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演唱的艺术处理研究

2016-02-03赵羚辰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画面感音准旋律

王 宇 赵羚辰

(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声乐演唱的艺术处理研究

王 宇 赵羚辰

(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声乐歌曲演唱的成功离不开歌手对歌曲正确的艺术处理。艺术处理中包括对声乐歌曲节奏、歌曲旋律的准确及完整性演唱。艺术处理要求对歌曲创作背景、意图深度挖掘,并联系自身实际去寻找能够引起共鸣的情感切入点。艺术处理要求对歌词、对情感进行升华,最重要的是怎样在演唱中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唱表演。艺术处理也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文主要从以上所述方面进行分析,期望带给其他人一些启发。

声乐演唱;艺术处理;演唱提升

声乐演唱要求歌手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及良好的艺术修养,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通过对歌曲的技巧及处理方法,使得声乐歌曲的演唱变得富有魅力。

一、声乐演唱前期艺术处理

(一)节奏、旋律演唱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歌手可通过对歌曲节奏、旋律的把握来准确把握歌曲的音乐风格与特点。比如歌曲《梨花又开放》,歌手要准确掌握节奏、旋律音准。首先要分析歌曲的节拍:四四拍,具备舒缓、悠扬、深情等特点,符合这首歌曲情感表达的需求;接下来分析它每小节、每个乐句的节奏,乐句与乐句间节奏型的规律与特点,最后要将全曲节奏进行准确完整的学习与击拍练习,进而才能在旋律演唱过程中保障演唱的顺畅与完整;不同的歌曲可以体现不同的曲调节奏,节奏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语气的轻重不同、声调的抑扬顿挫不同都会导致多样化的旋律演唱方式。因此节奏的准确性可以增强融入歌曲意境的速度,旋律的完整性可以使得演唱情感表达顺畅[1]。对于旋律的学唱,最重要的是将每一个音唱准,那么最科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伴随着键盘的音准去学唱,在心里记住这些音的高低,继而边唱旋律变校准音高,逐步解决自己唱不准的音,多听多记忆、准确视唱,才能达到旋律的准确演唱;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演唱对应上歌曲旋律,使得歌词曲调达成和谐顺畅。

(二)分析歌曲创作

在演唱前期,声乐歌曲的分析是重要的细节处理阶段。声乐歌曲分析包括对歌曲创作背景了解、对歌词的细节处理技巧、对情感基调的确立方面。对歌曲背景了解是歌曲细节分析的第一步。歌手首先要加强对作品风格的把握,分析作曲元素的民族、时代、地域特性,加强对歌曲创作背景文化的理解,通过对歌曲背景的深度挖掘来体会歌曲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意图。其次,歌手要加强对歌词的细节处理。音乐起源于生活,最终也服务于生活,歌手要结合自身对生活的经验及领悟加深歌词理解。再次,歌手要确立好歌曲的情感基调。结合旋律的表现、结合对歌词的领悟、合理恰当的抒发情感是成功声乐歌曲的展现。情感基调的准确定位关系到情感抒发的最终共鸣效果。甚至有的一首歌包含两种以上的情感基调,这就需要歌手掌握感情基调的转折点,使得歌曲的情感丰满,歌曲思想得到完整发挥[2]。

(三)切入自身情感,灌输歌曲生命力

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歌手可进一步体会歌词寓意,从中找出情感共鸣点。同时挖掘自身的情感融入作者歌词中,使得在声乐演唱时歌词与情感可以同时达到进一步升华。通过歌曲的演唱、情感的抒发来将歌曲共鸣点进行散播,使得听众可以为之动容,从而形成歌手独有的演唱魅力。

二、声乐演唱中期演唱与情感结合处理

(一)演唱技术处理

演唱技术管理涉及到语速、力度、高潮上的处理。音色来源于嗓音本身,属于不可变量的因素,但通过速度及力度上的处理,可以使得音高、节奏、和声、情感恰到好处的展现。演唱的状态、声音技巧、节奏旋律、音准水平、情感的抒发的协调统一可以提现歌手的音乐素养。演唱的状态关系到歌手声音的舒展度,关系到对音乐歌曲细节处理的顺畅表达。声音技巧指的是自身歌唱的气息、用嗓、吐词等等,涉及到歌手的音乐专业素养水平。节奏、旋律的准确性把握,使得歌曲力度呈现自然承接。音准水平涉及到歌手对歌曲高音、中音、低音、颤音上的处理。要想做到唱歌“声情并茂”,情感的恰当抒发相当重要。歌曲不是单纯用嘴演唱,而是用心抒发。歌手如果自身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发声,可以将情感随心所欲融入歌曲,那么歌曲演绎的感染力会更强,使得听众可以为之共鸣[3]。

(二)演唱情感融入

首先要演唱出歌曲的强弱。通常情感激烈的歌曲会采用高亢的演唱力度,情感低迷的歌曲会采用低沉的演唱力度。歌曲的起伏跌宕、婉转起伏都是考验歌手在演唱时的语气。歌曲节拍的强弱规律各不相同,歌手演唱时要准确演唱出强弱对比,否则歌曲达不到预想效果变得歌不达意。

其次要掌握演唱的情感起伏。若是将整首歌以一条起伏的线条显示,会很明显看出哪里该低调、哪里该高亢。就像足球场上的位置感一样,歌手应当着眼于歌曲大局,只盯着局部无法达成高低起伏的有效配合。情感的跌宕起伏就像波浪线一样,只有在歌曲该高亢时高亢,低调时低调才能将整个歌曲情感顺畅、完整抒发。

再次,歌手演唱要注意有画面感。歌手演唱时的画面感形成有助于歌曲情感的抒发,听众画面感的形成有助于歌曲的情感共鸣。这就要求歌手在前期歌曲处理时要处理好歌词的意境问题。通过歌词演唱来进行故事讲述,通过故事讲述、故事高潮、故事结尾的主线推进使得歌曲具有影视画面感。歌手的状态、表情、眼睛、动作细节处理都可以辅助画面感的生成。

歌手演唱要做到情感收放自如。歌曲意味着情感表达的完整过程。歌手的情感表达要结合作曲与歌词的转折变化,恰当处理情感与声音的收放,使得整个歌曲呈现意境的美感[4]。

最后,歌手要在实践中提升素质。歌手需要不断在舞台上演唱表现才能真正找寻自身歌曲处理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自身歌手素质,使得演唱“声情并茂”“动人心扉”,形成独特的歌手魅力。

三、结语

声乐歌曲的演唱离不开歌手扎实的基本功及良好的音乐素养,在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上要注意前期对曲调节奏、作曲、歌词的细节分析,注意演唱过程中对演唱技术、情感、动作的适度把握,使得声乐歌曲完美展现。

[1]雷倩.论声乐演唱的艺术处理[J].音乐天地,2013,07∶45-48.

[2]李雪.浅谈声乐演唱的艺术处理[J].北方音乐,2016,08∶70.

[3]施焦.浅谈声乐演唱的艺术处理[J].艺术教育,2014,12∶69.

[4]潘杰.试论声乐演唱中的艺术处理[J].北方音乐,2014,04∶79.

猜你喜欢

画面感音准旋律
春天的旋律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我就是吃可爱多长大的,怎样啦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7月,盛夏的旋律
论电影配乐之画面感——电影《功夫熊猫》配乐视听作用力浅析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大地的旋律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