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聆听作曲家戚建波老师讲座引发的思考

2016-02-03

黄河之声 2016年23期
关键词:作曲家创作生活

王 芳

(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聆听作曲家戚建波老师讲座引发的思考

王 芳

(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于2016年12月22至27日聘请我国著名词曲作家在郑州举办“河南省音乐创作会议暨歌曲创作第二期培训班”。有幸聆听到作曲家戚建波老师的精彩讲座,从而想将戚老师的创作心得与同行分享。

戚建波;歌曲创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精神,繁荣发展河南文艺事业,进一步加强我省歌曲创作队伍建设及音乐创作的大发展,河南省音乐创作会议暨歌曲创作第二期培训班如期举行。培训班上第一次聆听戚建波老师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歌曲创作,受益匪浅。

说到戚建波老师估计很多人不太清楚是谁,包括很多音乐专业的学习者,因为幕后作曲家总是被忽略的一个角色。但提到戚建波老师的作品估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春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触动了无数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曲家戚建波,出生于1959年10月,山东威海环翠区人,著名作曲家。查看戚老师的简介,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山东威海中学副校长的业余作曲家,但正是这位“业余”作曲家却创造了令许多专业作曲家无法企及的成就,戚建波现象是当今中国歌坛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一、戚建波与他的创作

戚建波从小就非常喜欢音乐,喜欢听三弦,后来又学习二胡、京胡,1980年毕业于蓬莱师范音乐系。1981年,戚建波写了第一个作品《老师的目光》。199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中国娃》激情登场,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戚建波老师,之后,他的作品频频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散放光芒。他的音乐吐纳了寻常百姓的心声,道出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合拍了人们的心率,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共振。

戚老师说他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成就就是:不贪。音乐种类很多:歌剧、音乐剧、器乐曲、歌曲,单说歌曲又有独唱、合唱、重唱等形式。他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

戚老师的作品有几大方向:

1、写给老百姓的歌:《中国娃》《中国志气》《开门红》《大年三十》《咱老百姓》《中华全家福》《好人就在身边》《西去的列车》《一家人》《好男儿》《幸福赞歌》《中华好儿孙》《回报祖国》《亲吻祖国》《幸福来》《好运来》等。

2、亲情乡音歌曲:《母亲》《父亲》《爷爷、奶奶和我们》《儿行千里》《用心联络》《亲情电话》《大团圆》《孝敬父母》《家有父母好幸福》《母子一场》等。

多数歌曲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从而化为了音乐。这位典型的山东大汉,有着超乎常人的细腻情感。乡情歌曲,是戚建波创作的又一着力点,他的歌曲中无不饱含着对生养他那片土地的不解之缘。

3、兵团主题歌曲:《报告中尉》《相逢在军旗下》《山水是朋友》《同唱兵之歌》《好男儿就是要当兵》……他虽然没有穿过军装,可军人一直是他崇拜向往的一个职业。因此,他在军歌创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戚建波老师的歌总是充满着正能量,弘扬着真善美,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二、戚建波歌曲创作带给我们的启示

1、选择一首好词是关键。音乐从哪里找?歌词中找!歌词来自哪?生活!好词的价值在于:有内容,就记住了曲。有了内容就有了感动,拿到一首好歌词是很幸福的事。好歌词中好名字又很重要,戚老师举个例子:《好人就在身边》这首歌,最初歌曲的名字叫《好人就在身旁》。大家比较身旁和身边,感觉自然就明了了。身旁像是外人,而身边就是自己人,更亲切。所以就有了《好人就在身边》这首歌曲。作曲家几乎都要或多或少的动点歌词,为什么?为自己谱曲,要准,要动的更准确,更精炼。

2、一定写自己熟悉的题材。自己熟悉了,才容易写的真实。靠想象来写歌,容易写空。也不用挖苦心思的去想要写什么唱法的歌,好听的歌不分唱法,不分地域。

3、观察、积累,写真正的歌。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活?写歌,写生活,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真实的事才容易打动人。你离生活远,你的作品也离生活远;你离生活近,作品必将也离生活近。感情真了,小作品也是大作品;感情不真,大作品也不是大作品。作品要有真情,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充满希望。

4、写歌不能太功利,用心写歌。写歌是件很幸福的事,发自内心的歌唱,发自内心的感恩,且心态要好。写歌要对词作者负责,对歌唱者负责,对听者负责,对良心负责,坚守自己。如果自己听着歌都流泪了,也许别人才可能流泪。同时,歌曲创作好之后和歌唱者沟通极其重要,要把歌曲内心的情感真正地挖掘出来,让歌唱者理解作曲家创作的真正想法,从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5、注重大多数人的品味。能为十人写歌,不为九人创作。共性多了,关注人就多了,共鸣就强。现代人总是在讲究创新,什么是创新?不是故意和别人不一样,而是不一样,但大家却觉得好。也可能正是“共性”成就了你,共性就是特点。包括定调能定低一点,不要定高一点,道理也是一样的。

戚建波的音乐风格始终充满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喜庆的锣鼓,高亢的唢呐,清脆的笛子……亲切朴实,很多作品听到流泪,首首入心。

戚建波老师说:真实的人,真实的情,真实的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创作。心里阳光,作品才能给人带来温暖。立足自己的职业,做自己能做的事。感谢世界上有一种职业——作曲!

我想说的是:感谢中国有一位作曲家——戚建波。

猜你喜欢

作曲家创作生活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一墙之隔》创作谈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创作随笔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