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腹泻的防治措施

2016-02-03张继圣韩丽娜马海波天津嘉立荷畜牧有限公司

中国乳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初乳补液

文/张继圣 韩丽娜 马海波(天津嘉立荷畜牧有限公司)

犊牛腹泻的防治措施

文/张继圣韩丽娜马海波
(天津嘉立荷畜牧有限公司)

犊牛腹泻是引起犊牛死亡最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发生给奶牛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针对犊牛腹泻,从该病的类型、临床症状、患病因素、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介绍。

犊牛;腹泻;预防;治疗

腹泻是犊牛死亡的最常见病因,该病不仅严重危害犊牛健康,而且可以导致犊牛死亡。腹泻的治疗费用和犊牛因腹泻造成的长期生长发育不良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影响了奶牛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全世界奶牛场的犊牛腹泻发病率在20%~100%。犊牛发生腹泻时,肠道液体吸收功能下降,分泌功能增加,大量体液流失,引起犊牛脱水、酸中毒、电解质失衡,严重时可导致犊牛死亡,死亡率可高达50%。

1 犊牛腹泻类型

引起犊牛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根据是否有病原体存在,可将其分成非传染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

1.1非传染性腹泻

非传染性腹泻也称为营养性腹泻,原因多为管理不足或牛奶饲喂过量、突然改变牛奶组成或饲喂了低质代乳粉所致。加强和改善管理措施可减少此类腹泻的发生。

1.2传染性腹泻

传染性腹泻是由病原体(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引起的腹泻,常见的病毒有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原虫主要为隐孢子虫和球虫。其中,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大肠杆菌和隐孢子虫是近年来最为常见的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

2 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

犊牛发生腹泻后,粪便中会含有过量的水分,通常含水量可比正常犊牛高5~10 倍;粪便有异味,颜色异常,通常为黄色或白色,或因腹泻类型不同,粪便中还可能有黏膜和血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犊牛还有可能出现其它症状,如食欲差;粪便稀薄呈水样;眼球塌陷、毛发粗糙、皮肤无弹性等脱水现象;怕冷;起立迟缓且困难;不能站立等。

3 犊牛易患腹泻的原因

3.1免疫力低下

初乳饲喂量过低或者迟缓,初乳质量差。

3.2环境中传染性微生物含量高

导致环境中传染性微生物含量高的因素有:犊牛断奶离开后未经空放消毒,新生犊牛继续进岛饲养;总体卫生条件差,如水槽、食槽等;通风不良等。

3.3应激因素

应激因素包括难产、长途运输等。

4 犊牛腹泻的早期诊断

对一些现象的早察觉有助于犊牛腹泻的早期诊断。如果能够对犊牛腹泻进行早期诊断,并配合适当的防治措施,犊牛的死亡率就会大幅下降。通常,犊牛食欲都很好,犊牛腹泻的征兆通常可以在饲喂时觉察到,如犊牛口鼻干燥、流浓鼻涕、粪便干硬、食欲差或呕奶、瘫痪和体温升高(>39.3 ℃)等,其中任何一个征兆都预示着犊牛可能发生腹泻。虽然早期诊断不能完全避免犊牛腹泻的发生,但其对犊牛的快速恢复有一定帮助。

5 犊牛传染性腹泻的诊断

虽然各种病原菌引起的传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防治措施大同小异,但如果能对不同病原菌引起的腹泻进行鉴别诊断,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对预防犊牛腹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5.1大肠杆菌性腹泻

发病较早,通常犊牛出生就可感染,常见于出生后的7 天,发病犊牛粪便酸臭、黄色或者白色,剖检死亡犊牛小肠肿胀,内有大量液体。

5.2沙门氏菌性腹泻

发病时间一般从犊牛7 日龄开始,出生后1 个月内都可感染沙门氏菌,发病犊牛体温升高;水样便;严重时粪便中有血和黏膜;剖检小肠被黏膜样物质包被。

5.3魏氏梭菌性腹泻

魏氏梭菌为条件性致病菌,犊牛在7~30 日龄均可发生魏氏梭菌性腹泻。犊牛表现为腹部胀痛;血便且带有黏膜;有时伴有震颤、抽搐等神经症状;剖检淋巴结肿大;出血性肠炎;严重的犊牛会突然死亡。

5.4轮状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性腹泻通常发生在犊牛出生后的1~7 日龄,轮状病毒在肠上皮细胞进行复制和组装,导致犊牛消化吸收受阻,最后死于脱水和酸中毒。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急、传播快,患病犊牛呈黄色水样便,严重时粪便中有血液和黏膜。

5.5冠状病毒性腹泻

冠状病毒性腹泻通常发生在犊牛出生后的7~21 日龄,症状与轮状病毒性腹泻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冠状病毒可引起肺部感染,出现呼吸症状。

5.6隐孢子虫性腹泻

犊牛5~15 日龄为隐孢子虫性腹泻的高发日龄,且多发于冬季,粪便为绿色,死亡率高。

6 犊牛腹泻的治疗

6.1口服和静脉补液

腹泻引起犊牛死亡的机制相同,即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以及内毒素中毒。犊牛发生腹泻后,必须置于温暖干燥的地方,给犊牛进行补液是腹泻的主要治疗方法,使盐和水在小肠中停留以便被犊牛完全吸收。发病犊牛通常采用口服电解质补液的方法,但对于腹泻严重、精神沉郁甚至昏厥的病例,可用5.0%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各1 000 mL以及NaHCO3溶液200 mL进行静脉补液。

6.2口服补液的同时可以饲喂牛奶

传统观点认为,腹泻犊牛部分丧失消化吸收牛奶的能力。未经消化的牛奶通过小肠可刺激细菌的生长,并有可能使腹泻更加严重。但近几年研究表明:连续2 天仅采用口服补液的治疗方法未能消除犊牛脱水状况且体重急剧下降;相反,给腹泻犊牛饲喂一定量牛奶(体重10%)对腹泻无副作用,治疗7 天后体重有所增加。

6.3限制牛奶的饲喂量

口服补液的同时可以饲喂牛奶,但需要限制牛奶饲喂量,这样可以使犊牛处于饥饿状态且愿意接受口服补液,根据口服补液盐的酸碱度决定补给时间,碱性口服液干扰牛奶在真胃中的消化,应在饲喂后2~4 h补给。而酸性补液盐有助于蛋白质消化,犊牛喂奶后15~20 min即可补给。

7 犊牛腹泻的预防

为预防犊牛腹泻的发生,应对妊娠后期母牛加强饲养管理。做到犊牛出生后1 h内吃到质量高、数量足的初乳,不饲喂初乳的犊牛,其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低,更容易被病原菌感染,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

因此,饲喂犊牛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35~39 ℃)”。牛舍及牛栏应定期消毒,垫草应经常更换,粪便和尿液应及时清除。同时要注意,在防治犊牛腹泻的过程中,长期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甚至无效。应加强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用药,降低损失。C

张继圣(1980-),男,天津市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畜牧管理工作。

(2016-08-01)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初乳补液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