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班主题“我们居住的地方”为例谈区域游戏开展

2016-02-02吴怡星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记录表吹泡泡昆山

吴怡星

《刚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强调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区域游戏这样的组织形式,真正契合了关注个别差异的教育需求,对幼儿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工作中我们对区域游戏进行了多方位的实践与探索。下面将以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为例,谈谈我班区域游戏的开展。

一、内容选择

1.关注与主题结合

说到结合主题,不得不提到我们益智区的“寻宝”游戏。纸板箱镂空衔接搭建成了山洞的雏形,我们会根据主题的变化更换“宝物”的内容。如在“我们居住的地方”这一主题中,我们用“昆山三宝”、“昆山三贤”、“昆山特产”等图片贴在山洞内部,幼儿在底板上找到以后贴在自己的宝箱里。游戏结束后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寻宝结果,在找一找、贴一贴、说一说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对昆山地方特色的了解一步步深入。

在“我们居住的地方” 这一主题中,建构区无疑是孩子们大展身手的好地方。主题开展初期,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小区、商店、停车场映入我们眼帘。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少了一个切入的点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提升。于是我们提出了搭建的主题“前进中路”。我们制作了简单的前进中路地图,把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图片展示在地图中,供孩子们观察、模仿。一段时间过后我们渐渐发现,孩子们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地图上的建筑,而是通过自己对身边事物细致地观察,增加了不少新的搭建内容,如绣衣大桥、电视塔等等。在这样一个主题游戏的进程中,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建构的技能,更多的是有了细微观察身边事物的机会与习惯,这是比技能更宝贵的东西。

2.关注幼儿的需求

当然,如果游戏的内容只与主题结合,内容又相对狭隘,所以除了与主题结合之外,我们还关注到了幼儿的需求。

一次关于“周末活动”的晨间谈话过后,发现孩子们对“吹泡泡”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在那个瞬间,孩子们的眼神提醒我,一定要让吹泡泡这个游戏加入到我们的区域游戏中来。孩子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能够吹泡泡的东西,于是漏斗、漏勺、浴球、网兜都成了我们的吹泡泡工具。也正因为孩子们对此游戏的积极态度,收集游戏材料环节才能变得异常顺利。

3.关注班级的特色

我园以《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研究》为研究课题。具体落实到我们班,就是以昆山话为载体来进行民间游戏。因此昆山童谣作为我们班的班级特色,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区域游戏的必备内容。我们事先将本学期计划内的昆山童谣录在电子书里,并配以简单的图片注释。孩子们在游戏时自主地听一听、看一看、念一念,为班级特色建设助力不少。

二、材料投放

1.层次性

在大部分的游戏中,不可能通过一种材料就能够实现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通过不同材料的投放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1)从材料投放的先后顺序上体现层次性。如美工区的房子。一开始孩子们利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但没过多久,他们便有了制造立体房子的愿望。于是我们提供了超轻土,孩子们开始捏房子。再到后来我们提供了房子的模型,孩子们制作出了在他们看来最满意的房子。接着我们将这些房子以辅助材料的形式投放到建构区,供孩子们搭建小区。这样由简到难的材料投放顺序为孩子们的游戏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也让他们在每一次的挑战中收获更多。

(2)从材料投放的难易程度来体现层次性。如剥干果游戏。我们提供了难度系数一颗星的开心果、难度系数两颗星的桂圆和难度系数三颗星的南瓜子三种干果,供幼儿选择。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南瓜子,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开心果。这样一来使得不同能力的孩子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2.适宜性

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逐步从具体形象性向逻辑性过渡,喜欢挑战与竞争,规则意识逐步增强,交往能力也在逐步发展。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投放了“镜中猜物”这一游戏,来促使幼儿形成竞争意识、规则意识。我们用圆形的平面镜作为底板,两块长方形纸板十字相交竖在平面镜上。圆形纸片上绘有各色图案,反扣在十字架上方,让幼儿通过对四分之一画面的联想来猜测整个图形。在游戏之初,孩子们总是忍不住去偷看,于是在孩子们多番游戏、讨论过后,裁判这一角色被引入此游戏。裁判会公正地摆放图形卡,判断谁在没有犯规的前提下先猜出来。慢慢地,玩这个游戏的孩子都能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尽力赢得比赛。

三、教师指导

1.尊重幼儿的节奏

在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要用尊重的态度观察幼儿的活动,相信他们能按自己的节奏参与探索活动。比如在吹泡泡游戏中,当我第一次投放记录表的时候,孩子们并没有马上对记录表产生兴趣,没有按照记录表的顺序对游戏结果逐一记录。而是拿着同一种工具重复地吹着泡泡。这时我没有马上引导他们要关注记录表,而是在一旁观察等待。5分钟过后,在玩游戏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中男孩率先拿出记录表,观察一番后开始按照记录表的顺序试验、记录。此时,女孩仍旧乐此不疲地用同一种工具吹着泡泡。直到男孩记录到第四个时,女孩看到男孩正在认真的记录,她才意识到原来还有记录表需要完成。于是女孩也不紧不慢地开始实验、记录。但女孩的完成顺序和男孩有所不同,她是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实验完后在记录表上寻找相应的空格。在这一过程中,我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游戏节奏,他们也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与同伴的相互学习,顺利完成了从无目的的游戏到有任务的游戏的过渡。

2.实施多元的评价

在评价的环节,因语言交流较多,而中班幼儿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所以在评价的时候我们也尽可能多的利用直观的方法。比如美工区、建构区的作品我们多采用作品分析法,语言区我们用情景表演法,科学区利用记录法和讨论法等。在规则意识的养成方面我们也会用行为强化法进行鼓励等。

猜你喜欢

记录表吹泡泡昆山
吹泡泡
从科学探索坊中的“被记录”现象谈开
吹泡泡
昆山之路为何震撼人心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索
记录大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有效方法
黄昆山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