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真人秀节目的泛成人化现象

2016-02-03尹佳孙小平

视听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成人化真人秀成年人

尹佳 孙小平

儿童真人秀节目的泛成人化现象

尹佳 孙小平

当前电视真人秀节目呈泛滥趋势,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反映了其商业化制作背景下以吸引受众注意力为驱动力的弊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类真人秀节目中,儿童真人秀节目成为能够返璞归真、淡化功利的素材来源,儿童的天真可爱与心直口快成为节目收视保障的关键因素。然而,此类节目中成人化的视角与儿童的天性亦构成了一对矛盾。

成人视角一:竞争与得失

竞争虽为人类天性,然而人类社会的文明与道德约束可以令人们对于竞争过程及结果的态度淡化得失心理,培养集体意识与集体荣誉感。有些儿童真人秀节目为了增强可看性进而提高收视率,在活动环节中设置竞争意味较强的内容,比如通过赛跑来决定谁会享受更多的资源和物质条件,年幼的孩子在缺乏正确引导的前提下,往往会看重得失,失利者会出现哭鼻子、闹情绪的现象,节目因此具备了可被观众讨论的热点话题,而不同孩子的不同反应也成为被比较的焦点,给当事人带来后续的情绪影响,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更有甚者,某些网友会根据儿童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表现制造出“让某某滚出节目”这样指向恶劣的话题,把“秀”的成分拔高至压倒其他因素的程度。竞争的议题是成年人设计的,反映了成人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内心的不安与隐忧,过早地让儿童参与其中,是将成人的负面情绪转嫁至儿童身上,造成儿童的心理负担。

成人视角二:儿童心理早熟的伪命题

当下儿童真人秀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儿童对于社会的超前适应力,给观众造成了一种错觉:儿童心理早熟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不必过多担心真人秀节目中为儿童嘉宾设置的任务令其不能胜任。儿童的心理早熟是一个假象,或者说是一个伪命题。我国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约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都明确了要依法保护儿童的权益。作为一种流行媒介产物的儿童真人秀节目应当以充分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为先,而不应把儿童过度商品化、庸俗化。媒介提供五光十色的拟态环境的确令儿童的视觉、听觉有了不同其父辈的全新体验,极大地丰富了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超负载的信息量。然而,低龄儿童所接收的仅仅是信息的外壳而非实体,其原因在于儿童节目的制作者,即编码者为成年人,其编码过程融合了成年人的个体经验、阅历与价值观念,而儿童如何解码这些信息实体内容则成为一则谜题。比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中,出现了林永健父子扮成乞丐行乞和坐地铁的情节,以及爱干净的孩子不肯下泥潭被父亲抱下去的矛盾场景,都带有成人世界对儿童进行“吃苦教育”的自我合理化色彩。吃苦与成才并不一定直接关联,不注意方式方法的“吃苦教育”会对儿童身心造成伤害,与儿童的权益与意愿相悖。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以及人际关系理念的形成来源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以及大众传媒日复一日的熏陶与累积,最终反映在个人的综合素养与水准之上。成人视角相当于强行压缩这一日积月累的个体经验丰富的过程,迫使儿童踩高跷推开成年人的视窗去看世界,儿童的模仿力较强,会呈现出模仿成人行为模式的早熟假象。以亲子类的儿童真人秀节目为例,节目中往往会设置儿童与其家长分处两个组别进行游戏或者比赛,家长的反应与行为模式会对孩子产生言传身教的影响。成年人会认为小孩子一本正经地模仿成年人的说话方式是趣事一桩,而潜在的负面影响则是对孩子们好奇心与原创力的遏制。摄制组人员与家长不断地中断儿童的观察与思考过程,不仅对参加节目的儿童嘉宾进行干预,也对荧屏前的儿童观众造成影响。

成人视角三:经济效益的有色眼镜

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小童星出现在各种类型的商演活动中,给其同龄人及家长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草根化的选秀、比美类型的大小赛事充斥着互联网并吸引大量家长和儿童参与其中。一些家长由以前对孩子学业上“望子成龙”的企盼转变为“望子成星”的希冀,童稚逐渐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符号,是成人化的追名逐利与浮躁带来的后果。成年人戴着经济效益的有色眼镜去审视儿童能够创造的商业利益势必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不利,急功近利的成人化心理驱动力把本该质朴天真的孩子变得心浮气躁。

针对上文提及的儿童真人秀节目的成人视角及负面影响,摸索一条适合儿童参与及儿童观看的真人秀发展之路很有必要。

发展对策一:放低姿态,避免误读儿童心理

在一档儿童真人秀节目中,老师分别找两个学生到办公室随机提问几道题目,摄像机的存在与面向观众播出的画面是双方已知的,答不上来的学生自然产生竞争、焦躁、难为情的心理,而观众也在观摩中体会着孩子的心理轨迹。比如在抢答一道数学题目时,一个孩子答错了,同组的其他孩子用调侃的语言嘲笑他,或许在成年人看来“傻”“笨”这样的字眼仅仅是熟人间的玩笑,但对自尊心较强又遭遇挫折较少的儿童而言会留下自卑的烙印。成年人应学会放低姿态,避免用成人的心理视角看待儿童之间的玩笑、互动与交流,试图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至少可以用更加靠近儿童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成人世界里诸如讥讽、孤立他人之类的负能量一旦传导至儿童,就会由模仿演变成一种习惯成自然的行为模式。如果节目制作组在后制过程中基于收视率的考虑强化呈现儿童在录制节目过程中的不友善片段且反复播放,不仅会塑造当事人的不良形象,而且会通过传媒的扩音器效应将影响力波及低龄收视观众。儿童真人秀应当着力彰显儿童的友爱互助,对拍摄过程中偶尔出现的小摩擦正确引导并淡化处理,不应将偶发现象塑造成代表儿童个性的典型进行宣传。

发展对策二:摒弃将儿童成人化话题作为节目卖点的行为

互联网平台上频现的类似小学生骂战、小学生化妆教学以及小学生攀比等热点话题,反映了成人视角审视儿童行为的恶趣味。个别青少年的行为经由成人别有用心的话题化,被解读为整个群体的普遍性与广泛性。我们甚至在热播的儿童真人秀中看到了极受观众追捧的儿童CP(coupling)组合,而“炒CP”的宣传手法在之前往往只出现在成年人的明星婚恋或相亲类节目中。低龄男孩女孩之间单纯可爱的互动偏偏以成年人视角装扮为具有暧昧气氛的话题,着实偏离观看节目的初衷,而“荧幕情侣”的成人化话题并不适合应用于儿童,是一种错位的宣传手段。在节目的发展宗旨上应当努力呈现儿童的原生态特色,而不应是被镀上成人化色彩的“小大人”,在发展对策上应摒弃将儿童成人化话题作为节目卖点的行为。

发展对策三:将话语权归还给儿童

儿童的话语特点是由其特殊发展阶段而决定的天然存在,不应经由成人的滤镜进行加工或曲解。在一些真人秀节目中,儿童用他们掌握的有限词汇努力进行交流的过程,被主持人过于自信地打断,横加解释,充满了成人的武断与干预,这种行为是对儿童思维创意过程的一种伤害,导致儿童认为成年人的说法与作为都是正确的,对于儿童而言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最终会令儿童在参加真人秀节目的过程中呈现出成人化与“二度思考”的假象,担心自己的话语不符合成年人的判断准则。在学校和家庭中,儿童的话语权通常处于弱势状态,教师和家长对于儿童的灌输远远大于倾听,这种成人视角的思维惯性同样体现在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中,具体表现是通过捕捉儿童的只言片语或某一行为进行成年人的过度解读,剥夺了儿童的解释权。在儿童真人秀的制作过程中,应更加理性思索如何减少对儿童话语表达的介入与干预,成人噪音的频繁出现只会令儿童迷失方向,把本应在相应年龄流露出的自然状态加工为成人化的状态,结局就是对自身话语的所指目的不明,盲目迎合成年人,丧失原创性,成为模仿成年人说话的“小大人”。适度地将话语权归还给儿童展现了成人世界对儿童的包容与理解,令儿童真人秀节目返璞归真。

大众在满足于《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一年级》等儿童真人秀节目带来的新鲜收视体验之余,应当警惕成人视角制作框架对儿童天性、创造力的违背与束缚,探索更趋近于儿童天然状态的节目制作策略,维系受众注意力的同时保护好儿童的天性,将儿童心理特征与儿童话语权的核心要素融入节目制作的过程中。

猜你喜欢

成人化真人秀成年人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成年人爆笑日常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成年人的辛苦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