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演奏探析

2016-02-02陈维伟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北方音乐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全曲引子曲式

陈维伟 张 浩(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演奏探析

陈维伟 张 浩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作曲家陈培勋先生根据吕文成创作的民间器乐曲《醉太平》改编成钢琴曲《平湖秋月》,该曲是一首旋律优美、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特色和表现意境的乐曲。这首改编曲之所以成功改变为钢琴曲不仅因为作者成功地在钢琴上模仿出在原曲中各种乐器的音色,而且还继承了原曲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意境,从而使这首传统器乐曲成功变身为中国钢琴曲中的优秀作品。本文以陈培勋先生改编的这首《平湖秋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作品的音乐表现及演奏方面的理解和看法,更好地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并对演奏者的演奏或者教师的教学能够有所启发。

钢琴改编曲平湖秋月;钢琴曲;民族音乐

一、《平湖秋月》作品简介

钢琴曲《平湖秋月》是由中国著名音乐家吕文成先生的同名器乐曲改变而来的。器乐曲《平湖秋月》原曲也叫《醉太平》。该曲主要运用五声音阶创作,利用大量的器乐技巧来展示平静的西湖美景。全曲旋律抒情流畅,刻画了一幅水波荡漾、晚风轻拂、素月幽静的美景。1973年开始,陈培勋先生受我国著名的钢琴家周广仁和殷承宗邀请,在器乐曲《平湖秋月》的基础上改编了钢琴曲的《平湖秋月》。

二、钢琴曲《平湖秋月》的作品分析

钢琴曲《平湖秋月》乐曲旋律优美,音调具有灵性,描绘了中国江南的优美风景和诗情画意的夜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首钢琴改编曲不仅模范了原曲中器乐音色(如模仿高胡、古筝、萧等)并且还巧妙地运用了钢琴的优势与潜能,将乐曲谱写得极其富有诗意和灵性。本章将对钢琴曲《平湖秋月》作品进行分析,对其中的创造特点和技法进行探讨,再对音乐表现方面进行研究。

(一)曲式结构

本曲结构短小,属于曲式当中的小型一部曲式,旋律优美流畅,气息贯穿全曲。这种一部曲式把层层推进的延展性结构特点与乐曲中的起承转合结合起来,很好地体现出中国传统作曲法的美学原则。乐曲前有引子后带尾声,中间可分为四个部分,形成了多乐句的结构陈述形式。

引子:乐曲的第一小节与第二小节的前半部分为乐曲的引子部分。引子部分是陈培勋先生在改编曲中新加入的。其中以右手连续的三十二分音符缓缓跑动以及左手无度音程预示着即将进入主旋律。仿佛刻画出在朦胧的月色中湖面泛起涟漪的意境。

第一部分:第二小节到第八小节为起奏部分,三十二分音符的连续跑动从右手过渡到了左手。第三小节开始,右手用和弦式滑音奏出音乐主题,起伏有致,颇具意境。直到第八小节将第一部分推向高潮。

第二部分:第九小节到第十三小节为承部分。第九小节为一二部分的过渡句左右手奏出多组滑音,随后在毫无痕迹地将乐曲的主旋律转到了左手,右手声部在此时为伴奏声部,而且由乐曲开曲部分的三十二分音符的跑动变成了四十六分音符的跑动,更赋予乐曲一种张力,起伏有度,赋有气息,突出了旋律的优美与流畅性,也为第三部分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部分:第十四小节到第二十小节为乐曲的转部分。此部分右手多次出现连续三连音,以及连续的七连音十连音等,增强了乐曲的动力性。最后右手六十四分音符的跑动配合左手和弦滑音与有保持音记号的十六分音符,把音乐推向了全曲的高潮。

第四部分:第二十一小节到第二十六小节为乐曲的合部分。全曲的高潮过后慢慢归于平静的趋势。到“tempo”出现开始进入尾声,右手出现连续颤音,左手重现引子中出现的三十二分音符的旋律,最后在主调和弦的单音上逐渐结束了全曲。

(二)表现意境

《平湖秋月》这首作品旋律及其优美曲调流畅,音调柔和婉转,犹如用音符编织出来的风景一般,表达了原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曲如其名,“平湖一色万顷球,湖光渺渺水长流”“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等古人诗中的风景仿佛通过这首乐曲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平湖与秋月当中。

(三)民族特色

钢琴曲《平湖秋月》不仅仅在调式调性和曲式结构上体现出了中国的民族特点,而且在音色和旋律上也体现出一种中国特有的民族风味和意境,一种静、虚,淡远的意境。作曲家很好地将西方作曲技巧中国化,创造出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曲精品。

二、在曲式结构上体现民族特色

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曲式结构短小,属于曲式当中的小型一部曲式,旋律优美流畅,气息贯穿全曲。这种一部曲式把层层推进的延展性结构特点与乐曲中的起承转合结合起来,很好地体现出中国传统作曲法的美学原则。

三、《平湖秋月》的演奏例析

此首乐曲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特性和神韵,表现出中华文化的历史和灵气。因此,在演奏此曲时要做到气息贯穿全曲来展现出独特的神韵和灵性,而合适的弹奏触键方法、适当的节奏和速度处理和踏板的运用能巧妙地把这种意境在音乐中表现出来。

(一)节奏与速度的处理

在音乐作品的实际演奏过程中,节奏和速度的处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此处所说的节奏和速度不是指出现在谱面上方所标记的速度和乐谱中的节奏速度变化,而是在演奏传统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时的即兴处理或者说是演奏者的二度创作。这一特点使得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演绎能够避免出现过于呆板的情况,而是展现出一幅惟妙惟肖的画面,这也正是音乐家们在具体演奏的过程中对乐曲节拍与速度、触键对音乐的张力控制等方面跟欧洲或美洲钢琴音乐作品的具体演奏不同之处。

(二)音乐意境的表现

对这首改编曲演奏意境的把握不仅需要演奏者具备基本的演奏技巧,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了解这首民族风格的曲子的独特之处。全曲是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曲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使之散发出一种独特神韵和空灵的特性。例如,在全曲的引子部分,右手流淌出一连串三十二分音符,左手的五度音程像远处飘荡的钟声缓缓入耳,在引子部分就给人一种空灵和飘渺的意境感。随后第三小节右手用滑音奏出主旋律,就像是那湖面微微泛起的涟漪,给人一种清风拂面,温婉以及一点谈谈的惆怅之感。而在结尾出的连续颤音和五个八度的但音,在音响上表现出一种“山在虚无缥缈中”的朦胧感,仿佛观景者渐行渐远,直到全曲结束而离去。

张浩,女,湖南,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学历,研究方向:钢琴。

猜你喜欢

全曲引子曲式
《九宫大成》所收【番鼓儿】曲牌旋律研究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边缘曲式所属范畴的判断
格兰杰钢琴独奏《达荷美黑人步态舞》的创作特点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