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美妙音乐,“弹”我心所欲
——谈儿童钢琴教学中听觉训练重要性

2016-02-03谭翕予

黄河之声 2016年23期
关键词:和弦弹奏乐曲

谭翕予

(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8)

“听”美妙音乐,“弹”我心所欲
——谈儿童钢琴教学中听觉训练重要性

谭翕予

(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8)

音乐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优秀的音乐总会用独特的声音魅力感染打动人心。当音乐用不同载体表达地时候,分化出不同的技术和表现技巧。在钢琴艺术中又是如何实现音乐魅力传递呢?

首先,我们应了解器乐学习中存在的矛盾和关系。众所周知,器乐学习存在着较强的技术性。音乐表现力建立在技术支持基础上完成。故多数人容易理解为技术学习应当放在第一位。但因此而引起的弊端是,器乐初学者在初级阶段因大量练习技术,从而导致失去对音乐美好感受的信心,最终辍学。如果因为技术练习而抹煞了人们对美好音乐的向往,则失去了学习器乐的意义。但如果没有技术支持,我们又如何才能完成实现音乐表现力呢?

立足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耳朵则是总指挥。只有符合我们耳朵需要的声音,才能打动人心,使人受到音乐的感染产生美的共鸣。学会倾听,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在钢琴演奏学习中同适用。出于钢琴这种器乐演奏特殊性,我们从听觉的七个角度,来谈谈儿童钢琴学习中,如何由听辨入手,解决技术性与音乐性的融合问题。

一、避免错音

这点看似最基本的要求,却往往是很多老师经常遇到的头疼题。经常有孩子们在弹奏曲时,每一遍弹奏都出现不同的错音。尽管每遍老师都会指出其错误所在,并要求改正。但孩子们可能依然我行我素的错音。不要责怪孩子粗心大意。因为有时候,真的不是因为粗心造成,而是没有建立听辨和声的能力,因此而不能分辨出错音。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听,你觉得双手合作声音和谐吗?这个声音好听吗?”并多重复几次不同错音的弹奏,要求孩子们听辨不同。直到孩子们能细心听出各种声音的区别。这样在孩子继续练习的时候,即使再出现错音,孩子能立刻发觉并自主改正。

二、整齐融合声音

是否你也在钢琴教学中遇到孩子经常双手对位不协调、弹奏声音出现前后时差不整齐的现象?事实上,这仍然不是因为粗心造成,而是因为孩子们从未意识到——当双手共同完成整齐声音会使整首演奏乐曲变得更好听!这一切是由于没有训练过并形成听辨融合整齐和声声音的意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描述为:“在排队的时候,我的鞋被谁踩到了?”并要求孩子们慢速整齐的发出双手声音的习惯。

三、听辨声音虚实

相信很多钢琴老师也遇到过,孩子们为表现P力度,力量不敢出声,蹑手如做贼般动作。而遇见f力度时,则拼命砸琴现象。这种弹奏必然使乐曲失去准确表达,使听众感到突兀。不要怪孩子,那是因为对孩子们没有做过听辨声音虚实的听力学习。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描述为:“我很自信”,并让孩子以自信的状态弹奏结实声音。用“叹息”来描述P力度,让孩子以描述状态来弹个P力度。在经过反复多次听与手力量状态磨合后,孩子们就能够知道声音虚与实是如何产生和表现的了。

四、分清声音层次

钢琴演奏是双手精密合作的过程。其中一项基本技能就是,在表达音乐性的时候,双手往往没有相同的力度,也没有相同的动作。这是钢琴音乐声部、音色层次体现的方式。孩子们在弹琴的时候是否声音干瘪而毫无乐音感,甚至听起来很吵闹?那往往是因为孩子们没有懂得,钢琴音乐很多时候是需要分声部、层次、和声感的。让孩子明白这点,会使弹奏音色明显进步。我们可以多引导孩子听声音的感受。例如引导提问:“你听,这是小鸟在歌唱?还是有人在吵架呢?”让孩子在弹奏中学会听自己弹出的声音是否美妙。

五、听辨和声色彩

这里所指的和声色彩是和声产生的情感音色。比如,大调和弦是明亮的色彩;小调和弦产生忧郁的色彩;增三和弦造成扩张的声音;减三和弦给人紧张收缩的感受。也许和弦仅仅是半个音之差异,但造成的声音结果却大不相同。让孩子们多听听和弦之间的声音对比,使感受不同,这样能增加孩子对不同和声色彩的感受力,也使孩子在弹奏曲目时更正确理解乐曲的表情意途。

六、还原音乐的语言性

音乐最初始于劳动号子。后来逐渐发展,渐渐语言化。这在后来很多歌曲中有所体现。我们常要求同学们要想弹好钢琴音乐要先学会唱歌。因为钢琴音乐歌唱性相通于歌唱情感表达。歌唱又大部分来源于人类的情感语言。所以,还原音乐的语言性,能使钢琴音乐更贴近人们的心灵情感而动人。例如,车尔尼作品OP599中第36条中,我们会根据右手连线的句法,以及旋律音色和起伏,要求同学们多听自己的各种弹奏设计,并尝试编个故事。故事的语言与乐曲的句法必须一致。当同学们讲出自己最合理的故事情节时,我们会要求同学弹奏此曲时要倾听自己所述故事的音量、呼吸、抑扬顿挫,并与自己弹奏的声音保持一致。这样弹出来的曲子就如同数说故事一样吸引人了。

七、分辨音乐的表情状态

分辨音乐的表情状态,实际目的就是为了使同学们获得情感体验,并将自己情感状态产生的弹奏声音运用于乐曲演奏中,从而获得听众情感共鸣。在教学中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多示范不同感情状态下发出地不同情感状态的声音,并让学生听辨。例如,激动兴奋状态下弹出的触键声音会直接而明亮、响亮而激动;而失望伤心的情感状态下,手指的触键会相应变得缓慢而弱力度,从而产生对应的情感音色。人的多种情感各有相应的弹奏状态。要想准确表达乐曲中的情感共鸣,不仅要有一定的阅历,也需要平时有针对性的练习情感与手指的协调力。更需要用耳朵作为总指挥进行听辨和分配全身力量状态练习。

如果我们能够悉心从这七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听觉训练,并使肢体协调力与听觉达到统一,也就实现了控制力。这将大幅度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我们由听开始走进丰富的音乐世界,爱上钢琴音乐!

谭翕予(1980-),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钢琴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育。

猜你喜欢

和弦弹奏乐曲
弹 奏
始乱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