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对策

2016-02-03罗红星

黄河之声 2016年23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声乐情感

罗红星

(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对策

罗红星

(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声乐艺术表现的生命力主要是通过情感体现出来的,因此,要想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声乐艺术表现力,首当其冲的就应该着手于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本文主要以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具体对策,仅供参考。

情感表达能力;声乐教学;教学质量;艺术表现

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欲,这其中主要指的是人对外界认知所产生的情感心理反应,如忧郁、喜欢、憎恨、愤怒等等,通常来讲,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客观上是外界影响人的情感表达,主观上是人的情感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其对外界的认识程度。将情感与声音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增强音乐的艺术魅力,并引起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艺术专业深入改革的进程中,深化声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教会学生在展现音乐的过程中充分融入自身的情感表达,这对于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作为艺术学科,声乐是诠释情感的方式之一,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这既是音乐艺术表达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学生自身情感通过音乐得以释放的体现,在音乐中融入情感可以增强音乐的厚实度,使其不仅仅只是音乐符号或曲调,甚至可以说带有强烈情感的音乐,其所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更容易震撼人心。

(一)体现了声乐艺术的本质要求

在声乐教学中,乐曲的艺术力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得以展现呢?其最直接、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情感来表现。缺乏情感的音乐是不具备鲜活力的,音乐若无法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传达出去,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就无从谈起,因此,声乐教学务必要重视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这符合艺术传播的本质要求。

(二)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就声乐作品而言,其单纯的五线谱或简单的几个音符,不足以展现音乐的魅力,其艺术价值主要是通过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富有情感的声乐作品是具有灵魂的。因此,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在主观方面学生会用其自身的情感体验来润色音乐作品,并从中适当的加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这就形成了二次创作。富有情感的声乐作品,其表达也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在声乐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是增强声乐作品感染力的必然选择。

(三)建立声乐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将声乐作品赋予一定的情感,并非是任何情感都可以的,只有通过良好的、正面的、积极地情感来理解音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真谛,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阐述分析声乐作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深其对声乐的理解程度,通过对认识声乐、消化与探究声乐作品,可以加强声乐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抱有一颗充满着探究声乐艺术热情的内心,培养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声乐情感素质。

此外,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为后期坚持不懈的学习声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声乐学习中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艺术职业规划目标,既有利于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在音乐的道路上走下去,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实现音乐的艺术价值。

二、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进行思想上的转变,打破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束缚,根据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展开各项教学活动,并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传统声乐教学当中,大多数声乐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机械的将声乐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教师的权威性和主体地位,这样不仅不利于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而且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打击其学习声乐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要严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师生关系,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声乐的信心。例如,在歌谱研读的过程中,若一味的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保证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究竟学习到了何种程度也无从知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阅声乐作品的同时,应该将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介绍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机会,从而调动其学习声乐的热性,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将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

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艺术作品,其所蕴含的意义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均有所差异,要想让学生准确的把握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首当其冲的激素会要对声乐作品的创作年代的特点及其时代背景进行充分的掌握。但是,现阶段大学生对历史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而且在特定环境下也无法一定的生活体验,这样就无法准确的掌握某一时代声乐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在这种基础上学生除了强行的附加虚假的情感,或者照搬照抄其他人或教师的情感之外,别无他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在声乐作品教学的过程中,不必急于切入主题开始声乐作品的演练,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声乐作品的来历及时代背景,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图片、音频、视频等具象的资料播放给学生,使学生从情感上深入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

例如,在《嘉陵江上》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目前学生所处的年代并无战乱,和平年代的学生是无法感同身受战乱年代的那种流亡生活的痛苦,这样在演唱时,《嘉陵江上》所蕴含的对侵略者的痛恨、对亲人的思念等情感就无法真实的体现出来,缺乏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将相关的资料背景及时的播放给学生,在播放资料的同时可以用该曲目作为背景音乐,通过耳朵听到的声音,加上眼睛看到的资料,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可以沉浸在歌曲所营造的意境当中,并深刻理解和感悟其中所要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样,在学生充分理解声乐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演唱,可以将自己的体会和情感融入其中,可以在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时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充分挖掘情感资源,使学生的情感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声乐教学中,若学生所演唱的歌曲与单纯地播放器所播放的歌曲并无任何区别时,事实上就丧失了声乐教学的真正价值。就声乐作品来讲,人的演唱与播放器的播放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人可以将自身的主观情感附加在声乐作品中,而播放器则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声乐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必将是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情感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这也是声乐教学充满人性的直接体现。作为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声乐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学生营造有利于积极探索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环境和氛围,并在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和树立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声乐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应用各种教学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可以丰富学生思想情感、树立情感素质意识的教学素材务必要引起重视。

此外,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声乐教师可以围绕课程主题、课程内容合理的融入歌词比赛、游戏教学等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理解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情感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总之,在声乐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变革,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将是有效的结合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声乐技巧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声乐教学的效果,为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奠定基础。

[1] 桑素萍.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J].大舞台,2014, 02:186-187.

[2] 祝洁琼.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把握与表达[J].四川戏剧,2014, 05:138-140.

[3] 侯峰.浅析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方式[J].黄河之声,2014,10:89.

[4] 李雨.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J].大舞台,2014, 08:139-140.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声乐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