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纳西族传统舞蹈原真性初探
2016-02-02常国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100
常国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丽江纳西族传统舞蹈原真性初探
常国华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原真性”是国际公认的对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一个基本原则,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有着重大意义,后被引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当前纳西族多项民族传统舞蹈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纳西族传统舞蹈类目繁多、活态变化,我们如何在遵循纳西族传统舞蹈特性的基础上,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如何理解和嫁接好“原真性”原则,是本文研究和阐述论证的重点。
原真性原则;纳西族传统舞蹈;保护与传承
“原真性”是英文“Authenticity”的译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原意是表示真的、原本的、而非假的和复制的意思。自上世纪60年代引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1964年《威尼斯宪章》的颁布,确定了“原真性”作为对文化遗产鉴定的一项重要原则。1994年12月在日本奈良通过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肯定了“原真性”是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因素。现“原真性”是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因素,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
“原真性”原则从物质文化遗产引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从开始就倍受争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物质文化遗产以实物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触摸、不可感知及活态性等特点,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属于精神范畴,并有“行为传承”的特点,它会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时代特征。因此,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原真性”原则不适合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宜像保护文化遗产一样严格“原真性”的原则和标准,要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功能性规律,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无论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遵循“原真性”原则都是必须的,物质文化遗产因具有实体存在,大家对“原真性”原则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大家对“原真性”原则还存在争议,原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文化和精神范畴,不易被人们感知且活态变化,人们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认识各抒己见,因此导致了在“原真性”原则上还存在争议。下面我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纳西族传统舞蹈“原真性”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原真性”原则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如何开展工作进行初探。
纳西族,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约32万,其中80%世居在云南丽江,是丽江最多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资源,现今有多项民族传统舞蹈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的大环境下,纳西族传统舞蹈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发展,纳西族传统舞蹈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对于什么是纳西族传统舞蹈的“原真性”,人们真的很难去感知和理解,它不像文物一样,实物存在容易感知,依据《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指出,“原真包括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质,利用与作用,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依据文件,我们如何在纳西族传统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中如何做到“原真性”原则?下面我们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探析:
一、传承人的“原真性”
纳西族传统舞蹈是依附于具体的人来呈现,通过人的言传身教传承和延续,因此在对传承人“原真性”的评定和保护十分重要。例如纳西族东巴舞蹈传承人,除了是精通东巴舞蹈还要精通东巴文化和东巴艺术,不仅是东巴舞蹈传承人,也是东巴文化和纳西族文化传承人。纳西族传统舞蹈在保护和传承中,传承人起到核心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传承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从事传统舞蹈传承或传承“变了味”,这样的传承人还名副其实吗?所以传承人“原真性”是我们对纳西族传统舞蹈“原真性”原则理解的一个部分。
二、舞蹈形态的“原真性”
纳西族传统舞蹈艺术形态的“原真性”通过作品和表演形式来体现,也就是我们说的原生形态舞蹈,包括舞蹈动作、音乐、道具、服饰等。如东巴舞蹈,舞蹈动作必须是世代东巴传承下来祭祀时的各种东巴跳,动作没有被艺术加工,依然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风格;舞蹈的音乐依然是东巴在祭祀舞蹈时,手持金刚铃、金刚杵等道具发出的响声或右旋海螺(法螺)、牛角号、牛皮大鼓、手鼓等乐器的伴奏音乐;舞蹈道具和服饰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工都继承着传统工艺,严格按舞蹈的不同而调整道具和服饰。因此,我们对纳西族传统舞蹈的舞蹈形态“原真性”了解,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理解纳西族传统舞蹈“原真性”原则。
三、文化内涵的“原真性”
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纳西族传统舞蹈从田间、神坛走向舞台,从当初的祭祀、自娱开始演变成以迎合观众赚取钱财为目的,舞蹈的形式和文化内涵扭曲变形。那我们如何把握舞蹈文化内涵的“原真性”呢?纳西族传统舞蹈的文化内涵“原真性”是指舞蹈是否还代表和反映纳西族的传统文化;是否反映纳西族人民的生命主体意识和审美情趣;是否反映纳西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民风。纳西族传统舞蹈文化内涵的“原真性”是保持舞蹈文化价值的根本因素。
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逐渐加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纳西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和审美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传统舞蹈逐渐从生活中消失,对传统舞蹈的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我们在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原真性”都是我们辨别和传承的重要依据和原则。
[1]阮义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
[2]罗靖,章牧.保护还是破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
常国华(1978—),男,云南昭通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舞蹈学方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Y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