.欧洲弦乐艺术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4]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团结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协奏曲大调音准
安东尼奥·罗塞蒂圆号作品《降E大调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分析
G大调随想曲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