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赫哲族音乐文化

2016-02-03

北方音乐 2016年3期
关键词:赫哲族音乐

刘 羽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浅析赫哲族音乐文化

刘 羽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文化’民族。几千年来一直繁衍生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一带,以捕鱼、狩猎为生。用鱼皮制作衣物,被人称为“鱼皮部落”。他们的音乐文化是十分的丰富多彩的,如“伊玛堪”、“嫁令阔”等。他们信奉“萨满”,崇拜太阳向往光明,自称是生活在东方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

【关键词】赫哲族;音乐;乌苏里船歌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富饶的省份之一,位于我国的东北部,该省东部的界限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就在两江交汇的地方生存着人口仅有3700余人的赫哲族人民。赫哲族以渔为生,傍水而存。同其他民族一样,赫哲族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渔文化’的民族。赫哲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歌是赫哲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

一、赫哲族多种多样的音乐

赫哲族音乐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嫁令阔、哈康布勒、伊玛堪、萨满音乐。

(一)嫁令阔

“嫁令阔”又称“加令阔”是民间歌曲的总称,是山歌、小曲的意思,类似于汉族的民歌。嫁令阔中的特性衬词是“赫呢那”“赫雷赫呢那”等等。

(二)哈康布勒

“哈康布勒”在赫哲族语里表示舞蹈的意思,舞蹈的类型较多,有群体舞、天鹅舞、叉草球舞、鱼鹰舞等。除此之外还有为全村百姓祈福消灾的《跳鹿神》等。

(三)伊玛堪

“伊玛堪”是赫哲族民间说唱音乐的音译,是赫哲族的一种说唱形式,被学术界称为史诗性的说唱文学,是世界罕见的艺术珍品,赫哲人把它当作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百科全书。伊玛堪是典型的民间自娱性的演出形式,以前常在猎场、渔村土著茅屋里说唱。她与汉族的说唱不一样,曲调随意性较大,不像汉族说唱音乐受曲牌曲体结构、长短句、板眼等的限制。它曾是以讲唱古史和英雄故事为主要内容。伊玛堪说一段唱一段,不用乐器伴奏,说唱的内容以英雄的传说居多,也有惩恶扬善的社会性题材。

(四)萨满音乐

“萨满音乐”以萨满神歌为代表,萨满神歌与传统民歌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民族属性。萨满神歌曲调的歌唱性、乐句的规整性、曲式结构的方整性,以及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都符合传统民歌的特点。在调式、音阶上,以五声音阶为主,以三声、四声音阶为主要形式。萨满的祭祀仪式开始后,歌唱是萨满求神、请神和神灵附体后代表神灵“表白”的重要手段。

二、嫁令阔——以《乌苏里船歌》为例

《乌苏里船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东北民歌,反映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欢快,甜美,心情格外开朗的革命歌曲。20世纪60年代,郭颂老师以其高亢悠扬的旋律唱响了神州大地,奠定了郭颂作为民歌演唱家的地位。

(一)郭颂与《乌苏里船歌》

《想情郎》和《狩猎的哥哥回来了》是世代流传在乌苏里江流域赫哲族中的民间曲调。郭颂等人在创作中吸收了《想情郎》等最具代表性的赫哲族传统民间曲调,于1962年创作完成了《乌苏里船歌》音乐作品。

《乌苏里船歌》主部主题曲调与《想情郎》等的曲调基本相同。1999年11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与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99南宁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晚会。中央电视台支持人称《乌苏里船歌》明明是一首创作歌曲,但其一直以为它是赫哲族人的传统民歌。引发了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与郭颂、中央电视台、北京北辰购物中心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纠纷。据郭颂陈述:他一心想推广北方民族艺术,《乌苏里船歌》是经他创作与演绎表达赫哲人原始情怀的歌曲,不仅传唱了几十年不衰,还一举被收录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教材当中。纠纷案损害的是他一生的名誉,这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二)乌苏里船歌艺术构成

《乌苏里船歌》包括序唱、主体部分和尾声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序唱是根据赫哲族的说唱音乐“伊玛堪”改编的散板性引子,只用虚词;第二部分是歌曲主体部分,也是唱曲中心部分和主要唱词部分,是根据赫哲族民歌改编的行板,它包括了三段歌词;第三部分是用“伊玛堪”改编的散板性的尾声,仍只用虚词,与第一段相呼应。

第一段序唱与第三段尾声篇幅短小,且只用虚词,很明显,整首歌中最重要的是中间的主体部分。这首歌主体部分依据的赫哲族民歌“嫁令阔”调,在赫哲族中家喻户晓,流传十分广泛。它是一首一曲多用的民间曲调,有多种内容的歌词。多首名称不同的赫哲族民歌都用这首曲调演唱——如在1959年第12期《歌曲》上发表的赫哲族民歌《狩猎的哥哥回来了》,以及《想情郎》、《我的家乡多美好》、《等阿哥》等,都是同一首曲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赫哲族传统民间曲调。

(三)《乌苏里船歌》赫哲族民歌的经典

乌苏里江一带,是赫哲族祖居地之一。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反映赫哲人生产、生活习俗的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民歌曲调。《乌苏里船歌》就是在赫哲族传统民歌曲调基础上改编的,并在广泛传播中成为赫哲族民歌的代表作。《乌苏里船歌》对赫哲族的重要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赫哲族每四年一次的“乌日贡”文体大会的主题歌就是《乌苏里船歌》;

(2)国内的听众只要听到《乌苏里船歌》,就知道这是赫哲族民歌;

(3)谈起赫哲族,就会提到《乌苏里船歌》。这首歌已成为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和标志;

(4)在1980年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这是赫哲族人民的光荣,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综上所述,尽管随着工业化,高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赫哲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或已消逝,但是反应那些生产生活面貌的民族风俗却流传至今,这表现了赫哲族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淳朴、热爱生活、向往光明的精神风貌。可以说这些都是赫哲族人民的艺术的瑰宝,是世人了解研究赫哲族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王锐.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民俗与音乐[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7).

[2]张永全.赫哲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2.

[3]夏颖杰.试析赫哲族民歌[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8).

[4]凌纯生.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5]周瑞华.对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技艺传承与保护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

作者简介:刘羽(1991—),男,硕士,研究方向: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赫哲族音乐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大代表在基层 ▏卢艳华 将感悟分享给周围人
论新时代背景下赫哲族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奇妙的“自然音乐”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赫哲族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