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师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设置向应用化转型的思考

2016-02-03

黄河之声 2016年1期

魏 晓

(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对高师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设置向应用化转型的思考

魏 晓

(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钢琴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音乐教学人才的必要内容与手段。该课程的设置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音乐感知力与整体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在此要求下培养出的音乐人才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难以在市场竞争以及职业竞争中彰显较强的职业素养。面对以上的教学问题,本文简要讨论对高师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设置向应用化转型的方法与操作策略。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设置;应用化转型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开设具体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与整体审美意识的促进作用,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与课程设置要求让学生在投入市场竞争时面对诸多威胁与挑战。本文主要立足于常年的音乐教学实践经验,简要分析钢琴课程的设置逐渐性应用化转型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一、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的单一滞后性

高师钢琴的主导教学模式大多是照搬音乐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采用以师徒制为代表性一对一教学方式,严重这种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高师音乐教学的普遍现象。但是从教学目标的教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师与音乐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在以塑造具有高超技术能力的音乐表演性人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突出“专”;而高师院校的主要培养教学目标在于基础音乐教学的普及教育,注重教育人才的知识性与综合能力,主要突出教学的“全”。两者在比较之下就可以得出,前者更加注重音乐技能的提升,而后者更加注重知识性的理论教育。所以,面对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却统一采用音乐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将不利于高师音乐教学的终极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

面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近年来诸多专业人士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环节开始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电钢教学方式,也就是说以集体上课的方式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电钢教室上钢琴大课。但是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对于钢琴基础理论不错的学生能够很好的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但是对于学习理解能力以及音乐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则少有成效。所以,片面的采用新型教学方式而忽视各种教学方式之间所具有的优势特征就难以取得教学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具体的钢琴教学中应该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适的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在取长补短的优势特征下灵活的采用最适合学生的形式。

二、应用型钢琴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

(一)完善和丰富钢琴教学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元素之一,质量上乘的教材设计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市面上适合高师钢琴的教材不仅量少而且种类重复,对于具体的高师钢琴教学埋下了潜在的隐患。所以,引导钢琴教学方式向应用化的教学转型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教材短缺而且质量不高的现状。

(二)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

高师音乐教学的钢琴课程设置需要树立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的教学理念,在最大限度内创新课程内容的设置,在开设必要的主修课程与辅修课程的基础上优化课程设计。与此同时,老师也需要与学生共同进退,需要详细而持续的了解音乐界的最新现象与学术动态研究,时刻保持高昂的精神态度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量,以更为宏观的视野开拓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表现形式,在正确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音乐人才。

(三)丰富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双向结合

高师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设置需要教师扩充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应用性的教学方案设计。首先在音乐教学课程的设计方面应该注重应用类的课程设计比重,比如说乐队排练,即兴伴奏等课程内容,这些技能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需要注意课程内容设计的实用性与技能覆盖面的问题。在进行乐队排练的时候,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管弦乐队的排练技巧与组织形式,学生还有必要掌握其他种类的乐队排练演奏形式,在真正意义上锻炼学生适应社会,接近百姓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四)深化音乐类教学效果的测评体系

在高师院校的钢琴教学课程的测评方式主要是理论检测与专业课程的面试测验这两种方式,但是以上两种常规的检测方式对于评价应用型的音乐人才有失偏颇,所以为促进钢琴教学设计向应用型方向的转变需要完善与调整高校的测评方式。首先,可以从转变评价理念着手,将单一的评价体系向综合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转变,依据课程的教学特性与培养方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可以注重学生在课程表现,实践表演等不同层面进行综合给分。对于评价的表现形式上可以避免一分定天下的统治局面,可以尝试采用问答式的测评方式真是检验学生的音乐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师音乐教育的钢琴课程设置向应用化的方向转变是适应学生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学生音乐技能与鉴赏能力的重要教学改革,老师和学生需要深刻认识到应用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所具有的独特现实意义与教学作用。老师需要在钢琴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注重在正确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依据时代的变换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与转变,为真正落实培养应用型的综合音乐人才,老师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式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牟艳丽.重视理论教学,坚持技能与素质并重——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之我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03.

[2] 康国晶.对提高高师院校声乐集体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