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深情企盼 饰乡土芬芳
——探访山西晋东南地区高平面塑艺术
2016-02-03闫晓华YanXiaohua
文/闫晓华 Yan Xiao-hua
载深情企盼 饰乡土芬芳
——探访山西晋东南地区高平面塑艺术
文/闫晓华 Yan Xiao-hua
摘要:民间面塑是流行于黄河流域麦产区的一种极具地域特色、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国民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山西晋东南地区高平面塑题材丰富、造型朴拙、色彩清新,不仅可食用且极具观赏性,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载体,已深深的扎根于民俗事象之中,并在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之中承载了深厚的民俗内涵。
关键词:高平;面塑;田野考察;民俗内涵
山西民间面塑主要集中在晋南、晋北、晋东南地域,晋东南面塑以晋城、高平、阳城地区为代表。笔者一行就面塑艺术访问了高平市马村镇马村人、山西省二级民间工艺美术师白仙娥老人,老人拿出捏制面塑的工具让笔者看,都是百姓家常用常见的工具,擀面杖、剪子、梳子、筷子、牙签、孩子玩的哨子、各种废弃的带有尖或纹饰的玩具,这些工具和山西其他地区均相似。高平面塑制作过程主要是:1.和面(冷水和面);2.起面(需要3天的时间);3.捏制形状;4.蒸制;5.上色。应我们的要求老人给我们当下做了很多作品,我注意到在制作花卉时,除了捏、塑、剪、雕的常用手法上,还极注重拼、贴、手法的糅合运用。高平面塑在造型上相较之晋北的写实,晋南的注重神似,其古朴造型基础上更呈现出一种大胆的浪漫主义想象力。色彩上晋北以塑为主、色为辅,晋南地区面塑色彩浓烈绚丽,而高平面塑色彩则显清新雅致之感。
山西民间花馍以捏塑生动自然的花、鸟、鱼、虫、蔬菜、水果、走兽、人物等万物生灵为主,并始终贯穿于民间的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如婚丧嫁娶、祝寿、晚辈满月、生日等各个方面,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做出类别丰富、造型多样的面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向往,对晚辈美好的祝愿,对先人的祭祀、怀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春节供奉的枣山、七月十五捏制的面羊、丧俗中所做的猪羊祭是高平面塑艺术的主体。高平春节时所蒸制的面塑主要有枣山、节节高,十二生肖、鱼、佛手等。枣山用于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极重视,且均要提前蒸制,枣山长约10厘米、高25厘米。是由三到五层面环衔接而成,底层最大,层层高叠,并点缀以红枣,在最上端则捏当年生肖的形象,面环上点缀各种花形、十二生肖、中间常塑二龙戏珠的形象。这里的珠捏制为蜘蛛,珠同蛛谐音。色彩以点染为主,红色、黄色、绿色、粉色,色泽清新、妍丽。节节高也是春节敬神的供品,在制作上极为精细,高同糕,年年高升之意,造型为主体十二层,形似塔形,闰月年加一层,其层数根据月份来定,所以会出现12层和13层;主体之上常插制狮子、凤凰或当年生肖形象,主体各层用长竹签插制二龙戏珠、鱼供莲、凤戏牡丹、及各种造型的吉祥花卉、高低错落、呈半圆状,色彩以红、黄、蓝、绿为主,或整体上色或单色渲染。色彩斑斓、远看像一团花球。在花卉之间会穿插些小动物,如蝴蝶、小鹿添加了些许生动、活泼,寓意年年有余、步步升高的美好期盼。而晋北地区的枣山是以面裹红枣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顶往往塑一层如意形图案,在上面再加上面塑的“小元宝”三至五个,二个咬铜钱的“钱龙”。“钱龙”似蛇形,蜿蜒盘旋在元宝、花草之间,左右两条昂首向上。上面点缀以盘云、如意纹样、瓜果、龙虎动物、在以五谷点睛镶鼻,色泽质朴,但所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
"羊"和“阳”为谐音,在高平地区羊作为炎帝部落所崇拜的图腾形象广为流传,万物生长靠太阳,以太阳崇拜和作为太阳崇拜的羊,是高平地区炎帝农业文明的文化特征。高平婴儿出生时,姥姥要捏制十二只面羊,要用红线串起来,捏制一只狗,十六个蒸饼,将婴儿放在十二只面羊组成的圆环中,外围放置蒸饼,寓意孩子是群羊中的一员,以期盼孩子健康成长,这与晋南地区闻喜县在孩子出生时送虎馍截然不同。老人说马上要到七月十五了,民间也称为“送羊节”,家家户户都要蒸面羊,本意为祭祖祈丰年之意。而今已成为一种人与人的祝福和情感交流的节日。高平的面羊主要是:1.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2.蒸制好面羊放置在自家的地里用于祭天地,同时燃放鞭炮,用以祈祷免下冰雹、五谷丰登,来年有好的收成;3.出嫁的女儿送给母亲,以表达养育之恩。高平的面羊在造型上为羊形,与晋北地区不同,山西晋北忻州、定襄地区的面羊也叫“爬娃子”为人形。而河北等地面羊也多为羊形。高平面羊长约15 厘米,宽 9厘米,高5厘米,造型为前腿前伸,后腿后卧,卧羊身上拖一金黄色谷穗,羊的后腿站立一小鸟,羊和小鸟的眼睛以镶嵌黑豆,造型活泼而生动。色彩以点染粉色、黄色、绿色,有种泥土的清新之感。十月十五是封包节,当地俗称封谷屯,高平家家户户会做灯馍,主要用软米面,先开水烫面,发上几天,蒸出面后,用线截出所需大小,这样可以保持面的平整,将面团捏制成各种样式,造型有猪头、鸡、兔、鱼、花形、元宝、在中间的底壕处压出一块小坑,将剪好的红布块放到小坑里,在用油炸过的香插至此处,上面浇上食用油,这样可以保证灯亮,再来可以防止火烧不到面,在敬神时点燃。灯馍一般供奉在米缸粮囤上,祈求来年缸满囤溢。而山西吕梁一带也蒸油灯馍,是在正月二十五晚上,家家要用莜面、糕面捏面灯。捏制成形态各异、意趣盎然的面灯,有按照家庭人口中每人的属相,用面捏成相应的本命灯,有仓神面灯,十二生肖面灯等,在面灯上倒些香油,插根棉花捻子就可点燃。
高平地区丧葬活动时极隆重,面塑更是不可缺少,家中晚辈和所邀请的村中巧妇们要提前几天蒸制"猪羊祭、青狮白象",在马村镇尤为流行,造型以猪羊的体型为基座,均为卧姿,以猪、羊的形象为基础,将猪羊的鼻子、眼睛、嘴、耳分别蒸好,然后用竹签插在基座上组合,基座上插满各式花卉和蝴蝶、各种鸟类。如大型的祭品则要插上百种花卉,像个巨型的蘑菇。祭品做好后放置在竹筛里,搬动时用担子挑。摆放在灵前用于对长辈的祭奠,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父母的怀念之情。民间面塑正是在这些民俗活动中担当了重要的礼俗角色。是民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丰富了民俗情境和民俗事象。
(本文为2013年度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山西民间面塑的艺术特征及民俗内涵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SKLZDKT2013075;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指令性课题“民间美术造型在高校装饰绘画教学中传承性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L-12004;2013年山西农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凸显地域特色装饰造型设计课程群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PPY-201317)
(责任编辑:无尽藏)
中图分类号:K23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52(2016)03-0029-02
作者简介:
闫晓华(1981—),女,山西太谷人,山西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
An Exploration of the Dough Sculpture Arts in Gaoping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