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桑《六首左手练习曲》OP.135研究

2016-02-03

北方音乐 2016年3期

李 琦

(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圣桑《六首左手练习曲》OP.135研究

李 琦

(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六首左手练习曲》OP.135是一部构思精巧、和声丰富,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文章从结构布局、复调织体、和声曲式三方面阐述了这部作品的创作特征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拟为钢琴教学中左手作品的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圣桑;左手练习曲

钢琴家、作曲家们专为左手而作的练习曲主要以发展各种复杂的左手技巧以及音乐表现力为目的,从1820年起至今仍不断的涌现,如:《车尔尼左手练习曲》OP.718、圣桑《六首左手练习曲》OP.135、莫什科夫斯基《十二首左手练习曲》OP.92、巴托克《四首左手练习曲》、戈多夫斯基《d小调练习曲“死神”》等。部分作品是标题性小品,它们主题鲜明、色彩绚丽、音乐形象和内容丰富多样,包含多种触键技巧。

圣桑《六首左手练习曲》OP.135就是典型代表,其写作手法和音乐风格体现了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新古典主义倾向——复兴古典时期以及之前的写作体裁和音乐风格,在追求严谨均衡的同时融入浪漫主义的音乐语汇和法国传统的民族素材。

六首小品采用巴洛克时期的舞曲体裁写成,是一套完整的组曲,分别是:1、序曲,中速的快板,3/4拍,G大调。2、赋格,不过分的快板,2/4拍,G-.B-C-G-.E-G。3、无穷动,小快板,3/8拍,EG-D-E-C-E。4、布列,甚快板,2/2拍,g-G-g。5、挽歌,从容的柔板,3/4拍,D-A-F-D。6、基格,急板,3/8拍,G大调。

一、创作特色

(一)结构布局

开篇序曲,也是整部作品的引子,曲风清新、旋律流畅、和声典雅,奠定了这部练习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基调。第二首赋格,是严格按照巴洛克时期赋格的写作方式写成的二声部复调作品,包含主题、答题、对题,结构稳定,主题旋律酷似巴赫二声部作品的主题,具有严谨、简约的美,该曲开始并结束于G大调,中间四次转调,自然平稳。第三首无穷动,是指从头到尾以非常快速的节奏演奏的器乐曲,这首作品始终以十六分音符连贯的演奏,开头处仿佛急流的下行二度和三度,毫无停顿休息,手位不断的变化,音乐形象积极、轻巧、灵动。第四首布列,舞曲体裁,源于法国,巴赫在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中都有运用,属于复调作品的体裁之一,常以小调写成,弱起开头,曲风活泼热烈。第五首,挽歌,是一首精致细腻的幻想曲,富有画面感。和声色彩变幻多端,旋律气息悠长,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第六首,基格舞曲,巴洛克时期组曲的终曲,一般是快速的三拍子。该曲旋律简约明朗,采用简洁的二声部复调手法写成,节奏强烈,透着勃勃生机,为整部练习曲划上了一个优雅的句号。

从宏观上来看,从序曲开头到终曲结束,这部练习曲构思完整,结构严谨,其中五首均采用巴洛克时期的体裁写成,圣桑严格遵循各体裁的写作方式和功能作用,并融入了法国式的浪漫,以一首浪漫的挽歌作为点缀,在结构布局上显示出具有逻辑的框架性,充分体现了其创作中的新古典主义倾向——古典的形式结构与浪漫主义元素相结合的理念。

(二)复调织体

赋格、布列、基格这三首小品运用巴洛克时期体裁写成,形式纯朴,展现圣桑精炼的技巧。

第二首赋格,是根据一个主题创作而成的单主题二声部赋格,1-5小节。答题在5-9小节上方声部出现,在D大调对主题进行模仿,对题为5-9小节下方声部,是主题中3-5小节八分音符断奏旋律的变化发展,运用模进的手法进行扩展。主题旋律简洁明快,弱起从属到主的进行,八分音符轻快的断奏,这一创作手法在巴赫的作品中也有体现。

第四首,布列舞曲,采用双旋律复调织体写成,旋律动听优雅,断奏与连奏相结合,休止符的运用使节奏富有特色,塑造出古代舞曲的音乐形象,圣桑在此将法国民族音乐元素糅合其中。

终曲,基格,二声部复调。主题旋律由两个节奏动机构成:一是迂回上行分解G大调主和弦——稳定干净的断奏,二是四个十六分音符加一个八分音符的连奏——短小的乐句,具有明显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

(三)和声曲式

整部组曲序曲和终曲(基格)都是G大调,首尾呼应。其它四首作品采用原调-转调-原调,调性明确,旋律线条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工整平衡,从整体布局上遵循古典主义原则。

序曲,简单的ABABA结构,其主题动机是一个上行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琶音加八分音符轻巧跳跃的双音,该动机短小精悍,平稳克制。和声多运用重属、副属和弦作短暂的离调,颇具古典韵味的主题动机在具有浪漫风格的和声进行中不断变化发展,是两种风格的巧妙融合。

挽歌,这是一首具有鲜明浪漫主义特征的幻想曲,气息悠长,是并置型中段加变化再现的三段式,A段开头以和弦、琶音为织体,圣桑通过频繁地离调的手法营造出梦幻意境,和弦织体从密集到开放的排列仿佛竖琴轻轻拨动,纯净透明略带忧伤的情绪油然而生。B段是一个并置型的中段,主旋律在八度音程上奏出,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琶音作为填充。衔接中段与再现的是一个长达十三小节的连接段,以连续上行、下行的五六度双音构成了三个波浪形的乐句,仿佛远方教堂传来的钟声。

结语

《六首左手练习曲》OP.135是圣桑众多钢琴作品中的一朵清新独特的花。身为作曲家和钢琴家的圣桑意识到发展左手技术以及表现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运用巴洛克时期的舞曲体裁融合浪漫主义的音乐素材串联成六首精致的小品,体现了其创作主导思想中的新古典主义思潮。这些小品的风格时而清新素雅;时而生机勃勃;时而幽默诙谐;时而浪漫精致,每首作品都包含具有一定难度的技巧,从中能看到圣桑匠心独运的缜密构思,值得广大音乐教育者研究学习并运用于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纪露.《“新古典主义”的音乐内涵》[J].北京:《人民音乐》,2011.10.

[2]文/Sheila clagg-cathey、译/崔岩、校译/朱雅芬.《左手钢琴音乐的教学[J].北京:《钢琴艺术》,2006.2.

[3]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2.

作者简介:李琦(1982—),女,汉族,籍贯湖北省武汉市,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