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舆情引导的高职院校网络文化构建
2016-02-02郭闯
郭 闯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基于舆情引导的高职院校网络文化构建
郭闯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一、舆情引导对高职网络文化构建的价值分析
1.舆情引导是高职网络文化革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面对汹涌而至的网络舆情,正确对待并加以合理引导,是高职网络文化使命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多元化的网络舆情主体,决定了其网络舆情较之传统舆情而言,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影响更加广泛、更趋现代、更加开放、更为接近本源,对网络文化的变革与更新形成一定程度的“倒逼机制”和“压力机制”,推动着高职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完善。
2.舆情引导是建立高职网络文化预警机制的有效手段
网络作为扁平化的新媒体工具,信息汇聚需要在更大范围和更开放化的环境中进行,网络舆情不仅存在于校内场域,更多地存在于社会化的舆论场域之中。有效的舆情引导可以通过对舆情热点事件、公共话题、集体话语导向的监测与研判,避免不良信息对网络文化的浸淫与侵害,对可能诱发危及校园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及时预警并进行处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传统舆情中媒体“把关人”角色的有效补充,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发展的疑点、难点、痛点和盲点。
3.舆情引导是构建高职网络文化民主参与机制的有效途径
网络作为迥异于社会现实的虚拟空间,淡化了参与者的等级观念、角色意识和身份特征,更加注重人的权利平等化、意志民主化和精神自由化。舆情引导作为关注公众诉求、平衡多方利益、实现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充分、民主、高效的协商机制,更加注重“意见领袖”的培育。随着“网络问政”成为公众获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也要借助民主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来达到“善治”的总体目标。
4.舆情引导是加强高职网络文化安全的有力保障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在为高职教育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中的不健康内容、垃圾信息、反动言论等为网络舆情引导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对高职网络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网络舆情可以导致群体或个人情绪的波动、矛盾的激化、问题的引爆、形象的坍塌,在负面舆情信息发酵、酝酿之前,对网络舆情采取有效的监测、引导、处置与化解,可以为网络文化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维护高职院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高职网络文化构建过程中舆情引导的缺失
1.舆情引导能力与技术的缺失
高职院校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对舆情引导的认识不足、定位不明、力度不够,很多学校官方的舆论平台或公共意见领袖并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在舆情引导过程中往往被舆情牵着鼻子走,丧失了监测、引导与处置舆情信息的主动权,加之专业的舆情引导团队不够完善,导致舆情引导工作效率不高。相关引导人员并不具备良好的引导能力与引导素养,高职院校也并没有基于科学理论的指导,构建完善的引导制度体系和专业化引导队伍,没有明确网络文化舆情引导的管理主体,导致相关人员的职责重叠,无法明确责任主体。在利用网络文化进行舆情引导时,并没有准确且全面地分析、判断网络舆情信息,相关人员往往凭借个人意愿、主观经验制定相关决策,这种引导方式,严重影响了舆情引导的准确性,进而导致网络文化丧失舆情引导价值。
2.舆情引导方式与内容有待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应对网络舆情的通常做法仍以传统方式居多,诸如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引导与说服教育,或者利用传统学生管理系统的运行来及时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舆论倾向,高职网络舆情的信息审核制度、监测制度、处置制度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无法对网络舆情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式的管理,无法准确分析网络舆情。作为高职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舆情信息的公开性与互动性还没有提升至关乎校园安全、校园文化、校园建设的高度,存在形式和内容的严重不足。高职院校校园网的信息多体现在高校日常管理与教学动态,并没有创建互动性较强的栏目,例如,建议栏目、投诉栏目以及咨询栏目等,吸引力远不如微博、QQ、微信等自媒体,相关的舆情信息传播度以及关注度较低,网络文化体系的舆情引导价值无法得以充分体现。
3.舆情引导制度体系建设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尚未有针对网络舆情的专门的法律法规可供参照执行,这就为高职网络文化构建过程中的舆情引导带来了很大困扰。高职网络文化建设亟待建立科学的网络舆情管理的制度体系,明确舆情引导的管理主体,明确职责和分工,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能够准确、快速、高效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并妥善解决好各类问题,有效预防舆情的泛滥和负面舆情的集中爆发。高职网络舆情引导的制度措施在规范性、可操作性、有效性上有待进一步完善,科学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职网络舆情和网络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规律,舆情引导工作机制应该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相融合,要对舆情进行充分的分析研判,及时地发出舆情预警,妥善地解决好舆情冲突,找准舆情引导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为构建高职网络文化集聚正能量。
三、引导网络舆情的高职网络文化构建策略
1.以技术创新为载体,完善高职网络文化的舆情引导机制
高职院校必须加大舆情监测、引导与处置技术手段的研发力度,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搜集、甄别、分析、加工研判,进而做出科学的引导决策。要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以及智能搜索技术,动态化判断网络舆情的基础信息,通过信息过滤技术以及关防技术,针对性防控网络舆情的不良信息,利用相关检测软件,提升高职院校网络舆情预警、研判以及处置的专业化程度,以技术手段完善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把关人”角色,从而培育文明、理性、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
2.以核心价值观为载体,引领高职网络文化的主导方向
高职院校必须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借助各种合理有效的手段及方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和教育学生,积极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创新精神,以积极向上的理性思维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使网络等新媒体工具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师生精神文化的新空间。要大力宣传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先进文化,促使其实现网络化与数字化传播,构建优秀知识资源数据库,创办数字化图书馆以及研发数字工程,促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主流文化成为网络信息交流的主导,营造积极向上、价值分明、思想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文化交流氛围,全面提高高职生的网络舆情素养。
3.以队伍建设为载体,提升高职网络文化的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的舆情引导队伍,可以有效提高网络文化的舆情引导效果,建设舆情引导队伍时应最大化拓宽人员获取渠道,尽可能吸收多种专业背景的人员,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强化其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弥补他们在网络传播、新闻感知、舆情引导、教育管理等领域的知识短板。 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吸收、培养“意见领袖”,使其成为网络文化的舆情引导主体,并以其自身的网络舆情素养感染师生,提高师生的网络文化舆情素养,从而促使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形成良好的理论导向。
4.以议程设置为载体,构建高职网络文化的科学化引导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所关注的重点、热点、疑点问题设为议题,并将该议题上传至虚拟化网络平台,让学生针对此议题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讨论。遵照思想政治理论的主流价值标准,认真筛选网络文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取舍整理、主次排列以及类别划分处理,从而借助主流网络文化引导学生的网络舆情行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对舆情引导管理的主体对象具有明确的认知,更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结合网络文化的舆情引导规律完善工作机制,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网络舆情素养,打造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文明和谐的网络文化体系。(说明:本文是2015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处置策略”,项目编号:2015BKS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