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叹气”在声乐学习中的意义及运用

2016-02-03侯凌燕

黄河之声 2016年1期

侯凌燕

(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试论“叹气”在声乐学习中的意义及运用

侯凌燕

(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摘 要:在声乐学习中,许多歌唱者,特别是初学者往往会出现声音发虚、音量小、喉咙紧、气息浅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学会叹气是一大有效途径,即用叹气的方法练习歌唱,以获得通、松、亮、圆的美妙声音。

关键词:歌唱呼吸;叹气;气息控制;高位置

一、声乐演唱的通常问题与叹气的意义

在声乐学习中,许多歌唱者,特别是初学者往往会出现声音发虚、音量小、喉咙紧、气息浅、声区不统一等问题,他们都是因为气息运用不当而产生的,比如声音虚,音量小就是由于初学者的气息支持不好,在气息还未完全转化为声音就漏掉了,这样的声音必是虚浮无力,空洞,音色暗淡,缺乏应有的明亮色彩。而气息浅的问题也是因为吸气方法不正确造成的,喉咙紧是因为没有通的原因,紧是相对于松而言的,只有做到“松”才能“通”。由于缺乏良好的气息支持,造成舌根隆起或下压,喉头上提,喉部肌肉紧张,咽腔不能充分打开,使得在这种状态下出来的声音干,紧、挤。因为脱离了气息的支持,所以喉咙的压力太大,长期这样会毁坏嗓子。……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学会叹气是一大有效途径。

叹气通常是人的一种本能,每个人都会叹气,但这个时候的叹气是一种无准备的、消极的状态。而歌唱中的叹气,则是一种积极的、有准备的、兴奋的叹气。

要学会叹气,就得先学会吸气。呼吸是声乐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是歌唱的动力和支持力。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呼吸呢?呼吸包括呼和吸两个方面。吸气是大家都会的,但是歌唱中的吸气和我们平时的正常吸气是有区别的,不是单纯的用鼻子吸气,或是单纯的用口吸气。在声乐学习中,最科学的吸气方法是口鼻同时吸气,让歌唱者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张开嘴,打开鼻翼,同时提起软腭,深深的吸气,把气吸入肺的下半部。感觉就像在很舒服的闻花香一样。这时一定要强调软腭尽量往上提,舌根放松放平,同时喉头也应该随着吸气相应的往下降,腰部感觉有一个气环存在。但要注意一点,气息并不是吸的越多越好,气要是吸的过多过满,呼吸肌肉群用力过多,会造成肌肉僵持,反而会让歌唱者用不上劲,感到憋的难受。所以我们吸入的气息量一定要适度。至于这个度的掌握,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去把握。

吸进气以后,吸气肌肉群还需要继续工作,不能放松,继续保持吸气的状态,使呼与吸的对抗在身体内部产生一种压力。吸进气时使肺的下部扩张,歌唱时保持在吸气的基础上发声,呼与吸形成的对抗伴随着一个乐句的演唱始终保持着,只有在一个乐句唱完时才放松,接着吸气,进入下一个对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呼吸循环。

当我们吸进气以后,在不改变吸气的状态前提下,舒服地、有意识地叹气,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在吸气状态下的叹气,腰部的感觉是随着叹气往两旁不停的扩张,这时的叹气,喉头始终保持在吸气的位置上,或随着叹气还在往下降。这种喉头的低位置对声音的集中和唱到换声点及头声区是尤为重要。对所发的声音的音质与力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时的喉头状态正是适合歌唱发声的良好状态,发出的声音走向必然是垂直的通畅的。

叹气正是这样能解决声乐学习中气息浅、喉咙紧、声区不统一等问题,所以学会了正确的叹气方法,对于学习声乐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叹气的训练及其运用

对于初学者,在刚开始叹气时,很多都不能找到正确的叹气方法,要不是声音发硬就是叹气不爽快,或者叹气的管道短,气息浅或根本就没有气息支撑。所以我们在练习叹气时,首先一定要将气息叹入我们自身的管道中,并且产生一种对抗,使声音是在气息的支持下发出的,这种叹气是有力度的、有管状的,并且是流动的。一般来讲,初学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和方法慢慢进入正确的叹气训练。

1.在发气泡音的地方练习叹气。在喉咙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发气泡音,发气泡音的位置就是我们要找的叹气位置,找到后小声或无声的叹气。这时的叹气感觉像一个很老的老人在用很低的声音说话一般。

2.本嗓练习叹气。在发气泡音的位置上能准确找到叹气位置后,可以用本嗓来练习叹气。在练习时尽量放松舌根、下巴,做到自然而然地发音。这里建议用a元音来做这个练习,因为从发声上来说,在五个元音中,最放松的是元音a,它能更好的找到口腔松弛的感觉。同时尽量让发声的通道拉长,感觉a是在胸腔以下发出的,此时的叹气,一定要注意喉头的位置应随着叹气往下略有降低,并且要有一定的音量。音量的大小,取决于腰部的对抗力,对抗越大音量越大,对抗越小音量越小。

3.假声练习叹气。用本嗓练习一段时间后,可以进入假声练习阶段,此时我们需要在本嗓练习叹气的基础上,挂上高位置(即哼鸣的位置)贴着后咽壁来叹气。要将声音纳入腔体管道,让气息夹带声波沿声道向下流动寻求支持,并尽量使叹气延续,扩张、有流动感。要叹的痛快,声音要有支撑感和力度感,让声音像自由落体一般,通过胸腔,腹腔直入地下。

三、用叹气法念字及其对声乐学习的价值

学会合理正确的叹气后,再结合叹气的方法,挂上高位置来念字,这时候要尽量放慢节奏念字,每个字都应该在叹气的状态下,挂上高位置大声地、夸张的朗诵出来。这也是能让初学者的演唱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做念字练习时,气息沉不下去,使得声音浮在半空,全然没有了力度的支撑。所以在做这个练习时,要注意这时的念字和我们平时的说话是有区别的,叹气时的念字训练需要更多的气息支撑、共鸣腔体的参与以及高位置的保持,就像我们在打哈欠的同时说话一样,用这种感觉带上气息,高位置,共鸣,拉长节奏的念字,就是我们说的叹气时的念字。

我们可以把这种念字训练分为三个声区来进行。

在进行低声区的训练时,高位置并不会因为是低音而改变,只是参与共鸣的成分所占比例有所不同,在低声区的念字训练中,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占的比例较大,而头腔共鸣所占比例较小,在练习时可以想象喉头向下插入胸膛,发声时可将手放在胸部来感受胸前共鸣时的微微震动。声音在口中的着力点稍靠前,字要打在硬口盖上靠后一点的位置。这时的训练要注意腰部对抗力的始终保持,不能因为是低音就不注意这一点。

中声区的念字共鸣状态与生活中的说话比较接近,它是以口咽腔、鼻腔共鸣为主,头腔共鸣所占的比例要比低声区更多一些,咽腔的竖立感要更强一些,软腭要提起,声音在口中的的着力点在小舌头前,即软口盖与硬口盖的交界点。念字的位置应该想象是挂在大牙的说的。

音高超过中声区而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念字的位置夸张了,共鸣状态也和中声区不同了,头腔共鸣所占的比例变大,并且念字的位置更比中声区往后移了,共鸣腔体比中声区开的更大,软口盖更加兴奋的往上提起,声音在口里的位置更往后面移动,心理上要想象向后向上不停的拉长,字是从口腔的后部咽腔念的,感觉歌唱者的嘴已经长在脖子后面了。

唱歌其实一种是气息的保持、状态的保持和腹部压力的保持,这种兴奋的、积极的、有准备的叹气,是靠腹部的压力,将叹气的感觉保持贯穿在整个演唱中,直到乐曲结束。所以在每一个乐句的开始第一个音,都要挂在哼鸣的位置用叹气的感觉发出音头,然后控制住气息,气息出来的时候不能太猛,这样会造成刚开始的时候有足够多的气息来大声唱,到了后面气息不够用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支持了,这时的音没有音量,高不上去,低不下来。如果没有气息支撑的发声,会导致歌唱者用嗓过度,造成嗓子过度疲劳,充血,沙哑等毛病。所以,我们在演唱时,思想上一定要想着在吸气的状态下放松的叹气,在叹气的基础上吸着唱,注意声音不能脱离呼吸,否则,就会造成气声脱节。切记演唱中的叹气状态和保持吸气状态是同时存在的。

总之,初学者能把叹气状态下的高位置念字练习好了,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将会取得时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 周小燕.声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孔令华.声乐入门.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侯凌燕(1970-),女,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